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又名首裨山,位于湘赣交界处,西邻官渡区;东临江西铜鼓,南接江西万载,北靠平江,“岗峦围绕,盘踞三县,因名大围”,总面积 410平方公里。主峰七星岭海拔1607.8米。峰间地势平缓宽阔,形成一个纵横约一二十公里的小平原。古诗称大围“山根东走盘吴尾,水势西流灌楚头。”唐代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记》将大围山列为第十三洞天一“好生元上之天”。山上岩石神工锼琢,离合成奇,群峰献秀,古人曾赞美它为“南衡七二峰峦外,别样岧峣足胜游。”今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大围山山顶的小平原上有天心湖48个,总面积4公顷,又有“白沙湖”之称。秋天,湖畔芦花似雪飘飞,有“西峰雪影”之美誉。小平原东北方古有玉泉寺,今仅留遗迹,相传火烧红莲寺的故事来源于此。西南为船底窝,洞口有石如门立;其北为西岭龙须漕,龙潭瀑布、枫林瀑布、峡口瀑布等多瀑相连,飞珠溅玉,声响数里;沿船底窝溪流直下,行半小时,道旁有“夫妻松”,两株高耸的古松依偎在一起。一为马尾松,粗犷劲拔;一为黄山松,婀娜多姿,天作之合.耐人寻味。元代大文学家、史学家欧阳玄对此赞不绝口,其《登大围山》诗曰: 大围山高高几许,绝顶嵯峨载林坞。石隙花开自春夏,地炉僧拥无寒暑。 清流白鹇涤毛距,绿树黄熊引筋膂。山腰日午婴儿唬,知有雷公出行雨。 龙须漕右侧有鸡峰尖,状若雄鸡。又5公里许,至细棚子和蛤蟆井一带。这里山高林密,空气湿润,人迹罕至,一片原始生态。植物有1500多种,其中珍稀树种10多个,高大的青泉柳(人称摇钱树)、鹅掌木(马褂木)、香果树和紫荆茶树、穗花杉、银鹊树、志木等珍贵乔木,均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木。大围山不仅山势雄浑,树木茂盛,云海苍茫,还有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诸如云豹、山牛、猿猴、红毛狗、花面狸、穿山甲等等;还有巨蟒、白蛇、鸡冠蛇、五步蛇、眼镜蛇。角雉、白鹇、画眉、红嘴相思鸟,随处可见。 山麓有两个岩洞:一为风洞,冬暖夏凉,可容纳百余人;一为云洞,每逢洞内云起,就会下雨。西有雷打石,其大如房。神话说它为雷神劈为两半。再往西,又有一谷,矗立着高30余米的巨石,顶部削平,呈现颗颗黑白棋子,犹如一个大棋盘,名“棋盘石”。两面有山将石环拱,令人叹为观止。南宋国子监博士汤_(此原字形为左“王”右“寿”结构)墓建此。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2 12:44 , Processed in 0.20530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