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观政堂是南宋淳熙年问长沙别驾 (通判)萧德藻的官署,遗址在浏阳门内定王台附近。萧德藻的侄女婿姜夔在词《一萼红·登定王台》的序中描写了观政堂“野兴横生”的景色。序曰:丙午人日,予客长沙别驾之观政堂。堂下曲治,治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穿径而南,官梅数十株,如椒如菽,或红破白露,枝影扶影。著屐苍苔细石间,野兴横生。 萧德藻,南宋著名诗人,字东夫,号千岩老人,长乐(今属福建)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曾官乌程令,淳熙年间官长沙通判。诗风“工致”,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并称“近代风骚四诗将”。原有《千岩择稿》,今佚。诗作散见于他人著作中。 姜夔,南宋著名词人、音乐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一生未仕。淳熙十三年(1186)流寓长沙,在长沙结识诗人萧德藻,萧赏其才,将兄女嫁之。与萧同登定王台,兴尽悲来,醉吟成《一萼红》词。词风重音律、尚工巧,讲求意境清幽,咏物抒情相结合,给人清新挺拔之感。词皆可唱,自度乐谱,所著《白石道人歌曲》是仅存的一部词和乐谱的合集。 岳婿二人常在观政堂中饮酒赏梅,诗兴大发,其咏梅诗词皆成为传世佳作,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词云: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全诗浸透着愁漪和相思。萧德藻的诗当然也不会比学生的逊 色。萧作有《咏潭州古梅》二首,其一云: 湘妃危立冻蛟脊,海月冷挂珊瑚枝。 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 诗以“冻蛟脊”、“珊湖枝”比喻梅树的老干硬枝,以“湘妃”、“海月”比喻梅花的清冷,把古梅的“古”表现得淋漓尽致。 姜夔在长沙还结识了任长沙楫棹(主管江河事务的官)的杨声伯。杨声伯“居临湘江,窗间所见,如燕公、郭熙画图。”燕公、郭熙均为北宋著名山水画家。姜尝与杨及妻萧氏族人一道秋夜游湘江,留下传世佳作《湘月》: 五湖旧约,问经年底事,长负清景?暝入西山,渐唤我,一叶夷犹乘兴。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与,画桡不点清镜。 谁解唤起湘灵,烟鬟雾鬓,理哀弘鸿阵?玉麈谈玄,叹坐客、多少风流名胜。 暗柳萧萧,飞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鲈鱼应好,旧家乐事谁省?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35 , Processed in 0.17009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