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咸嘉湖长沙王陵

2008-8-31 12:3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3|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长沙作为长沙国的都城,除马王堆汉墓外还存有历代长沙国诸王的陵墓,它们连绵于长沙河西咸嘉湖畔的象鼻山一带。这些王陵的墓穴规模都相当宏大,是长沙市目前发现和保存的最大的古墓葬集中地。1974年和1978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西汉长沙靖王吴著和某长沙王妃曹娱的陵墓。1993年又发掘了一座长沙国某代王后渔阳的墓,被评为当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并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这些墓均被盗过,但仍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玉器、漆器、陶俑等珍贵文物。其中以玉器最富特色,有玉佩、玉璧、玉环、玉瑗、玉璜、玉贝等众多类型。王妃曹娱的3方玉印,制作极其精美,堪称汉印之冠。曹娱的墓室与墓之间尚有一对偶人,高仅88厘米,头部为木质雕刻,泥胎木骨,头插鹿角,身着彩绘,屈膝坐于竹垫之上,造型生动,为汉代雕塑珍品。该墓葬旁有3座从葬坑,分别是疱厨坑、车马坑、陶牲俑坑。牲俑高416厘米,牛形健壮,猪形肥胖,鸡形灵巧,龟形笨拙,惟妙惟肖,形象极为传神。

尤其令人兴奋的是,渔阳墓室中出土了一种早已失传的木质五弦乐器一筑。相传战国晚期,燕国勇士荆轲西刺秦王,在易水之上击筑悲歌。作为我国迄今唯一的一件筑乐器实物,令全国的古乐器专家们叹为观止。

长沙西汉王室墓发掘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展示了当时的葬制礼俗。所发掘的3处墓室,均是有“梓宫”、“便房”、“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构。据史书记载,这些木构都属“天子之制”。“梓宫”指梓木制作的寝宫;“偏房”是帝王墓中供吊祭者休息用的侧室;“黄肠题凑”中的“黄肠”是指树心为黄色的柏木,“题凑”是指柏木绕棺椁四周层层垒积。长沙靖王吴著的陵墓由通道、题凑、外椁、前室、外回廊、内回廊、棺室和套棺组成,通道、前室、回廊、棺室间都有门扉相通,俨然是地上宫殿的缩影。这些墓葬为人们研究当时的葬制和礼俗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因而,咸嘉湖西汉王陵和马王堆汉墓一起,构成了长沙楚汉文化的无价宝库。

王陵之侧辟为望月公园。公园自然景观独特,一线堤岸把望月湖一分为二,给人以层次感。象鼻山、狮子山、扇形山,三山鼎立,呈品字形。古墓复原展厅依山而建,给公园增添了文化内涵。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1 00:40 , Processed in 0.15358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