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黄鹤村,东临湘江,西靠麓山,隔江与猴子石相望。地势高凸,呈橄榄状,长约 1.5公里,宽约0.5公里,面积约为75万平方米。城址中部和南北两端保留夯土城墙的残迹,北端墙基发现大量魏晋时期的残砖断瓦,采集标本有魏晋时期的青瓷四系盘口壶等。城址四周地势低凹。有水沟环绕,似为古城护城河的遗迹。城址西北有一片土岗,20世纪50年代曾在土岗上发掘过一批西汉时期的墓葬。史载,吴太平二年(257),吴国为防止蜀汉入侵长沙,曾在临湘(今长沙)县湘江西岸岳麓山东南置湘西县。此土城头遗址当为湘西故城遗址。隋大业三年(607),湘西县并入衡山县(辖今湘潭、湘乡、衡山),于是经历六朝,时达332年的湘西县便成为鲜为后人所知的历史地名,只在古人诗文中留下“湘西”一词,如唐诗人刘禹锡游道林、麓山二寺作诗,开首即为“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清《湘城访古录》引《影宋本寰宇记》云:“废湘西县城在州西。”引《湘潭县志》云:“水经注日,湘水左迳麓山东,上有故城,故城无名,盖吴湘西城也。”土城头古城遗址与“湘西故城”地理位置相同,所出遗物的时代与文献记载中湘西故城的建城时代基本一致。(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0 23:36 , Processed in 0.16237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