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蓼园

2008-8-30 21:4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98|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蓼园是长沙古城最早的园林建筑之一。西汉景帝二年(155),长沙王刘发在筑“定王台”的同时,又在台旁修了一个“蓼园”。蓼是一种草本植物,叶辛香,《说文》称之为辛莱,古人用作调味品或入药,引伸比喻为辛苦。蓼园之名体现了定王思母之情。南朝梁任昉著《述异记》云:“长沙定王故宫有蓼园。”可见蓼园是一座王宫林苑。1985年在定王台旧址处修建长沙市图书馆时,进行过考古发掘,发现大量唐宋时期的瓷器残片和东汉墓几何花纹青砖,说明此处在汉以前尚未围人城内,定王台和蓼园都是建在城外的。蓼园的规制史元记载,但从古人咏定王台和蓼园的诗词中可窥视其大概的轮廓,如清咸丰间金陵书院主讲邓辅伦《定王台禊集怀古》诗中云:

循彼东涧流,憩此蓼园隈。临池不能觞,飞盖共徘徊。

谁言地卑湿,金碧逾崔巍。陟屺亦徒谣,白白已西颓。

从诗中可见,蓼园东有溪涧,流水潺潺;中有池塘,波光粼粼;园中亭阁飞盖,宫宇辉煌。蓼园在清乾隆、嘉庆朝两次重修,但到光绪初再次荒芜。时人周锡渭《湘中怀古》诗道:

楚水湘山望不穷,几回惆怅与君同。如何一片新秋色,又向苍茫落照中。

贾傅祠堂苔凳雨,定王台殿蓼园风。悲来不独缘陈迹,我辈行踪半雪鸿。

清光绪五年(1879),署理湖南按察使不久的夏献云主持重修定王台,郡绅李兴谟等斥白金二千有余,“不日蒇事,焕然一新”,邑人张杓题“蓼园”匾额,蓼园重现生机。夏献云《重修定王台碑记》曰:

窗牖洞开,风景殊胜。隙地复蓼园旧迹,台侧得泉曰涧泉。泉旁为东涧草堂,迤南为望云山馆。有池有亭,杂植花竹,是以备流连,志景慕已。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7:10 , Processed in 0.37109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