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位于长沙、湘潭两市相界之处,易家湾湘江之滨,因昭潭而名。隋改湘州为潭州,长沙为其州治,从此长沙又有了潭州的别称。潭州之名即源自昭潭。湘潭易家湾与长沙、株洲两市交界,素有金三角之称。此处有一峰突兀挺立在湘江东岸,地势险峻,风光秀丽。相传周昭王南巡至此,盘桓多日,后殁入山下深潭,故山名昭山,潭名昭潭。昭潭实为长沙与湘潭交界处湘江中之引潭,据传深不可测,有无底潭之说。 山前有一条700余级的花岗石蹬道,自江岸盘旋直达山顶。山顶有昭山禅寺,寺始建于唐,宋时称昭阳殿,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重修,内设玄帝宫、玉皇阁、观音堂、三圣殿,红檐青瓦,香火颇盛。《图书集成.职方典》对昭山的险峻作了绝妙的描写:昭山“绝岭而奔,秀起湘岸,亭然翠立,怪石磅礴,异木层阴,微露岩萼而无倾落之势,舟过其下.隐隐见岩牖石窗,窥攀莫及。”昭山携凤形山、虎形山、仰天湖、金沙滩于一体,山岭广植松、茶、柏、竹,铺锦叠翠,生机盎然。 这里也是著名的潇湘八景之一“山市睛岚”所在地。北宋著名画家米芾为《山市睛岚》图题诗: 乱峰空翠晴还湿,山市岚昏近觉遥。 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 登昭山远望,脚下壁立千仞,枝叶摇曳,江水滔滔,白帆相竞,翠含山色,红射朝晖,令人心旷神怡。每当春日雨后放晴,景色更加迷人。明末王夫之为长沙岳麓书院生徒时曾郊游至此,留下了咏昭山的佳作: 终古石自碧,深春花欲红。 澄潭凝一色,云末出双虹。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0 18:43 , Processed in 0.08908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