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陶澍印心石屋

2008-8-31 21:5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67|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陶澍的宅第有多处,但都以“印心石屋”名之。安化老家的印心石室在安化石门潭水中巨石上,是陶澍幼时随父读书处。长沙省城的两处印心石屋,一在天心区福源巷,一在开福区戥子桥。多处居室为何都叫印心石屋,原来此四字乃道光帝所御赐。道光十五年(1835),陶任两江总督已六载,始入京乞假,回湘探亲。道光帝嘉其功高,曾召见14次,宠锡愈恒,并手书“印心石屋”四大字赐之。陶澍对御书珍爱有加,将其摹刻在汉白玉上,制成石匾,嵌在岳麓山白鹤泉上方、登云麓峰石径旁的山墙上,至今保存完好。石匾高94厘米,宽288厘米,中刻楷书“印心石屋”四大字,每字高约45厘米,端庄朴雅,笔力遒劲。匾左刻“道光乙未秋”,匾右刻“御笔”,“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两江总督臣陶澍恭摹”,并刻有御玺“道光之宝”。

道光十七年(1837)陶澍由赣返湘,时任渌江书院山长的左宗棠特书一联赠陶澍,联云: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春殿语从容”即指道光帝接见陶澍,御赐“印心石屋”匾额之事。此联气势雄浑,陶极为赞赏,遂起心将幼子陶桄与左宗棠女约为婚姻。

陶澍(17781839),字子霖,号云汀,长沙府安化人。父亲陶必铨是岳麓书院学生。陶澍从小随父读书,也深受岳麓传统学风的影响,为学以程朱为宗,好谈义理,但又注重经世,倡言“通经学古丽诸致用”,“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嘉庆七年(1820)中进士,历任编修、布政使、巡抚,最后官至两江总督。在巡抚、总督任上,陶澍将自己一贯强调的“有实学斯有实行,斯有实用”,主张付之实践。他大力整顿吏治,兴修水利,整治河工,主禁鸦片,倡导文教,改革盐政漕运,推行银本位制,经世功绩卓越,成为一代名臣。陶澍位高名重,是当时湖南经世派的领袖与核心。贺长龄曾是他的下属;魏源在他幕中达14年之久,三人友谊极深。以后的湘军首领胡林翼是他家塾师,后成为女婿;左宗棠曾替他理家教子8年,并结为儿女亲家。湖南近代人才辈出,陶澍称得上是肇始第一人,难怪后来臧否人物十分苛刻的张佩纶,也赞其为“黄河之昆仑,大江之岷山”,意即陶澍是近代湖南人才群的源头。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7:18 , Processed in 0.09549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