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在天心区天心阁下今古稻田一带大片地域,唐代曾为一水光潋滟、山岛耸峙的大型园林,名曰“东池”。东池为唐贞元十八年 (802)潭州刺史兼湖南观察使杨凭所建,初为潭州官府宴客观游场所。杨凭系虢州弘农人,名气很大,与其弟杨凝、杨凌于大历问相继中进士第,时号“三杨”。东池是半环形人工湖,环周4.5公里。唐代文学家符载作有《长沙东池记》,录下了东池的美景:右有青莲梵宇,岩岩万构,朱甍宝刹,错落青画;左有灌木丛林,阴蔼芊眠,不究幽深,四时苍然。 池中百鸟飞鸣,每当晨曦初露,金波浮荡,气象万千。杨凭在东池之上常盛款宾客,驻彩旗,动兰桡,泛舟而游,间或有娥眉婵娟,清歌波中,宛若神仙。 杨凭刺潭3年,离任时将东池授予“宾客之选者”戴简。戴简系晋代谯国(今安微毫县)名士戴逵之后,只当过“连率所宾礼”的小官,虽举贡,却“志不愿仕”。与人交,总谦让三分,但博学多才,精通孔、孟,旁及庄、文,因而成为杨凭的至交。戴得东池后,在南岸半岛上筑堂而居,“以云物为朋,据幽发粹,日与之娱”。元和元年(806),适逢文坛大家柳宗元谪永州司马,路过潭州,戴氏将其延至府上,宴请之间,得柳氏《潭州东池戴氏堂记》。记曰 东池丘陵林麓距其涯,垤岛渚洲交其中。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 到五代时,东池为马楚王宫的宫廷园林,名“小瀛洲”,今仍存“小瀛洲”之街名。今日人们皆知柳宗元的《永州八记》,而不知他的《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我们何不借天心公园扩建之机,也扬一扬柳子在长沙的名气?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04 , Processed in 0.0903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