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旧称下泥港。清《湘城访古录》载,下泥港源出长沙县接湘阴县界之土梯坳,南流至洋桥与罗家山水合流,又南合旺谷岭水,再经长湖洲、桥头驿、新桥,与桂花垅水、落马桥水相合注入湘江。出口处即今长沙市开福区霞凝乡。 “下泥”之名源自当地一民间传说。相传长沙知县接到圣旨,说是:“有王气出长沙直犯帝星,敕令长沙知县立即捉拿头戴铁盔身穿木甲、脚扯红旗之人。”县衙访拿到此人,将之押送至京。但钦天监又奏:“人犯虽已拿获,而该处王气仍旺,应掘坟清根以绝王气。”长沙知县接旨后,差役掘其人犯的祖坟。可怪事接连而至,挖平的坟头,第二天又恢复原状。连挖几天,都是如此。为了不使挖出的土复原,知县雇更多的民夫,将土运至湘江边,倒入河中,任水冲走。然而仍不济事,坟头照样长起来。知县正无可奈何,忽遇一道士教他一法,即命石匠刻一巨大石碑,深埋入土。终于把坟掘开。当时倒泥入河的地方,便叫下泥港。 下泥港后雅化为霞凝港,今日正在建设湖南最大的深水码,金霞大道从长沙城直通此处,一座新城正在崛起。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13:16 , Processed in 0.2406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