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位于宁乡县西南东务山麓。这里花岗岩广布,地下岩浆结晶构成热源,滚烫的泉水从乌江河畔涌出,水珠成串,晶莹洁白,热气蒸腾似石灰撒过。泉池多孔,旧有长 8米、宽2米的主池。清同治《宁乡县志》载:“其泉有三坎,上沸中热下温”,上可燖毛,中可涤衣,下供沐浴。明清之际学者陶汝鼐《汤泉赋》赞日:海潜阴焰,野汇集渊,岱舆之渍石烂,宛渠之础波然。莽煌沾衣而愈烈,金泥拂水以如煎。白玉为樊,乃得然邱之国;黄金薄底,方浮沸海之船。至使汉苑缣缃,标奇火浣;秦台沙树,最侈烘烟。 汤泉水含氟、氡、钼等20多种成分,为低矿重碳酸钠一氟硅质水,水温达86—93℃,对关节炎、皮肤病颇有疗效,1966年即建有疗养院,今辟为体闲旅游之所。1975年建成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300千瓦,因开发量较大,今水位下降,靠深井抽水,“汤泉沸玉”壮观不复见矣。 灰汤亦是古来名胜,今存相公桥、紫龙寺等故址。明永乐进士薛瑄《紫龙寺》联云: 水饮温泉分地脉; 雨来云洞仰神功。 灰汤还有一绝,即“灰汤鸭”。灰汤鸭产于灰汤附近的池塘中,因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铁、铜、锌、锰、镍、硅、矾、氟等14种微量元素,灰汤鸭便以其微量元素大大超过普通鸭子而驰名。鸭外形也与一般水鸭不同,趾蹼肥大,嘴喙深黄,体胖毛滑,毛色深褐。食之小同之处是骨酥髓多,据说有补血生津、滋阴润肺之功效。相传清康熙(1622—1722)年问,官府分配当地农民一亩一鸭,进贡朝廷,故又称“贡鸭”。民国《宁乡县志》载:“动物类则有灰汤鸭,浮游汤泉附近,肉肥美,骨有髓……近日官厨以为珍馔。”清末湖南著名文人王闿运曾来灰汤开鸭宴诗会,赋诗云: 东鹜山前冬鹜肥,汤泉温泉养毛衣。 久闻下箸胜鸭炙,莫惜随笼别鹭矶。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12 , Processed in 1.5747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