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定王台丛书·都正街》前言

2014-1-29 11: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5| 评论: 0|原作者: 梁小进 陈先枢|来自: 定王台街道办

    都正街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西部,南起高正街,北至马王街,自南而北,两侧依次有县正街,和乐街,都正街一、二、三、四条巷,千总巷,清香留等街巷,全长314米,宽5.5米,是“长沙古城风貌保护区”的核心区域。1971年,马王街、吉庆街并入都正街,复于1981年分离并恢复原称。2003年,人民路向西延伸,都正街被截为南、北两段,南段长182米,北段长73米,宽仍为5.5米。

    都正街地处长沙古城的东部,是古城长沙保存下来的历史街巷之一,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源远流长,人文鼎盛。

    这里曾是清代长沙的重要军事区域,隶属善化县,其南西侧县正街即为善化县衙所在地。善化县与长沙县同为长沙府之附郭首县,宋代始设,明代迁治于此,故称其街为县正街。善化县衙门坐北朝南,规模颇具,周建围墙,前有东、西辕门。入后为头门、仪门,又三进,分别为大堂、川堂与后堂,两侧为县丞、典史等官廨及六科班房。其时,都正街正处城墙之下,墙头天心阁高耸入云,既是全城制高之点,又是登高远眺、收览省会大观的佳处。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这里几乎成为了一个城防要区,清初,都司衙门建于此地,都正街的街名即因此而来。都司为清朝绿营中级将领,在游击之下、守备之上,官阶正四品。除都司衙门以外,还有千总署设于此,守备署设于邻街。其时,都正街头军衙林立,牙旗飞扬,绿营军士按剑荷戈,巡察街市,颇有几分威严之象。

    更为令人瞩目的是,都正街还是清代长沙的文运昌盛之地。乾隆初年,都司衙署迁走。乾隆十年(1740年),湖南巡抚杨锡绂在此创办书院,设有讲堂、斋舍、文庙、御书楼、朱张两先贤祠等。这就是在晚清时期与河西岳麓书院并称的城南书院,历时近八十年,后于道光二年(1822年)迁回妙高峰原址。又过了半个世纪,都正街内文运复兴。光绪元年(1875),湖南学政朱逌然毅然以恢复道光年间的湘水校经堂为己任,在都正街城南书院旧址重建校经堂,聘请著名经学大师成孺主持,“以研究乎农桑、钱谷、仓储、漕运、盐课、榷酤、水利、屯垦、兵法与政之属,以征诸实用”为宗旨,培养了一批经世致用的人才。都正街的湘水校经堂历时十五年,对晚清湖南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后于光绪十六年(1890)迁至湘春门外,改名校经书院。辛亥革命的杰出领袖黄兴,青年时代在此读书,并由此选送武昌两湖书院。城南书院和湘水校经堂是晚清湖南两所重要学府,著名学者余廷灿、陈本钦、孙鼎臣、贺熙龄、何绍基、郭嵩焘等先后在此主讲,倡导经世致用之风气,发扬精诚爱国的精神,培养了唐鉴、左宗棠、曾国荃、丁取忠、王闿运、邓辅纶、张百熙、刘人煕、黄兴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人才。而左宗棠、黄兴这两位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都曾先后就读于这两所学校。追源溯流,这历史的辉煌,均发自古老都正街的悠长文脉。

    作为市井繁华之地,都正街里巷曲折,人居繁密,传统风俗犹为浓厚。善化县城隍庙、刘猛将军庙、詹王宫等均分布于此地,使密集的街巷充塞着肃穆、祥和、吉庆的气氛。都正街南数十步的善化县城隍庙,始建于明朝初期,至清代建有正殿、戏楼等,祀定湘王为城隍神。每年五月二十八日定湘王诞辰日举行城隍庙会,鸡牲、花炮络绎庙前,灯彩斗妍,热闹非凡。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善化知县王葆生为求神灵庇佑,恭迎定湘王神像至城楼。后太平军撤围而去,省城转危为安。从此定湘王成为长沙人心目中的守护神。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帝赐封“永镇”定湘王。光绪初年,湘军随左宗棠进军新疆,驻守边塞,也修建定湘王庙,以祷佑湖湘。刘猛将军庙在原城南书院旧址,系道光年间所建。刘猛将军,一说为宋代名将刘锜,一说为元朝指挥使刘承忠,均系传说中灭蝗驱旱之神,是古代民间祈求农事顺遂、年丰物阜之象征。民国时期,庙祀废弛,办了一所小学即城南一校。詹王宫位于都正街东侧一小巷即今都正街四条巷,是古代祭祀酒席业亦即厨师业的祖师爷詹王的庙宇。清光绪《善化县志》载:“詹王宫……坐东朝西,前门抵官街,后抵火药局私墙为界,共长二十二丈。”詹王,传说名詹鼠,是隋文帝招贤入宫的厨师,隋文帝封之为詹王。清代时,长沙酒席业界尊詹王为行业保佑神,遂于咸丰十年(1860年)建詹王宫于此,后小巷因而得名。咸丰十一年,著名书法家何绍基曾在此摹写名帖《石门帖》。清代至民国时期,詹王宫又称为长沙酒席业的同业公会,每年农历八月十三詹王忌日,全市酒席业人士都要在此集会庆祝。因此之故,众多湘菜名厨大师如王近仁、孔浩辉、石荫祥等,都居住詹王宫及其附近,使这里成为湘菜大师的大本营。后詹王宫毁于1938年长沙大火,不复存在,但至今仍保存一堵老墙,并嵌石碑一方,成为湘菜历史的见证。

    晚清至民国时期,都正街人烟稠密,商业繁华。街头巷内分布着各类商铺,如马明德堂卤味店、杨松泰香铺、丁道生草药店、汪鸿泰铁铺、游祥生豆腐店、保利车行,以及木器店、米粉店、鞋店、缝纫店等,均系小本经营,亦为民生日用所需。其门店虽不似坡子街、八角亭之行号阔绰,但因街市车水马龙,行人络绎,生意却也畅旺。

    都正街的两侧,小巷曲折幽深,巷名文雅别致,意味深长,颇具余韵。都正街一条巷在街东侧,原名铁铺巷,以巷口为汪鸿泰铁铺而得名,此为其南端第一条小巷。二条巷亦处街之东侧,原名香铺巷,以巷口为杨松泰香铺得名。三条巷在街西侧,原名永庆街一条巷。都正街南端原名永庆街,此巷因在永庆街而得名,后并入都正街。四条巷即詹王宫巷,处都正街南端东面。此四巷于1971年分别改名为都正街一、二、三、四条巷。此外,尚有千总巷、清香里、和平巷、金沙里、易家巷、讲德里、税务巷、清香留等小巷。千总巷位于都正街西,为清代千总署的所在地。千总为清代绿营低级武官,职位次于守备。清香里为街东侧的一条小巷,宽不到2米,通清香留巷。修建人民西路后,房屋和街巷大都已经拆除,只剩下北端十多米一小段。和平巷原称警察巷,1947年改为和平巷。东端在都正街,曲折向西向南通往县正街。巷内原来大都是一些小平房,2003年修建人民西路、蔡锷南路时多被拆除,仅余南端到县正街一小段,北端建起了百盛·天心花庭商住楼。金沙里在长沙城区老铁路东侧,原属文艺路街道,后划归都正街区,现已拆除,正在兴建明城府商务楼。易家巷是桂花井巷北侧的一条小巷,因易棠故居位于这条街上而得名。易棠,善化人,清道光进士,官至陕甘总督。晚年因病归里,在桂花井旁筑室以居。易家巷1971年并入桂花井。讲德里是都正街北段西侧的一条小巷,通往税务巷、警察巷到县正街;税务巷为讲德里到警察巷中的一条小巷,两巷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并入和平巷。清香留位于都正街中段东,清代为私家园林所在,奇花异草,清香四溢,弥漫空间,“清香留”由此而得名。而据民间传说,此巷在民国初年住有捕头刘某,系北京人士,一口纯正的京腔,人们戏称为“京腔刘”,并取其谐音“清香留”以名之。

    都正街的周围紧邻,亦是人文繁茂之区。北头的马王街,旧为祭祀五代时楚王马殷的马王庙所在之地,为清末及民国时期的闹市区,有萧乾盛米厂、吴宝珍面馆、周佑文糕点厂、汪茂盛豆腐店、王柏寿药店等大小店铺。百年名校修业学校即坐落于此。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王首道、毛泽覃、欧阳梅生、欧阳立安等曾在这里任教、求学或从事革命活动。毛泽东曾在这里主编著名的《湘江评论》。小瀛洲为马王街至蔡锷南路间地带,相传是唐代潭州刺史杨凭园林“东池”之所在,五代时期为楚王马氏宫廷园林。清道光年间,曾任永顺、沅陵知县的王璋辞官定居长沙,买下这片园林加以扩建,其间小桥流水,花竹掩映。园中有水池数亩,内可泛舟,池中有岛,岛名“小瀛洲”。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建有湘军著名将领、贵州布政使席宝田祠堂。民国时期,这里建有旅馆、酒店、游戏场、戏院等,成为大众休闲娱乐之所。19373月,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在小瀛洲长沙大戏院连续演出11天,上演了《宇宙锋》、《四郎探母》、全本《西施》等,场场告满,座无虚席,时有“万人空巷看梅郎”之说。位于都正街东侧的古稻田原为明吉王府稻田,当为明吉王举行藉田典礼之处。1909年在此创建稻田女子师范,徐特立曾任校长,后改为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省立二中、省长女中等。

    凤凰台处都正街东,传说为明代长沙吉王之女凤凰公主的寓所,吉王为其筑台建梳妆楼,名曰凤凰台。民国时期,文史学家李抱一在《湘城古迹今释录》中记述:“珠帘翠幔,宝马香车,一番盛景。”凤凰台西端的桂花井,以街中古井桂花井而得名。据光绪《善化县志》载:“桂花井,城东稻田水,面轻沤微为雨点。”

    都正街西端的织机街,则更为古城长沙之名胜之街。据明崇祯《长沙府志》载,此处为纺织作坊聚集区,机杼之声终日,不绝于耳,因名织机巷。清光绪《善化县志》省城图标仍名织机巷。织机街东段相对僻静,西段临近长沙商业中心黄兴路,较为热闹。街巷两厢有慈善堂(三元宫)、积善堂、唯善救济院、善正小学、保和堂药店、龙城商号、中华民国交通部长沙电报局等。省城最著名的黄金大戏院也坐落于织机街,其舞台宽敞、厅堂高大,曾接待过不少演出。其东头的桃花井,街中曾有一古井名曰桃花井,位于其所在街巷东端北侧,为旧时长沙四大名井之一,直至20世纪80年代仍在使用,故其所在小巷亦名桃花井。清光绪《善化县志》载:“桃花井,织机巷尾,都司署右。”桃花井曾为梨园斗艳之处。据民国《长沙市指南》载:民国元年(1912年),戏剧界名人徐辛园组建“御园”班子安营扎寨于桃花井,“延聘沪汉名伶中优等者,排演迎合湘人心理之戏剧,其营业之盛,殊足惊人。”民国七年(1918年),又有李某组织另一戏班“潇湘第一台”落户桃花井。每当黄昏降临,来此看戏的川流不息。黄逢元曾作联咏之:“饮水能歌,桃花古井桃花扇;望瀛可接,第一仙人第一台。”

    1938年长沙发生“文夕”大火,都正街区惨遭浩劫,成为一片废墟。火后,灾民归来,又沿街两侧修建起低矮的住房和小店铺,虽不如往日的繁华,仍展示出古朴与醇厚。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人民政府对路面、下水道和居民住房多次进行改造,街道居民居住生活条件逐步得以改善。都正街还开办过几家工厂和一所学校,现工厂已外迁,都正街小学改为新世纪幼儿园。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5 13:27 , Processed in 0.0995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