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古阁沧桑——长沙天心阁的历史文化

2012-7-20 16:0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23|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本文源自2012年7月7日下午15时湖南省图书馆湘图讲坛《古阁沧桑——长沙天心阁的历史文化》陈先枢主讲,本文稿由作者即主讲人陈先枢先生授权名城长沙网转载】

潇湘古阁,楚汉名城。天心阁是历史文化名城长沙的文化符号,也是古城长沙的标志性建筑。它集“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中国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称号于一身,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和传奇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古城长沙的缩影。天心阁横亘于长沙古城东南角龙伏山山脊之巅,矗立在雄伟高大的古城墙之上,大有“古阁入天心之势。天心阁是湖南省惟一保存完整的,规模宏大的,集城墙、瓮城、阁楼、园林于一体的古城池建筑群,其文物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天心阁自明代起就是迁客骚人登高聚会之所,流传下来的名诗佳联数以千计。到近代,天心阁又成了政治风云的聚会之所,太平天国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都在这里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大剧,巍巍古阁成了中国近代史的见证。登上天心阁,放眼湘江北去,岳色南来,顿生天高地迥、心旷神怡之感。

一、长沙古城池及天心阁的沧桑岁月

天心阁矗立在长沙古城东南角的城墙之上,建于明初,已有600多年历史。而长沙古城池的历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楚国。天心阁下的这段古城墙,高13.4,顶面宽6.1,长251,为古代长沙城墙全长的三十五分之一。今已成为当代人回望历史,凭吊先贤的旅游胜地。

从战国至今,长沙建城邑已有2400年左右的历史。2000多年以来,长沙的中心位置一直没有移动,只是在旧城的基础上不断地改造,不断拓展。

西汉初年,番阳令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原秦朝长沙郡治“湘县”改称为“临湘县”,故称长沙国的都城为“临湘故城”。北魏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其“湘水”篇中说:“汉高祖五年以封吴芮为长沙王,是城即芮筑也。”吴芮修筑的土城,南城墙约在今人民西路稍南;北城墙在五一路与中山路之间;东至东庆街,东北角到小吴门附近;西滨湘江,略成正方形,面积约1.5平方公里。城池内还建有吴王殿,殿西正对贾谊故居位置在今五一大道至司门口之间l987年五一广场地下挖掘发现的巨大夯土台基实为汉代遗存。湘江西岸三汊矶的三石戍城(古营寨堡垒)至今留有土城遗迹,估计至迟不晚于西汉初年。

魏晋六朝以后,长沙城垣不断外扩,至宋代之前的五代,长沙为马楚王朝的都城,北城墙已扩至今开福寺以南湘雅路一带北宋时长沙城围曾达“二十二里九步”。由于战事频繁,土城墙屡遭损毁,南宋绍兴二年(1132),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李纲着手修复城垣,以长沙城太大,难于守备为由,奏请将城垣截去三分之一。次年接任的折彦质又奏请此事,后直至景定元年(1260),向士璧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时,这个截城三分之一的工程才得以完成,即北城墙移建至今湘春路一线,长沙的城围便缩小到了“十四里有奇”,基本接近明清城垣至此,长沙城垣的格局最终完全确定,其范围南止城南路,北止湘春路,东枕龙伏山,西临湘江。整个城市负山面江,直到民国初年拆除城墙时止,虽屡经兴废,但其范围却并无改变。由此可知:长沙古代土城墙扩建到今天心阁处,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长沙的土筑城池,经历了数次残酷的战争磨难,城池严重毁损。南宋末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攻打长沙城,时任湖南安抚使兼潭州知州的李芾(衡阳人)动员全城军民,苦守土城墙3个月,弹尽粮绝。城破在即,李芾领全家举火自焚。元军破长沙,城池夷平,只剩颓垣残壁。2011年潮宗街口万达工地发掘的120米长的古城墙遗迹,就发现这种战争留下的痕迹。明初洪武五年(1372),长沙展开了大规模的城垣修整工作。长沙守御指挥使邱广,以砖石对土城墙进行全面改造。城基全部用整块石条砌到8尺高,石基以上到女墙顶部均用特大青砖砌成,使之上下完固。潮宗街古城墙遗迹便发现这种用麻石加固城基的实物,极其可贵。其时城墙砖由长沙府12县州负责烧制,天心阁城墙今发现烧刻在城墙砖上最早的纪年为“洪武七年八月”,有的城墙砖上还烧刻有窑户和监制官员的姓名,如“长沙府礼()陵县提调官陈褔”等。修整后的长沙城墙,从基脚到顶部有24尺高,周长26395尺(明代一营造丈等于3.2,故折合8446.4),计14里有奇,广(东西宽)五里,袤(南北长)十里。城墙上设有4679个雉堞,雉堞高2尺。城西向据湘江天险,其余三向绕以人工护城河,护城河由城南的西湖桥引湘江水经南向黄道门,东向浏阳门、小吴门,北向新开门、湘春门,绕长南、东、北三方后返入湘江。河深、宽各6.5米,每处城门外均设有吊桥,早晚定时启闭。这次城墙的大规模修整,耗资巨大,在长沙城建历史上是一项空前伟大的工程。

各城门上皆建有城楼,还另建有钟楼与鼓楼。另在城墙东南角上建用于瞭望放哨的角楼,此即天心阁之前身。城上设有炮台、炮洞和炮眼。后又在天心阁城内修筑相毗邻的双座瓫城,以作御敌之备。此时的长沙古城的规模比现存的荆州古城大,比西安古城略小,是凤凰黄丝桥古城的数十倍。作为天心阁之基础的古城墙即为明城墙的一段。

明末,长沙战事再起,先有张献忠的大西军攻打长沙,后是清军攻占长沙。两场大战使古城池再遭毁损。清初又开始新一轮城池修复工程。首先是总兵徐勇、知府张宏猷于顺治四年(1647)修建加固城池,接下来是经略洪承畴于顺治十一年(1654)拆明吉王府之城砖,加高加厚城墙,至使城池愈加雄峻。“从清前期算起,至道光中期的180余年的时间里,长沙的古城池得到了不断的增修和加固,至使整个城墙巍然坚固,更加壮丽生色,以至“城池崇屹,甲于他郡”。

自康熙年间平定吴三桂叛乱后,长沙古城安定了170余年,长沙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城垣屡次修缮,又先后增辟了经武门、福星门、太平门、学宫门,加前之九门,共计城门l3座。清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打长沙,城墙被火炮轰击,千疮百孔。之后,湖南巡抚骆秉章、毛鸿宾、恽世临、李瀚章、刘崐等先后重修,天心阁段古城墙着力加固,设炮台9座,并加固瓮城,使古城墙成半环拱式内双城格局。今存城墙上留有这一时期修缮的痕迹,许多城墙砖上烧刻有“咸丰×年重修,窑户×××”等字迹。

自清乾隆至同治时期,天心阁有过4次大规模改建或重建过程:

第一次为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年间,因原天心阁废圮,几任湖南巡抚王检、李因培等将原文昌阁改建为天心阁,从一层加建至两层。

第二次为嘉庆二十五年(1820),湖南巡抚李尧栋将天心阁从二层加建至三层,并在阁下加固南北两个瓮城。

第三次为同治三年(1864)湖南巡抚恽世临重建天心阁并重垒阁下城墙,将阁下城墙顶面地盘扩大7丈多,新建阁楼宽度比原来增加一倍,高度达五5丈,同时新建了走廊与扶栏,阁下内城建剝岸4级,最下一级长35丈、宽5尺、高14尺,最上一级长8丈、宽65天、高3尺。

第四次为同治八年(1869)湖南巡抚刘崐主持改建。主阁未变,拆除原绕阁的走廊,在主阁前两侧建两层副楼,副楼前开有一条南北向通道,通道靠城墙边沿上建有石护栏。副楼南北两端建高大的垛墙,全部建筑占据城墙上的地盘,占地面积约为今天心阁的三倍。阁楼为石基全木质结构。

辛亥革命后为顺应历史潮流加速经济发展1914年至l917年及以后陆续拆除明清城垣修建马路,今之建湘路、天心路、城南路、西湖路、湘江路、湘春路等均为旧日城垣所在。

天心阁下这一段古城墙,因处龙伏山巅,相对其他地方而言,拆除工程的难度最大。时至1924年下半年,全城其他地方的城墙均已拆完,仅剩下了天心阁下这一小段未拆。其时,以市政公所总理曹典球为首的一批文化人早有提议:要求保留天心阁下这段城墙,作为文化遗迹,供后人凭吊历史。但是有关方面仍然决定一并拆除,曹典球力陈不可,并声言“誓与城墙共存亡”,最后在多方的支持与努力之下,当局最终决定保留这段城墙与天心阁,修改了环城马路规划,将原拟拆除天心阁后开辟的路段改为绕城墙而过。从此,天心阁便成为供世人访古寻幽的千古名胜。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8 05:22 , Processed in 0.0936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