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定王台历史溯源之定王刘发封于长沙国的原因及历史作用

2014-1-29 16: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6| 评论: 0|原作者: 罗庆康|来自: 定王台街道办

    刘发,汉景帝儿子。于孝景前元二年(前155年)三月立为长沙王;于孝武元光六年(前129年)薨,谥为定王。他在长沙地区统治过28年。

    长沙国应该是一个诸侯王镇抚之地。长沙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境内有湘、资、沅水,交通便利,北可进洞庭湖,直下长江;南有绵延数千公里的大庾、骑田、萌诸、都庞、越城岭,是汉长沙国的天然屏障,并有大路通过骑田岭、越城岭到达岭南,威慑南海、桂林、象郡。

    我们知道,五岭以南自古属“扬越”之地。自秦末农民起义之后,南海尉赵佗兼并桂林、象郡而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认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前196年),遣陆贾为使,立赵佗为南越王,承认其为属国。吕后时,曾因不供给铁器、马牛,说什么“长沙王谗臣”,而侵扰长沙国边境,“称制,与中国侔”。文帝时,又派陆贾为使,说服赵佗“自今以后,去帝制黄屋左纛”。到景帝耐,南越仍“窃如故号名”。这种时和时战的局面,终究是西汉的一大隐患。则必须一个有军队自主抵御能力的诸侯王镇守长沙国才行。

    恰在此时,吴氏第五代长沙王吴著(《汉书》卷34《吴芮传》作“吴差”)于后元七年(157年)卒,“无子,国除”。这样,汉初的最后一个异姓王也灭亡了。王位空缺着,究竟由谁来继任呢?按照高祖末年的规定,“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也就是说,如果是再封长沙王,必须从刘氏皇子中选立之。

    这里还要讲清楚的是,汉中央把长沙国看成边郡,条件比中原地区要差得多。

    一是“卑湿贫国”。所谓“卑湿”,作“低湿”解。长沙虽属江汉洞庭区,但因“江南卑湿,丈夫早夭”。派往长沙王吴著的太傅贾谊听说“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赵佗也把自己在“南方卑湿”处称帝认为是“聊以自娱”。所谓“贫国”,是说人口不多,经济不发达。到长沙王吴著时长沙立国大概是28年之后,而贾谊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是长沙国已经营了近30年,那时(指前175年)的人口“乃在二万五千户耳”。以每户五口计,也只有125000人,仅相当于中原地区人口稠密的县十二、三个。就经济上讲,虽然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随葬品多,但这是吴氏王室榨取农民的血汗而过着奢华的生活所致。当然,也能折射出湖南在汉初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不过,湖南的广大地区仍如司马迁所描述的“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赢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砦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换句话说,由于地广人稀,耕作粗放,产量不高,因此虽“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在“子以母贵,母以子贵”的封建社会里,母亲在宫里的地位就决定了儿子的价值。在汉初,虽不象汉武帝后宫除皇盾外,其嫔妃分14等,但也有明确规定:“适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

    据颜师古注:“良,善也。八、七,禄秩之差也。长使、少使,主供使者。”据文献记载,西汉中期的后宫,皇后是国母,甚至可与皇帝平起平坐,有食邑40个县。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良人,视八百石,比右庶长;八子,视千石,比中更;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职号与职位、爵级、俸禄、食邑挂钩,有严格的等级,不能逾越。

    刘发的母亲唐儿根本不是什么景帝的妾,而是由一场误会造成的。一般来说,姬,虽属皇帝之妾,比夫人地位低,在汉初还排不上职号。唐儿是景帝程姬的侍者,即是服侍程姬的宫女。本来程姬的地位就低,而何况唐儿是侍者呢?其地位就更低了。有次,“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上醉不知,以为程姬而幸之,遂有身”。生了刘发后,才将其封为唐姬。用通俗的话来说,程姬正是月经期,只好将唐儿装扮以侍寝,后怀孕生了刘发。另外,景帝之所以将其起名为刘发,《汉书》卷52《长沙定王发传》注引张晏解释说:“长沙王生,(景帝)乃发寤己之缪幸唐姬。”

    刘发有同父异母兄弟共14人。孝景王皇后生刘彻,后继嗣为帝,是谓汉武帝,占有天下。孝景栗姬生刘荣、刘德、刘阏于,其中的刘荣,曾封为太子,他们封在山东、河间、南郡一带。孝景程姬生刘余、刘非、刘端,乃得宠,封在淮阳、广陵、胶西一带。孝景贾夫人生刘彭祖、刘胜,封在中山、赵地。孝景另一个王夫人,乃王皇后之妹,生刘越、刘寄、刘乘、刘舜,封在广川、常山、胶东、清河一带。总之,绝大多数的封地在黄河的中下游及淮河流域。

唐姬生下的刘发,景帝“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刘发不得已于孝景前元二年(前155年)来到长沙,为刘氏长沙国第一任长沙王。孝武元光六年(前129年),立28年卒,谥为“定王”。(图5

 

    图5  定王台巷

 

    从刘发开始的刘氏长沙国经过八代九传,历时175年前155-公元37年,中间废置17年),在历史上的作用不可估。

    第一,尽人子之孝道,筑台以望母,净化了社会风气。明末湘潭人周圣楷在所撰《楚宝》中云:“定王载米搏长土筑台,以志思亲。”定王来长沙后,每年将长沙米运往长安,以示供养母亲,尽子之孝道;再将长安土运来长沙,在府的东南部浏城桥水月林东北侧(现今之长沙市芙蓉区解放西路84号长沙市图书馆处),筑一高台,以登临向西望母。如《明统志》所记,定王台“在府城东南,定王刘发筑台于,以望母唐姬墓。”后台坍废,建定王庙;宋代曾作长沙学。清代光绪二年(1876年),湖南观察使夏献云曾重修定王,在《重修定王台碑记》中说:“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太傅,孝莫著于长沙定王。”强调孝治天下之重要,“要明伦孝,风俗之良”。

    刘发对母亲的怀念深情,被历代文人所称,使定王以“孝”著称于世。如清代熊少牧曾写诗颂曰:“城东百尺倚崔嵬,迢递长安载土来。一片夕阳春树绿,慈乌飞绕定王台。”定王台又称望母台,可惜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定王为此还修了配套园林,有两处:一是双女墓。据《太平寰宇记》载:“汉长沙王葬程、唐二姬之冢,坟高七尺,在长沙县侧。”一为蓼园。南朝梁任昉《述异记》:“长沙定王故宫蓼园。”

    蓼是一种草本植物,叶辛香,古代用作调味品或入,引申比喻辛苦。长沙定王认为,母亲唐姬在不利的环境养育自己长大,实属不易,也含有思念母亲的意思在内。另外,定王死后也葬在这里,据王先谦的《汉书补注》说:“《通》定王墓在长沙东门外,其母唐姬墓,各高十三丈,其间相三丈。”它表明,即使死后,母子也不分离。

    为什么定王刘发能一反刘邦不喜儒家,而能宣扬儒学中孝道呢?一句话,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知道,提倡“孝悌”是儒家学说中的道德规范体系处理父子兄弟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即在父子关系上,表现父慈子孝;在兄弟关系上,表现为兄友弟恭。孔子说:“弟入则孝,则弟。”如果在家能做到“孝悌”者,在政治上“好上者,鲜矣”。即把健全宗法制度与巩固封建帝制结合来了。“孝悌”二字中,儒家更重视“孝”,认为必须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刘发确实对其唐姬充满着至爱,所以他把爱融入到了自己的行动中。筑修双女墓,建蓼园等,不但表示了自己的至孝,也宣扬了中华民族父慈子孝的高尚习俗。刘发之所以能大胆表露孝道,与当时大气候变化有关。秦“焚书坑儒”以来,儒学思想受到了禁锢。刘邦建国之时,对儒家的认识也经历了始而蔑视、再而怀疑、直到晚年才相信的过程。惠文景,特别是景帝,虽然仍奉行道家,但际上也揉和了儒、法两家之精髓,就是人们所说的“新道”。这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了铺垫。因此,刘发胸怀出身的委屈和远封边郡的不快,能通过对母亲的怀念,抒发出对汉景帝及其皇室的愤懑情绪。

    第二,初步奠定了湖南南北的版图。刘发始封之时,景帝已将吴氏长沙国封地析置出了零、桂阳、武陵三郡,仅有长沙一郡,下辖临湘、罗、下隽、益、连道、湘南、安成、承阳、茶陵、容陵、攸、昭陵、酃县13县。所以,班固在《汉书》卷 14《诸侯王年表》中说:长沙“虽有旧,皆无南北边矣。”直到汉景帝后元二年(前 142年),刘发利用诸侯王每年或间年进京向天子述职的机会,巧妙地获得了景帝的欢心从而扩大了封地。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史记》卷59《长沙定王发世家》“集解”引应劭作了解释:“景帝后二年,诸王宋朝,有诏更前称寿歌舞。定王但张袖小举手,左右笑其拙,上怪问之,对曰:‘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帝以武陵、零陵、桂阳属焉。”这样,刘发任长沙王时,其版图北含洞庭湖,南边直抵五岭,基本上奠定了潮南南北的疆界。

    第三,刘发把自己的子孙一大半封在湖南的零陵郡,让其守土一方,以稳定一方,发展一方。

    刘发子孙封侯情况,见于《汉书》卷15《王子侯表》的有23位:

    刘苍,定王子,封在安城(治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属长沙国。

    刘成,定王子,封在宜春(治今江西宜春县),属豫章郡。

    刘党,定王子,封在句容(治今江苏句容县),属丹扬郡。

    刘福,定王子,封在容陵(治今湖南攸县),属长沙国。

    刘童,定王子,封在路陵(治今湖南溆浦境),属武陵郡。

    刘则,定王子,封在攸县(治今湖南攸县),属长沙国。

    刘折,定王子,封在茶陵(治今湖南茶陵县火田乡),属长沙国。

    刘拾,定王子,封在建成(治今河北交河县东北),属豫章郡。

    刘丹,定王子,封在安众(治今河南镇平县东南),属南阳郡。

    刘喜,定王子,封在叶平(治今河南南阳县),属南阳郡。

    刘买,定王子,封在舂陵(治今湖南宁远县北),属零陵郡。

    刘义,定王子,封在夫夷(治今湖南邵阳县南),属零陵郡。

    刘定,定王子,封在都梁(治今武冈县新东乡七里桥村东),属零陵郡。

    刘狩燕,定王子,封在洮阳(治今广西全县北湘江西),属零陵郡。

    刘贤,定王子,封在众陵(治今在湖南永州市芝山区东风大桥东南泉陵街一带),属零凌郡。

    刘梁,定王孙,封在高陵(治今河北盐山县东南),属南阳郡。

    刘延年,定王孙,封在复阳(治今河南桐柏县东),属南郡。

    刘度,定王孙,封在钟武(治今衡山县西),属零陵郡。

    刘习,定王孙,封在安平(治今河北安平县),属豫章郡。

    刘宗,定王来孙,封在阳山(治今广东阳山县青莲镇东南连江北),属桂阳郡。

    刘昌,定王来孙,封在湘乡(治今湖南湘乡县),属零陵郡。

    刘赏,定王来孙,封在昭阳(治今湖南邵东县东),属零陵郡。

    刘景,定王来孙,封在承阳(治今衡阳县贺市乡毛家村西南),属长沙国。

    以上23位列侯中,封在湖南的有12位,且集中分封在零陵郡与长沙郡。零陵郡有8位,占分封在湖南的列侯的66%;长沙郡占3位,占25%;武陵郡l位,仅占8%。诚然,零陵(现为永州市)位于湖南省的西南部,西邻广西,南接广东,衡岳远峙于北,五岭横亘于南。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为郡。由于交通闭塞,经济不发展,加之历代官吏的残酷压榨与剥削,人民生活极苦。《零陵先贤传》曰:“郑产,字景载,泉陵人也,白土啬夫。汉末多事,国用不足,产子一岁,辄出口钱,民多不举子。产乃敕民勿得杀子,口钱当自代出。”本来,汉代口钱,自“七岁到十四岁,出口钱,人二十三”。汉末,零陵郡竟提到一岁就出口钱,所以老百姓不生子或生子就杀掉,足见其横征暴敛之凶。到了唐代,仍然如此,柳宗元贬宋永州后,写了有名的《捕蛇者说》,叙述了永州人蒋氏三代捉毒蛇可“当其租人”一事,说赋税之毒比毒蛇之毒更甚。五代的马楚统治时期,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一种新赋——身丁钱。侍御史韩贽曾曰:“湘中自马氏擅国,计丁输米,身死产竭不能免。”李心传的《朝野杂记》解释得更清楚:“马氏据湖南始取永(零陵)、道州、桂阳军、茶陵县民丁钱绢米麦。”看来,有汉以来,各朝官府对零陵地区的压榨一直没有收敛多少。刘发能将子孙封在落后闭塞的地区,确有让子孙安心守土,发展一方的目的。

    第四,长沙王刘发为保卫长沙国与属国南越作出了贡献。刘发,在位期间,南越王的继任者先为赵胡,后为赵婴齐,一直是西汉的属国,所谓“属国”是承认内属,向汉中央称臣,但汉廷对属国有一定的要求,就是不能盗用天子仪制,朝见时用汉法,置官依汉制,定期向汉天子贡职通使等,但属国与汉朝内部诸侯国有别,具有半独立性质,遵守汉法较松。然宗主国有保护属国的义务。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南越王赵胡遭闽越王郢攻击,向汉廷救援。于是,汉中央“守职约,为兴师”,解其危难。派遣将军王恢出豫章,将军韩安国出会稽,“往讨闽越”。但“兵未逾岭”,闽越王弟余善杀郢以降,于是罢兵。这里的“岭”,一说是“阳山岭”。《史记》卷113《南越列传》“索隐”按,“此岭即阳山岭”,阳山岭在桂阳郡的阳山县,归长沙国管辖。另一说,此岭指豫章郡的梅岭。《史记》卷114《东越列传》“索隐”案:“豫章三十里有梅岭,在洪崖山足,当古驿道。此文云‘豫章梅岭’。知非会稽也。”“正义”引《括地志》云:“梅岭在虔化县东北百十八里,虔州亦属豫章郡。”豫章郡在吴氏长沙国时,亦属其辖郡。此二说比较,后者较准确。因为两将军还没有行动,余善就杀了郢投降了。不过,无论是指桂阳郡阳山岭,还是豫章郡梅岭,仍在长沙国境内。如果要有大的军事行动,一定要得到刘发的帮助和支持不可。

    第五,刘发子孙开东汉一朝之基业。《后汉书》卷l《光武帝纪》云,刘秀乃“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景帝定王发”。前面说过,刘秀的先祖刘买,于元朔五年(前124年)封为舂陵侯,正如李贤所注:“舂陵,乡名,本属零陵冷道县,在今永州唐兴县北,元帝时徙南阳,仍号舂陵,故城在今随州枣阳县东。”建国以来,长沙出土有“舂陵之印”,属篆体。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出土文物证实,舂陵侯确实存在。舂陵,由舂陵水得名,属冷道县(治今湖南宁远县东南)。西汉元朔五年,由舂陵乡改置舂陵县(即今湖南宁远县北柏家坪柏家村),长沙定王封子刘买于此。建国后,出土有“冷道县尉印”。据考察,冷道故城在今湖南宁远县东城萧韶峰下,萧韶峰为九嶷山的九峰之一。它是秦汉时期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塞,《水经注》卷38《湘水》说,九疑山“蟠基苍梧之野,峰秀数郡之间,罗岩九举,各导一溪,岫壑负阻,异岭同势,游者疑矣,故曰九疑山”。秦朝时,派有军队把守。《淮南子》卷18《人间训》云:秦“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成之岭(在武陵西),一军守九疑之塞(在零陵),一军处番禺之都(茌南海),一军守南野之界(在豫章),一军结余于之水(在豫章)。”九疑山,又因舜葬在此,此地还有舜庙,立有舜碑,所以是文化胜地,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60年)冬南巡时,“望祠虞舜于九疑”。

    为什么后来刘秀在南阳起兵呢?因为刘秀的叔祖父刘仁“以(舂陵)土地下湿,元帝时,求封南阳蔡阳白水乡,因故国名舂陵。”《文选》卷4《南都赋》说得清楚一些:“以舂陵地势下湿,难以久处,上书愿徙南阳守坟墓,元帝许之。”刘买生郁林太守刘外,刘外生钜鹿都尉刘回,刘回生南顿令刘钦,刘钦生刘秀。刘秀长大后,加入绿林军,后来他窃取了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建立了东汉王朝。正如王先谦所称道的,刘发之名“盖因一索而得义,取发祥,特用志喜,遂开后汉二百年之祚,允叶嘉名矣。”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8 13:36 , Processed in 0.09394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