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阁沧桑——长沙天心阁的历史文化

2012-7-20 16: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2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六、从军事重地到游览胜地

长沙民众,无论文人学士,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岀游、踏青、览胜的极高兴致,从唐杜甫《清明》诗“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岀”,宋张祁《渡湘江》诗“长沙十万户,游女似京都”等古人诗句可得到印证。杜甫诗云:“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定王台和贾傅祠是长沙最早的名胜古迹,定王台便在龙伏山山脊之上,往南距天心阁仅一里之遥。宋人登定王台曾成为一种时尚,朱熹、张栻、姜夔、真德秀、袁去华等迁客骚人都留下了《定王台》的诗篇,抒发“定王百尺台,长安万里目”之咏叹。明代定王台荒废,而定王台之南的龙伏山山顶城墙上崛起了一座更高峻、更近于“天星”的天心阁。天心阁自然便成了文人学士登高览胜的首选之地。明末善化诗人俞仪便有天心阁眺望》一诗,发出“楼高浑似踏虚空”和“万家烟火画图中”之感慨。俞仪又有《九日与紫庭登高次韵一诗咏与天心阁相并列的文昌阁,自注曰:“山绝顶平旷建文昌阁,下有十洲风景亦胜地也。诗云:

危台飞阁极天高,坐上星辰摘不劳。

未必十洲都福地,由来九日聚诗豪。

君耽逸兴酣余勺,我自归心折大刀。

回首乡关正无奈,几回登眺笑题糕。

遗憾的是,明末至清初,长沙战事频仍,先后发生张献忠大西军攻打长沙之役、长沙军民抗清之战和吴三桂长沙之乱等,天心阁作为长沙城的致高点,自然成了军事禁区,限制游客登临。至清乾隆年间,天下承平,当局逐步解除了百姓登城游览的限制,加之城南书院的入驻,到天心阁游览和拜祭文昌帝君与魁星神像的游人与香客络绎不绝,文人骚客到此举办文化活动的就更多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吟咏天心阁的诗联开始大量涌现。

清 中 期 天心阁最有名的文人聚会,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阳,著名学者邓显鹤招集名流,在天心阁举办的一次很有影响的吟诗盛会。与会者有沈道宽、杨太灏、刘康、黎定源、谭溥、黄本骥、汤彝、李星渔、熊盛旸、张开霁、邓琮等人,会后宴集城南精舍。当时另有李星沅等人因故未及时到会,便于事后寄和诗稿。这次活动共收集诗稿近百首,事后刊刻成《城南唱和诗》集,流传盛广。会后,邓显鹤作诗曰:

天心杰阁俯苍茫,记得当时集上方。

诸老风流仍此地,百年高会几重阳。

填膺世事孤筇外,回首江城落照旁。

今日茱萸思遍插,摩挲清泪滴壶觞。

从此,天心阁成了迁客骚人登高聚会之所,流传下来的名诗佳联数以千计,已结集为《天心阁诗联选》出版。

天心阁真正成为民众的遊览胜地是在1924年以后。1924年长沙古城墙拆除完毕,在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等人的极力主张之下,保留了天心阁这一段城墙及古阁楼。省长赵恒惕令警察厅长刘武为首,将天心阁及阁下城墙修葺完好,修缮旧阁,于阁的左右仿照北京文渊阁增建二轩(木质),于轩与主阁之间建复道。二轩即今天心阁南北副阁,有两层,呈长条形,南北两端呈三面形,南端正对石级。轩与主阁用曲尺形复道连接。当时称为城南公园。主阁一楼和二轩以茶待客,主阁二、三楼陈列古物和名家艺术品。这里收集的古物和名家艺术品逐渐多了起来,经常给展厅补充更换一些新的陈列内容,俨然成了一个城市博物馆,引起了不少市民的浓厚兴趣。同时在阁下从蔡道宪墓园(俗称蔡公坟)起,经燕子窝、老龙潭、妙高峰至大椿桥修游路一条,后称为天心游路。

1926年前后年间,天心阁已年久失修,有坍塌之虞。此时正值唐生智主湘,他决定将天心阁重建为主附三阁。刚建到阁墩,因省府连番改组,无暇顾及此事,加之资费不济,工停事废。1928年,宁乡人鲁岱接任市政筹备处长,呈请省府拨款6000元,完成了此次重建。鲁岱所撰《长沙辟市琐忆·请款修完天心阁》载,重建的天心阁,三阁鼎峙,矗立天空,画栋飞云,珠帘卷雨,别有一番气象。阁之南北两端,以旧城垣为引道,中嵌石磴,左右护以白石栏杆。

1929年公园内古城墙北端建起了一座国耻纪念亭。192853日,日寇制造了屠杀中国人民的济南惨案,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怒,湖南人民的反日情绪不断高涨,决定实行对日经济绝交,抵制日货。1929年中,廖汉瀛受省政府主席何键嘱托,在天心阁午炮亭位置新建国耻纪念亭,以唤起民众的爱国之情。亭高三丈余,立四木柱,外围石栏,内围铁花栏杆,栏之四周制有“千夫所指”、“万众同心”、“革命精神”、“义无反顾”、“触目惊心”、“疾首痛心”等字,亭中有水泥绘制的国耻地图一帧,租割失地,均涂有鲜明之色彩,瞻瞩之余,无不触目惊心,顿增无限愤慨。

国耻纪念亭的前身为1916年秋所建午炮亭。当年湖南省政府为方便长沙市民生活与商贸活动,于天心阁北面百米处城墙之上建午炮亭。亭以城墙大青砖筑基台丈余高,四方以木质栅栏作墙,树皮盖顶,北向有门,上悬“午炮”二字匾额,“午炮”二字后题有12行小字款。亭内置黄铜火炮一门,炮口朝东,由驻阁消防部门管理,每日正午12时鸣炮一响,作为长沙全城计时标准,可见当时百姓很少有钟表者。当时长沙人戏称为 “天心阁时间”,1925年天心阁下城南公园建成开放后不久,午炮正式停止了鸣放。

1932年,何元文出任长沙市首任市长,他上任伊始就决定在天心阁建“儿童健康公园”。何元文(1890-1986),字少悌,晚号竹庄老人,长沙府醴陵县人。1918年从政,任过湖南省建设厅代理厅长。1930年调长沙市政筹备处,任处长,筹备长沙改设为省辖市及成立市政府的工作。1932年长沙市政府成立,出任市长,1938年春辞职。在此9年中,对长沙市政建设多有举措,颇得政声。抗日战争时期,在重庆任内政部视察主任,抗日胜利后回长沙从事金融工作。1950年去香港,继而去台湾,晚年专心读书念佛,享年96岁。

1932年夏,公园建设正式启动,首先对天心阁进行了一番修葺,公园四周用木栏围护,并沿栏植树。园内建有4个小花园,3座花台,7张水泥椅。还有秋千、滑梯、摇篮、轩轾板、吊环等玩具。又于西北高冈上建构一古典木亭,名为熏风亭。熏风,取自舜帝《南风歌》中“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之辞意。何元文为熏风亭题联曰:

何云童子无知,但看攘往熙来,尽是天真活泼;

须识后生可畏,等待名成业就,毋忘园里嬉游。

     当时湖南名记者严怪愚曾这样描述儿童公园:

每天那儿,总有几十个儿童,在消磨他们的白昼,练好铜筋铁骨,预备做国家的干才。这个人生过程的一段落,童年生活,有像黄金一样的宝贵。所以我每当来到这个公园,憧憬过去的往事,就追怀已逝的一切,那儿童天真的笑涡,伶俐的口齿,秋水般的眼珠,活虎般的身段,不是令人生爱慕之心吗?只要是无情岁月催迫着你,就可使天真伶俐变作萎靡颓唐,眼珠呆,身段笨,走进名利的黑道。若是在春风里,又送来一阵“大路”歌声,黄莺样的尖喉,更会使你心怡与意旷。并且,当你沿着小径,坐在熏风亭上去欣赏那班儿童生活真善美,你心里又是一种何等的惬意。

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天心阁毁之一炬。20世纪50年代,天心阁废址上建起了一座茶楼,但长沙市民要求重建天心阁的呼声一直不断。直到80年代才迎来了盛世重建天心阁的盛举。重建天心阁的工程于19832月动工,历时一年又九个月,耗资104.8万元,于1984121日对外开放。本人有幸参加了当年的重建落成庆典,见证了天心阁的新生。
123456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9 03:27 , Processed in 1.3873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