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长沙市开福区今湘雅路靠湘江一端传为吴王墓和吴王庙所在地。民国初,这里一片碧绿的菜园中尚存有吴王庙的遗迹。 吴王即吴芮,西汉第一代长沙王。济阴鄄城(今山东濮县)人。曾任秦番阳令,因甚得民心,号日番君。初与英布率越人举兵以应诸侯,后从项羽人关击秦。项羽分封,立其为衡山王,都邾。后归顺刘邦。汉高祖五年(前202),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代长沙郡建立长沙国,将湘县(今长沙)改名临湘县,作为长沙国国都。吴芮于封王当年便在长沙去世。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中说:“临湘(即今长沙)县北有吴芮冢,广逾六十八丈,登,临写目,为城郭之佳憩也。”又引郭颁《世语》云,魏黄初末(226),即吴芮死后400多年,吴人为立孙坚庙竟掘芮冢取木。当墓冢掘开后,掘墓人惊呆了,吴芮的容貌和衣服有如生人。由此足见吴王墓制及其防腐功能与20世纪70年代发掘的马王堆汉墓何其相似。更有趣的是,又过了40年,发冢人于寿春路遇南蛮校尉吴纲,吴纲竞与他见到过的吴芮遗像一模一样。惊问其故,原来吴芮是吴纲的先祖。 汉初刘邦共封8位异姓王,7王皆反,旋被翦灭,惟吴氏长沙国忠于汉室,共历5代,以无嗣而国除。因此,吴王被历代统治者誉为忠君的典范。吴王庙由此而立。《大清一统志》云,吴王庙在“长沙县西北吴王冢旁”。《湘城访古录》说得更为具体:“吴王庙在长沙北门外,今北门外大道旁菜园内有极小之庙,即其地。”民国李抱一《湖南省城古迹今释》则点明在北大马路(今湘雅路)旁。庙虽小,却引来无数凭吊者。清诗人、长沙求忠书院主讲熊少牧《吴王庙》诗云: 长沙国小亦金汤,带砺绳承异姓王。 未必韩彭无反迹,莫将烹狗怨高皇。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0 22:23 , Processed in 0.21535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