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行业老照片之老工厂

2016-12-27 14: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929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以下图文源自《老照片中的长沙》陈先枢 梁小进 撰稿,岳麓书社2014年12月出版,荣登“2015年4月湘版好书榜”)

近代意义上的工厂,在长沙的创办,是属于19世纪末的事了。辛亥革命以后,近代工业在长沙有了较大的发展,各类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到30年代,创办的工厂更多,形成了长沙近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高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历了多年战争的长沙,又迎来了经济建设的热潮,直到七八十年代。这里所展示的照片,就是百余年来长沙工厂的一个个缩影和一个个的一瞬间。


1、民国时期湖南机械厂车工场


2、华昌烟厂旧址


3、1952年国营建湘烟厂大冂


4、湖南炼锌厂


5、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


6、建湘瓷厂


7、长沙电冰箱厂


8、长沙毛纺厂


9、湖南绸厂


10、长沙食品一厂


11、橘洲尾湘江造船厂


12、水陆洲长沙船舶厂


13、河西长沙船舶厂


14、长沙保温瓶总厂


15、长沙机床厂苏式车间


16、长沙钢厂


17、长钢转炉车间


18、长沙造纸厂


19、水陆洲天伦造纸厂


20、长沙铸造厂


21、湘岳化工厂


22、长沙冷冻加工厂


23、长沙内燃机配件总厂


24、湖南制药厂


25、浦沅工程机械总厂


26、长沙汽车电器厂


27、靖港望江楼鞋厂


在机械工业方面,l928年创办的湖南民生工厂,1932年10月改名为湖南机械厂。l934年又与湖南汽车修理总厂合并。湖南机械厂主要生产汽车零件.视市场需要,间或生产抽水机、印刷机、煤汽机及浅水轮等。至1936 年拥有金属切削机床49台,锻压设备2部,发电机1台,动力机9部,锅炉6座,共计设备l37台,生产规模更加扩大,委周凤九(周光召之父)为厂长。这帧照片为当时的车工场。1936年8月全国交通会议认定该厂汽车配件符合要求,交通部遂拨款7万元,指定该厂生产19种汽车配件,可见该厂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已达到一定高度。所产汽车零件除供本省需要外,还畅销于安徽、江西、贵州等省。该厂所产铸钢,质量优良,湘川公路的能滩吊桥、桥墩柱链均系该厂铸钢制成。该厂已具有一定的配套生产能力,曾试制75马力汽车引擎40多台,组装出“衡岳”牌2吨载重汽车,还制造汽划艇20多艘,生产汽车煤气发生炉72部,成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机械工厂。


华昌烟厂位于长沙市天心区上碧湘街,旧址为一栋二层西式楼房。1927年长沙商人彭虞阶集资2万银元,在上碧湘街创设了湖南第一家机制卷烟厂——华昌烟厂。设备有卷烟机、磨刀机、压梗机、切丝机、烘丝机等,初有工人200余人,用河南许昌烤烟生产机制卷烟,取名“曼丽”牌,烟盒在上海印制,品质较好,深受烟民喜爱。后又陆续生产“岳麓”、“革”等牌号低档烟。1947年更名为联兴卷烟厂,工人增至600余人,成为长沙卷烟工业大户。


建湘烟厂是今长沙烟厂的前身,原名欧亚烟厂,创办于1947年,原厂址在南门外的上碧湘街,生产“桃花江”香烟,名噪全市。1950年5月,长沙市政府将其购买,并增加投资,改建为国营建湘烟厂。次年5月,又将原新华烟厂、民生烟厂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这张照片就是此时的工厂大门。


湖南炼锌厂也是长沙的一个老工厂,1932年筹办于长沙三汊矶,1934年建成投产,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冶炼厂。湖南常宁水口山所产锌砂历来售与洋商,受人操纵。早在1921年,水口山矿务局就想利用外资,建设炼锌厂,但未能实现。1932年,省政府以锌块为军用重要原料为由,与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签订合同,由军政部垫款l0万元,在长沙兴建炼锌厂,派饶湜(长沙县金井人)为总工程师兼厂长。饶历尽艰辛,试验成功西式的“横罐炼锌”法。他在南郊金盆岭附近租了一座破旧房作工棚,设计并修建起小型烘砂炉与蒸馏炉。制出了第一批炼罐,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炼出了第一炉锌。试验成功后,即在三汊矾以北、古北津城(三石戍)以东的沿江地势高处选定了厂址,奠基建厂。l934 年7月26日正式建成投产,设备有发动机、洗矿机、磁选机,炉座有烘砂炉、蒸馏炉、反射炉、烘罐炉等。9月开炉炼锌一举成功,结束了中国l000多年来的土法炼锌历史,也打破了国内市场洋锌一统天下的局面。1935—1936每年产锌都在700吨以上。上世纪50年代后被接收为国营企业,1953年改为水口山矿务局第一冶炼厂,1986年底独立为长沙锌厂。


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更是长沙著名的老工厂,是戴桂蕊、戴子骐等几位知识分子,怀抱着工业救国的理想,于1943年在贵州省会贵阳创办的。工厂初名“正圆涨圈制造厂”,生产活塞环(即涨圈)。抗日战争胜利后,工厂于1946年初迁来长沙,在经武路开业,更名“正圆活塞环制造厂”,旋于1947年迁长沙城南路。1954年,戴桂蕊与志诚机器厂合营,改名正圆动力配件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1956年初,该厂走上了公私合营道路,后来成为我省的大型国营企业,迁厂于南郊圭塘,改为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这就是该厂最后一次迁址和改名后的照片。


长沙机床厂创建于1912年,至80年代,已有70多年机械制造和金切机床生产的历史,后来发展为国家机械行业重点骨干企业。这张照片,就是当年该厂建设的一个苏式车间。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长沙也兴办了不少工厂,这些工厂后来大多成为长沙工业的骨干企业,从而构成了“文化大革命”以前长沙工业的布局。这些工厂同样也可以说是老工厂了。建湘瓷厂位于长沙伍家岭,始建于1954年,1956年建成投产,专以生产日用瓷,是全国重点日用瓷出口专厂。湖南绸厂,位于长沙东风路上大垄,开始建于1954年,从事丝绸的纺织和印染,1970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长沙船舶厂位于银盆岭的湘江岸边,是湖南省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国营船舶制造厂。该厂系上世纪50年代由42家私营企业合并,于1952年建成开工。历经几十年的发展,至80年代,已成为一家实力雄厚、设备完整的大中型企业。这张照片就是当年厂内的大型龙门吊。长沙钢厂在今芙蓉区,大门面对曙光路,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该厂以冶炼、热轧为主,制造各种钢板、线材,为长沙工业的大型骨干企业。这里所刊载的,就是80年代长沙钢厂的大门和转炉车间。长沙冷冻加工厂,即长沙肉类联合加工厂,位于今天心区黑石铺,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1956年建成投产。80年代,工厂规模进一步扩大,已经拥有2、3万多吨的冷藏库位。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工厂的全景。湖南制药厂创建于1950年,地处今开福区浏阳河路,为全省最大的医药生产企业。长沙内燃机配件总厂,在今天心区韶山路旁,创建于1953年。该厂主要生产内燃机动力部分的汽缸盖、曲轴和三副精密偶件等,后成为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的重点大型国有企业。长沙汽车电器厂位于今开福区东风路,是我国汽车电机、电器行业最大的生产厂家和科研中心。其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沙汽车技工学校,1957年改名为长沙汽车电器厂,次年正式投产,1959年毛泽东主席曾来该厂视察。该厂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主要生产汽车发电机、发动机等七大类100多个型号的产品,是长沙人人皆知的大型工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沙还兴建了很多中小型企业,这里也保存了其中一些老工厂的照片。长沙保温瓶总厂创办于1953年,在今开福区黑石渡,是一家生产保温瓶和其他玻璃器皿的专业厂家。其生产的保温瓶,形式美观,质量可靠,而尤以“莲蓬牌”保温瓶,最受顾客欢迎。长沙造纸厂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中型企业,在三汊矶湘江岸边,1958年建厂开工。该厂以生产箱板纸、牛皮纸为主,曾获得省优产品称号。此帧照片,即是80年代该厂厂门的留影。长沙食品一厂位于劳动路北侧,也是在这一时期组建的国营企业。该工厂专门生产糖果饼干糕点,主要供应全市各大小商店。每当人们路过这里,每经过厂门,那糖果糕点的芳香就漫过工厂长长的甬道,飘溢而来,令人顿生唾液。此外,还有几幅照片,是为长沙铸造厂、湘岳化工厂、靖港望江楼鞋厂的身影。


风景如画的水陆洲,在几十年前,不仅是一个游览胜地,同时也集聚不少的工厂,这里所展示的几幅照片,就是当时建造在洲上的长沙船舶厂、湘江造船厂、天伦造纸厂。两座船厂的规模均不大,主要还只是修造木船。天伦造纸厂创办于1948年,工厂也不大,但是湖南全省最早使用机器造纸的造纸厂。80年代,长沙市政府为建设水陆洲风景区,并治理污染,将这3个工厂全部迁移。这几张照片则完全成为了历史的印记。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沙又涌现了不少大工厂,这里也刊出了他们的照片。浦沅工程机械总厂,原是1968年由上海搬迁湖南湘西的三线企业,后改为民用工业,迁来长沙今天心区,并与长沙新中机械厂等工厂合并组成。该厂历史时间虽不算长,但规模很大,实力雄厚。其专以生产起重机、打桩机、挖土机等大型工程机械,产品销遍全国,甚至远销国外,90年代组建为著名的中联重科集团。长沙电冰箱厂在今天心区幕云市,长沙毛纺厂在今岳麓区,均是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新兴工业企业,也曾经风光一时。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3:30 , Processed in 0.23924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