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的地名文化

2012-5-23 12: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2208| 评论: 0|原作者: 文章注明|来自: 文章注明

    六、与动物和植物有关的地名

    此类地名的形成,与长沙先民的生活和自然环境有关。浏城桥下的鲇鱼套与古代此地为护城河,河中鲇鱼多,贫民百姓经常下套捉鲇鱼有关;燕子岭、燕子窝与旧时此地燕子多有关;天鹅塘与古代此地有天鹅养在水塘有关;鱼塘街与此地原为明代吉王府鱼塘有关;龟塘与古代此地的水塘中生产异形乌龟有关;猴子石与旧时此地有巨石像猴子有关;古稻田与古代此地有一片稻田有关;韭菜园与昔时此地有大片韭菜菜地有关;荷花池与古代此地为荷花池塘有关;柑子园与古代此地为柑桔林有关;楠木厅与该地有一用纯楠木造的房子有关;树木岭与昔日岭上树木茂密有关。与动物有关的地名还有鸭子铺、麻雀坡、鸦塘冲、黑狗园、豹子岭、狮子岭、螃蟹岭等;与植物有关的地名还有白果园、杏花园、桂花园、东瓜山、枫树山、梅花坪、樟树园、桃花井等。

    七、与颜色和数字相关的地名

    长沙的古今地名,带颜色的不多,但用得鲜明实在,令人难忘。红墙巷是因明代此地的文庙四墙均为朱红色而得名;红牌楼是因明代吉王府南门建有朱红漆牌楼而得名;黄土岭是因岭上皆为黄色泥土而得名;白沙井是因井下地层均为白色沙砾而得名;黑石渡是因昔目该渡口附近自然耸立着一排黑石而得名。与颜色相关的地名还有赤岗冲、紫竹林、黑石铺、黄泥街、红星巷、红粉墙、青山祠、白马庙巷等。与数字相关的地名,很多是关联几个相同内容或相同作用的地名。如头卡子、二卡子,指的是清代从湘春门入城后的第一道和第二道关口;二府坪、三府坪,指的是清代官府同级机构(同知署和通判署);二里牌、五里牌指的是古代标示进城里程的石碑。还有一字墙、二字墙、三字墙、八字墙、五堆子、六堆子等。有的数字关联远近,如七里庙、二里半等;有的关联形状,如四方坪、八角亭、四方塘、八方亭等;有的直接关联地名,如九尾冲就是直接取名于该地与陆家、喻家、上刘家、下刘家、甘家、白水、秧田和西坡等八冲冲尾相接的状况。

    八、寓意幸福、吉祥、美好和教育的地名

    这一类地名,源于人们对生活和对人生的美好祝愿。如寓意幸福吉祥的有:吉祥巷、吉福街、吉庆街、幸福里、幸福桥、福源巷、福佑巷、福星门、聚福井、如意街、太平街、长寿里、九如里、一路吉祥等;寓意成功美好的有:成功街、顺星桥、连升街、余庆街、高升门、和平里等;寓意教育道德的有:文运街、文星桥、崇文里、修文街、尚德街、菜根香、惜字公庄等。

九、因历史变迁和雅俗等原因变换的地名

    汶一类地名,历朝历代都有,但以公元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为最多。因历史变迁而改换的地名,如解放路,原名中正路,建于1937年,是当时的国民党当局为讨好蒋介石而用他的字“中正”取的路名,新中国成立后改为解放路;落棚桥,原名为乐棚桥,旧时为娼妓聚居的地方,新中国成立后,娼妓收容改造,地名改为落棚桥。又如富雅坪,原名为副爷坪;教育街原名为贡院街;师敬湾原名为司禁湾。因雅俗等原因改名的地名,这些地名多用谐音的办法雅化改名。如龟塘谐音改名为圭塘;烂布巷谐音改为南福巷;塘湾里谐音改名为堂皇里;灯笼街谐音改名为登隆街;石子岭谐音改为识字岭;盆沙井谐音改名为彭家井;京腔刘谐音改名为清香留;丛桂园谐音改名为松桂园;醴陵坡谐音改名为里仁坡;赵家坪谐音改名为肇嘉坪;水丰井谐音改名为水风井;通货门谐音改名为通泰门;丝茅桥谐音改名为司马桥;牛坊岭谐音改名为留芳岭;阎家湖谐音改名为年嘉湖;韩家湖谐音改名为咸嘉湖等等。

十、一些其它原因产生的地名

    为对仗产生的地名,如银盆岭,原名为营棚岭,清代曾国藩的湘军曾在岭上设营棚驻防,故名营棚岭。后为与河东的金盆岭对仗,谐音改名为银盆岭。曾国藩去世后,曾浅葬金盆岭两年,与之驻扎过的银盆岭遥遥相望。

    因人工建筑产生的地名。例如东风广场、劳动广场、烈士公园、省博物馆、长沙火车站、省展览馆、世界之窗及韶山路、芙蓉路、白沙路、远大路等。

    因企事业单位所在地形成的地名。如省政府、湘江宾馆、长沙海关、中南院、湘雅、长郡、雅礼、国防科大、红旗药号、水泵厂、浦沅、曙光、长纺、航天等。

    值得注意和重视的是,长沙的地名是动态的。一方面,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旧城改造、成片开发,一条条街巷、一个个古地名,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例如近年来扩建劳动广场,就抹去了天鹅塘、麓云里、沙河巷、左东园、岳华里、敏敬里等地名;又如建黄兴路步行街南门口广场,就抹去了二府坪、仁和里、登仁桥等地名的。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许多以标志性建筑为名的新地名,例如:田汉大剧院、通程、华天、贺龙体育中心、五一市民广场、滨江广场等,这些都是例证。

    总之,如何认识和对待长沙地名,作为一个有着3000年历史的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在曰新月异的城市现代化建设面前,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这是因为长沙的地名文化,已不仅仅是长沙人文历史和先民生活的一种积淀和反映,更重要的是它是长沙城市生命的源头,渗透着历代长沙人共同的记忆,其作用与意义,已远远超出人们的认识与理解,就像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长沙的那场“文夕大火”一样,它可以烧掉物质的长沙城,却烧不掉非物质文化的长沙地名。而正是这些长沙地名,保存了城中数千年来积淀和形成的人文信息特别是街巷的空间格局,使大火过后的古城长沙能够在一片废墟之上迅速地恢复和站立起来,并发展至今。这充分说明了长沙地名文化的作用与价值。延续这种作用,保护这种价值,将对长沙未来发展产生深远意义。

(本图文录自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长沙的传说——民间记忆中的历史与文化》顾庆丰/著&摄影,作者授权名城长沙网转载)

1234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4 20:45 , Processed in 0.09293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