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天策府、文昭园、九龙殿

2008-8-28 19: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5|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均在德润门(小西门)外,旧时曾为这一地带的地片名。天策府是一座总体建筑,府内有天策、光正等十六楼,天策、勤政等五堂,壮丽前所无比。明崇祯《长沙府志》明确指出天策府在德润门外,即小西门外。天策府内极其豪华,《通鉴》云:

马希范作天策府,极栋宇之盛,户牖栏槛皆饰以金玉涂壁,用丹砂数十万斤。地衣春夏用角箪,秋冬用木棉。天策府中构九龙殿,以沉香为八龙,各长百尺,抱柱相向,作趋捧势,而己座其间,自谓一龙也。凌晨将坐,先使人焚香于龙腹中,烟气郁然出,若口吐焉。所造龙殿,垂珠帘绣幕,香囊流苏,盘中花果,金枝玉叶,妓房歌室,朝夕兰薰。

马希范虽极奢侈,但十分爱才好文。他仿唐太宗李世民设天策府文学馆之先例,聘徐仲雅、廖匡图、李宏臬、何仲举、徐东野、刘昭禹等18人为学士,号称“天策府十八学士”。他们常在天策府聚会作诗。这些诗虽“皆铅华歌舞,媚一时尊俎尔”,但也不乏佳作,如刘昭禹《晚霁望岳麓》诗云:

山西斜日边,峭入几寻天。翠落重城内,屏开万户前。

崖嵯危溅瀑,林罅静通仙。谁肯成功后,相携扫右眠。

天策府十八学士形成了一个湖南古代史上不多见的文人群体,并衍化为一种文化氛围,超出长沙范围而影响到整个湖南,在乱世中,实在是一种难得的文化现象。

文昭园是天策府的“配套工程”,为一座宫苑式的花园,也是极尽巍峨华丽,宋人何承矩《文昭园故址》诗感叹云:

马家公子好楼台,凿破青山碧沼开。

啼鸟不知人世变,数声犹傍水边来。

九龙殿则是天策府的殿中之殿。明《长沙府志》载:“九龙殿,德润门外,马希范建。刻沉香为八龙,各长百尺,饰以金宝抱柱相向,希范居中自为一龙,璞头,脚长丈馀,以象龙角。”建筑装饰之精湛,堪称奇迹。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0 19:26 , Processed in 0.09270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