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又名石宝山、东华山,位于长沙市开福区霞凝乡境,傍湘江东岸。山体约 1.2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40.3米,雄立江滨,旷时千古。山多奇石,或踞或立,远望如鹅,如羊,故名。唐杜光庭著《洞天福地记》将其列为道教第二十二福地,传为成少卿升仙之处。南朝盛宏之《荆州记》载,成少卿十四五岁时,兄令其牧羊,遇一老人。老人对少卿说:“汝有仙骨,可相随去。”路人将此情报其兄,兄寻至山中,羊不见了。兄问其故,少卿指着一堆堆的石头,谓羊化为了石头,遂与兄一道升仙而去。旧有仙坛、炼丹台、鹅羊观等遗迹。宋真宗时吏部郎毕田有《鹅羊山》诗:羽客何年此炼丹,当留空灶镇孱颜。云中鸡犬仙应远,山下鹅羊石转顽。 湘渚几因沧海变,辽城无复令威还。何年仙驭重来此,尽遣飞腾上九关。 明代兵部右侍郎王伟亦有诗云: 湖南福地说鹅羊,叠嶂层峦接大荒。云气四时连岳麓,山形千古捍潇湘。 迳危苔藓沾衣润,树老松花满地香。日暮严城催鼓角,平沙惊起雁行行。 又说,鹅羊山之名源于当地民间传说。相传,远古时期,与鹅羊山隔江相望的谷山,山麓青草繁茂,山内有一宝石臼,每日生谷数升,专供一鹅一羊食用,每当夜幕降临,鹅羊渡江求食。一日被乡人发现,驱赶鹅羊过江,行至此山,鹅羊忽然消失,只见奇山突兀,层峦叠嶂,似卧羊酣睡;山嘴直插江心,又如巨鹅渴饮,乡人甚惑,传鹅羊为神,鹅羊山由此而名。旧有八景,今无存。鹅嘴遗迹尚可分辨,在前山之首,宽约4米,高6米有余,下有深潭,每逢涨水季节,潭内水旋如雷,惊涛拍岸,如玉柱突起,银花碎落,很是壮观。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0 17:11 , Processed in 0.09301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