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长沙地名古迹揽胜》,陈先枢|金豫北/编著,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 会春园位于今开福区开福寺四周,旧亦为地片名。今开福寺即为当年会春园的一部分。会春园为马殷之子马希范营造的避暑胜地,占地数千亩。《新五代史》载:“天福四年,马希范作会春园、嘉宴堂,其费钜万。” 会春园内,有嘉宴堂、金华殿、碧浪湖、紫微山、祓禊亭、流杯亭等景点。碧浪湖属于湘江和浏水交汇处的冲积地带。会春园内的紫微山是人力造山的结果,碧浪湖扩大到千亩,且清底加深,清出的泥土堆积成紫微山。经过治理湖山,广植树木修篁,乃成大观。据考,山傍碧浪湖,在佛寺后。金华殿(行宫)在寺前,嘉宴堂乃一园中风景最胜处。园中亭榭又佐以祓禊亭、九曲水觞的意境。其建筑艺术,在南宋张栻所《题长沙开福寺》中略有记述:“长沙开福兰若,故为马氏避暑之地,所谓会春园者。今荒郊中,时得砖甓,皆为鸾凤之形。”其金碧辉煌、轩昂栋宇的气势可见一斑。会春园所用的建筑材料之多,雕刻、烧制、彩绘工艺之精,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的建筑工艺水平。 《十国春秋》载:马希范“常携子弟僚属于会春园游宴,学士徐仲雅等赋诗上觞,昼夜无度。”天策府十八学士之一徐仲雅咏会春园的诗作中有“珠玑冷影偏粘草,兰麝香浓却损花”,“山色远堆螺黛雨,草梢春戛麝香风”,“衰兰寂寞含愁绿,小吉妖娆弄色红”等句,可见会春园内宴游之盛,脂粉之浓。至清代,会春园废墟尚存,“吐花斑驳”的宫瓦竞成为开福寺僧的生财之道。清咸丰问长沙求忠书院主讲熊少牧《会春园瓦砚歌》诗云: 湘春门外古兰若,荒阶僧卖前朝瓦。 吐花斑驳字半存,沧桑霸局南唐马。 (以上内容的数据截止于2002年9月,请以原书内容为准,未经授权许可,严禁复制转载引用!如需使用,请联系编著者或名城长沙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2 23:34 , Processed in 0.0960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