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兴马洲位于长沙县暮云镇西南湘江中,是湘江过昭山进入长沙境内的第一大洲,面积 1.45平方公里。原名鹅洲,远在唐代即已开发,洲上产橘,因而也叫橘洲。五代楚王马殷踞长沙为国都,下令改名兴马洲,把兴马洲作马氏王朝兴旺发达的象征。该洲不仅风光秀丽,“双流泻练,人烟橘柚”,而且兴马洲南望昭山,西隔湘江与湘潭县相望,控湘江水路之咽喉,形势极为险要,为长沙天然屏障。清诗人张廷仪《兴马洲怀古》诗云:湘流如带浪鳞鳞,目断芳洲杜若春。草色六朝迷北渚,水声五代咽南津。 河山久据分封地,烟月空存吊古人。欲问何时歌舞处,萧萧芦获旧城闉。 南津即南津城,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载:“橘洲在郡南四里,对南津,常看如下,及至夏水,怀山诸洲皆没,橘洲独在。”《湘潭县志》亦云:“兴马为南津是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湘水又北,经南津城西,西对橘洲。昭山下有昭潭,与兴马洲首尾衔接。谚云“昭潭无底橘洲浮”,潭水之深,橘洲之美,由是可见。此处橘洲非城中水陆洲,而是兴马洲也。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20 , Processed in 1.4413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