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位于浏阳县东北今沿溪乡境内,横跨于沿溪河上,始建于宋代,原系 7瓮石拱桥,长73米,高6.6米,宽4.7米。宋至明代略有修茸。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水毁,断绝交通20余年后,有僧德慧“以铁索贯其下项骨,苦行倡募”,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桥成9瓮,桥上有碑,桥亭有联云:一轮明月,沿江千古照; 九曲拱桥,溪水四时通。 乾隆五十四年(1789)复遭水圮,重修7瓮,前后置田180亩,庄屋4所,铺屋4所,有碑。从1953年起,该桥曾作浏(阳)官(渡)公路上的桥梁,因年久失修,拱圈开裂,且桥面窄狭。1983年遂由国家投资,在老桥上游20米处,建成空腹式钢筋}昆凝士双曲拱永久公路桥,亦名“沿溪桥”,新桥长86.3米,孔跨5—16米。现老桥尚存,作行人来往通道。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28 , Processed in 0.8870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