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十平方公里凝聚的湖湘历史

2015-4-30 17: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52| 评论: 0|来自: 三湘都市报

    每天来东沙井打水的居民络绎不绝。

    九曲浏阳河从东湖街道穿肠而过。


    柳子明故居陈列堂。

    在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芙蓉区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等人提出浏阳河九道湾具体划分的概念后,关于九道湾到底在哪、我家在第几道湾的猜想就不绝于耳。坐落于人民路与红旗路十字交会处的芙蓉区东湖街道,同时还处于浏阳河第六道湾里。在这道湾里,曾经上演过策马奔腾的历史,如今东沙井仍滋养着这方水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官春云、印遇龙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更是东湖不可多得的人文名片。

    人民路与红旗路在城市东郊交织出一个完美的城市十字中轴线,火车站、高铁、机场等复合资源优势在芙蓉区东湖街道10.6平方公里的区域里汇聚。毋庸置疑,未来人流物流财富流将在此通渠。

    在可以预想的未来背后,少不了东湖丰厚历史文化以及人文素养的积淀:这片热土曾上演过枭雄策马、挥剑中原的历史;可追溯至五代十国的东沙井仍在涓涓不断的流淌;一座神道碑弥补了长沙无清代高级湘军武将墓地的空白……如果说历史是东湖与生俱来的天生优势,那多位工程院院士、数万名在校大学生则让此时的东湖充满人文主义色彩,更具发展潜力,这片10余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凝缩了湖湘大地近千年的历史,以及浓厚的人文情怀。                                      ■见习记者  桂思雨

    1

    从历史视角看东湖

    从五代十国之一的马楚国,到流淌千年的东沙井,再到历经百年腥风血雨的神道碑,在这片1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凝缩了湖湘大地数千年的历史。

    仅存55年的神秘王朝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随着一段40米的古城墙在东湖街道被发掘,全城的媒体、文史学家聚集在东湖,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独立王朝——马楚国开始为世人所关注。

    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推动委员会委员刘叔华曾介绍:楚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史称马楚,长沙为王都。这个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在当时已经采取轻赋税、提倡种茶卖茶、重视农业等一系列惠民措施,繁荣了当地经济,确保了地方安定与发展。“五代马楚国时期这里是‘天下粮仓’,现在这里又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生活居住的地方,这儿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说。

    然而沧海桑田,多少繁华如梦,如今都随风吹落。

    公元951年,南楚发生内乱,南唐乘机攻灭南楚,都城长沙被攻下,南楚灭亡。从公元896年到公元951年,这个陨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神秘王国仅立国五十五年。

    流淌千年的古井

    一段古城墙,揭开了马楚国神秘面纱;一口古井,滋养的则是一方水土。

    “此时的东沙井在修缮后,经各大媒体报道已经颇有名气。”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介绍,因为古井的水质良好,每天慕名而来的市民络绎不绝。

    东沙井有着上千年的历史,位于东湖街道一山坡下,井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堪比白沙古井,每天历经数百人取水却从不干涸。更有趣的是,附近有90岁以上老人59人,百岁老人5人,居民猜测有可能与饮用此水有关。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曾对东沙井实地探访,据他分析,东沙井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而东沙井的“泉脉”则起源于江西省宜春市,经长沙浏阳市、长沙县进入东湖。

    作为附近居民日常饮用水水源地的东沙井之前一直没有被很好保护,记者从附近居民拍摄的老古井的照片看到,当地居民在这口古井上面用木板盖的一个“屋顶”,就是对这口古井的保护。尹卫东了解情况后决定要将古井周边设施进行翻修,给予取水居民方便。

    修缮后的古井附近铺砌了近20余平方米麻石地面,古井水源也用麻石保护了起来,并将井水引入到取水池,居民直接在取水池内取水,避免取水容器的二次污染,“以后东沙井也将作为浏阳河风光带一大历史景点。”尹卫东说。

    本土首现清将领石碑

    去年7月份,一块3米多长的石碑现身长沙市东郊,破损的神道碑碑身和碑座静静的躺着,无言的诉说着百余年前的历史。而它的出现弥补了长沙地区湘军武官高级将领墓葬的空白。   

    神道碑失而复得还要得益于东湖街道居民黄太天。据黄太天介绍,自己对古文物一直很感兴趣,并且从小就一直听说东湖以前有座神道碑,因此下决心把古文物找到。多年频频走访,最后,在一位老人的指引下,黄太天在沙漠村九组的乡村小路上发现丢失了几十年的碑身。原来消失几十年的石碑因“破四旧”被破坏,被遗弃在河道上用于堵水治水。

    虽时隔百余年,被发掘的神道碑的碑文中仍有20个可辨文字,“诰封诰授建威将军江南苏松总镇王梦虎公神道”。经长沙史学家陈先枢和《南方都市报》主编谭伯牛史料考证,碑中所说主人公“王梦虎公”即光绪二十年总兵王衍庆,表字梦虎。他因立有军功,后受朝廷嘉奖,故立此碑。

    2

    从人文角度看东湖

    在浏阳河的第六道湾里,有高等学府湖南农业大学,有科研单位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有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本民族独立事业和中国教育事业的柳子明,更有用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获得诺贝尔提名奖的袁隆平院士。三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数万名在校大学生为东湖带来厚重的人文色彩。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他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他获奖无数却为人低调,他已到耄耋之年却仍每天“泡”在科研室,他被湖南当地人民称为“稻圣”,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这位对解决全人类温饱问题作出卓越贡献的老人,虽已85岁高龄,但如今仍在东湖这片试验田里每天进行着与提升水稻质量、产量相关的科研工作。

    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对世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人们也知道他会跳舞,会拉小提琴。然而,袁老在80岁生日晚会上的致辞,让人们看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最柔软的一面:“稻子熟了,妈妈,您能闻到吗?安江可好?那里的田埂是不是还留着熟悉的欢笑?隔着21年的时光啊,我依稀看见,小孙孙牵着您的手,走过稻浪的背影;我还要告诉您,一辈子没有耕种过的母亲,稻芒划过手掌,稻草在场上堆积成垛,谷子在阳光中哔啵作响,水田在西晒下泛出橙黄的颜色。这都是儿子要跟您说的话,说不完的话啊。”这篇《妈妈,稻子熟了》打湿了无数人的眼眶,而这位老人也在当天的生日宴上许下愿望:到我90岁的时候,我要实现亩产一千公斤。

    中国人民好朋友柳子明

    “这是我们东湖的一张重要名片,现在韩国人来湖南旅游,有两个地方是必去的,一个是张家界,另外一个就是柳子明故居。”尹卫东介绍,柳子明为韩籍友人,生于1894年,曾为上世纪30年代朝鲜独立运动的先驱者,朝鲜政府授予其“三级国旗勋章”;韩国政府亦授予其“建国勋章爱国章”,是唯一一位获韩朝两国授予勋章的人士。

    1950年8月,柳子明受聘于湖南大学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至此柳子明便投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在该校工作长达35年,成为该院元老教授之一,1985年4月在长沙逝世。

    柳子明在湖南农大的故居建于1958年,是一栋2层楼的房子,如今,这座两层建筑静静地看着这里的云起云落,花开花谢。2009年,芙蓉区已将其列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目前位于东湖街道的湖南农业大学对其进行保护性修复,将使其尽可能恢复原貌,成为沟通中韩两国友谊的一座桥梁。

    记者点评

    从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到意大利中部城市佛罗伦萨,再到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厚重的历史人文积淀让这些城市成为全世界的朝圣地。

    千年历史的马楚国、东沙井,象征湖湘人骁勇善战的神道碑、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袁隆平、为中韩友谊架起桥梁的柳子明……如果说浏阳河是东湖与生俱来的天生优势,而其东湖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创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正在为长沙唱响浏阳河时代的美妙歌曲。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1:56 , Processed in 0.09448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