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剧的传承方式与机构

2012-4-18 08:30|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42| 评论: 0|原作者: 长沙非遗中心|来自: 名城长沙网

    戏曲艺术的教习与传承源远流长。当戏曲尚未形成之前,作为它组成部分的音乐、歌唱、舞蹈、杂技、优戏等就有了教和习的活动,成为传承和发展这些艺术的必要措施。

    戏曲形成以后,民间的教习活动不断发展。在当时社会经济条件下,民间的教习传承方式同手工艺工人一样,采取师徒相传的个体培训,用口传心授的教练方法,逐代传承。

    湖南省湘剧团附设小演员训练班第一班毕业照(1957 年)

    这种师徒相授的方式,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如上所述的投师学艺;另一种则是家传相授方式。生长于演员家庭的子弟,从小耳濡目染,身受熏陶,具备有利的学艺条件;同时由于社会原因所造成的封建保守性的影响,艺不轻传,便又形成了代代传承的梨园世家.

    无论投师学艺还是艺学家传的规模和作用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不便于培养成龙配套的全堂角色,又不便于随时付诸演出实践,难以适应舞台艺术的平衡发展。于是专门培养童伶的科班就相继出现。虽然它仍属于师徒相传性质,但它的规模和作用都扩大了,从而推进了戏曲艺术教育的发展。

    湘剧老艺人教学演出合影(1982 年3 月)

    老姊妹重逢(右起:彭俐侬、彭福娥、王福梅)

 

    1、湘剧的科班

    湘剧科班最早有记录的是清乾隆时开办的专习昆腔的九麟班,早期老案堂的高腔班据载是一教数学的形式。清道光年间兴办的五云科班,以教昆腔为主,高腔仍以师传徒。科班普遍兴起,始于弹腔形成之后。光绪年间,办科最盛。当时以长沙为中心,遍及长沙府所辖十二县,以及邻省的江西西部,到处科班林立,为湘剧的繁荣昌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民国时,战乱迭起,办科之风渐衰。民国十年(1921 年)长沙开创了第一个女子科班--福禄坤班之后,又兴女科班之风。1937 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戏班流离转徙,科班教学中辍,代之而起的是私人教徒,随班学艺等方式。

    湘剧的主要科班先后有:九麟班(专习昆腔)、五云科班(前后60 年,培训学员数百人,名角辈出)、普庆科班、泰益科班、福临科班、三元科班(12 年中培训百余人,其中有黄元和、罗元德等名角)、桂升科班(弟子中有名净廖升翥、名丑王申和等)、同升科班、华兴科班(办三科共培训学徒百余人,其中有贺华元、吴华钦(吴绍芝)、陈华寿(陈楚儒)、王华运、何华魁、田华明等名角)、福寿科班、凤鸣科班(起班于江西萍乡,学徒百余人,其中有名老生李凤池、崔凤棠等)。

    湘江剧场大门

    湘江剧场走廊

 

    2、湘剧的戏班

    湘剧的戏班,历来发达。清康熙以后戏班演出遗迹,到处可见。早期多为高腔班子。清中叶以后,由于弹腔异军突起,科班教学普遍盛行,成批的艺术人才迅速成长,促进了戏班的加速发展。这种兴旺的局面一直保持到光绪晚期才稍有减弱。民国初年,由于军阀混战,社会经济萧条,戏班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民国十年(1921 年)湘剧创办福禄坤班,各地戏班起而仿效。民国二十年前后,陆续出现了男女合演的戏班,并沿袭至今。抗日战争中,湖南不少城镇沦陷,湘剧亦受到战争的严重摧残,许多艺人在逃亡中死去,不少戏班亦随之解体。抗战胜利后,戏班并未获得生机。直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戏班通过整顿改革和扶植,才又出现欣欣向荣的气象。

    湘剧的主要戏班先后有:庆和班(湘潭老五和之一)、庆和班(长沙,与湘潭同名不同班)、大庆班(弹腔为主)、福麟班、清华班、春台班(叶德辉主办)、同春班--新舞台、仁寿班--抗敌宣传第五队、清庆班(萍乡)、楚华班(安化)、大兴班(兼唱花鼓)、福春班--湘春园、庆华班(益阳)、福禄坤班(最早的女子科班与戏班统一组合)、九如坤班--抗敌宣传第四队、福寿坤班--景星坤园、清胜班--仁和班、义华坤班、凤凰坤班、春和班(涟源)、湘剧抗敌宣传队(第一--七队)、春台班(安化)、福如班--楚南剧社、中兴湘剧团、松柏剧团、案堂班(浏阳,随祭祀傩神习俗兴起的戏班,又称九老图)等。

 

    3、新中国成立后的湘剧院团

    1949 年8 月湖南和平解放后,除隶属解放军12 兵团的洞庭湘剧团外,所有戏班纷纷自动称剧团或剧社,但体制仍旧。当时全省约有湘剧戏班37 个。1951 年各地湘剧团进行了初步改革,由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过渡。1953 年,洞庭湘剧团由湖南军区移交地方,成为省文化局直属的第一个国营剧团。长沙市楚南、群力二团则成为第一批试点的民营公助剧团。1955 年全省共有15 个湘剧团。经过1958 年大跃进、1960 年经济困难时期、尤其是1966 年起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至1980 年,全省还有6 个湘剧团:即湖南省湘剧团、长沙市湘剧团、湘潭地区湘剧团、益阳地区湘剧团、涟源县湘剧团、茶陵县湘剧团。此后又几经变迁,至目前全省只有四个湘剧院团:即湖南省湘剧院、长沙市湘剧院和兼演花鼓戏的涟源湘剧团与茶陵湘剧团。

    湖南省湘剧院门搂

    湖南省湘剧院大门

    湖南省湘剧院简介

    湖南省湘剧院的前身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由田汉先生命名、以演爱国戏着称的中兴湘剧团,新中国成立前夕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洞庭湘剧团,1953 年移交地方,改名为湖南省湘剧团,1980 年定名湖南省湘剧院。

    剧院艺术家荟萃,代有传人。老一辈着名艺术家有徐绍清、彭俐侬、廖建华、董武炎、刘春泉等,解放后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演员有左大玢、王永光、贺小汉、唐伯华、陈爱珠、王阳娟等。

    剧院演出剧目丰富,深得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和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琵琶上路》在1952 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获奖;先后有《拜月记》、《生死牌》、《园丁之歌》、《马陵道》四台剧目拍摄成电影在全国发行。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国家级大奖的剧目有:《山鬼》1988 年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琵琶记》1991 年获首届文华新剧目奖;《子血》1998 年获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马陵道》2000 年获第九届文华大奖,实现了我省戏剧文华大奖零的突破;2010 年《李贞回乡》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 台。

    目前,剧院有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的演员左大玢、王永光、贺小汉、王阳娟、唐伯华等五人,文华单项奖获得者20 余人,在职副高以上职称33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 人。剧院设有演出团、青年团、民族乐团三个演出实体。现有在职职工178 人。

    长沙市湘剧院大门

    长沙市湘剧院简介

    长沙市湘剧院的前身是解放初期在长沙城内演出的楚南、群力、艺联、工艺四个湘剧团。1956 年上述四团改名为长沙市湘剧一、二、三、四团,后几经变迁,合并组建成长沙市湘剧团,1998 年定名长沙市湘剧院。

    剧院在各个时期荟萃了众多艺术名家。老一辈着名艺术家有陈剑霞、余福星、彭福娥、贺华元、刘彦美等,后来有以曾金贵、金国纯、宾兰芳、贾砚霞等为代表的强大演员阵营。改革开放以来,剧院致力于出人出戏,拥有一个优秀的艺术创作集体,其中有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华表演奖的着名演员曹汝龙、一级作曲王守信、一级舞美设计师徐兴嘉、一级导演黄国强和优秀中年演员陈玉莲、黄耀华、汪辉、罗志勇等(分别荣获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湖南省芙蓉演员奖等)。小演员训练班行当齐全、后继有人,两个小演员获全国小梅花奖,曹威治、周帆、彭静、黄洁等青年演员已崭露头角。

    剧院演出剧目丰富,1952 年《打猎回书》在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中获奖;《追鱼记》、《金丸记》、《访白袍》、《拨火棍》、《滚鼓刘封》等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剧目影响深远,深受人民群众欢迎。20 世纪70 年代至今,剧院长期坚持创作演出现代戏,饮誉省内外。先后创作演出了《园丁之歌》、《玛丽娜一世》、《布衣毛润之》、《杨赛风》、《铸剑悲歌》、《人间知己》、《亲亲社区》、《古画雄魂》、《酒村长》等优秀近、现代戏。其中:《布衣毛润之》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拍摄成戏曲电视剧获飞天奖;《铸剑悲歌》获中国戏剧节演出奖;《人间知己》获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优秀演出奖;《古画雄魂》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台。

    剧院现有演职员70 人,其中高级职称18 人,中级职称31 人。

 

    4、戏曲学校、学院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大门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前身为湖南湘剧团附设小演员训练班。创建于1953 年12 月。班主任罗元德,副班主任金汉川(兼),秘书谭君实。学期四年。这个班总结了前人办科班的经验,贯彻推陈出新的方针,规定专业教学与文化教学(占全部教学时间40% )并重,废除科班体罚制度,因材施教,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田汉、周信芳、丁是娥等先后来班视察指导,聘请了一大批湘剧名老艺人和资深文化教员执教。毕业的学生大都成为各湘剧专业团体中的艺术骨干,其中有左大玢、姜剑梅、王永光、姜豹洪、蒋天祥、李自然、项汉、王伯安等。

    1957 年湖南省文化局决定在训练班的基础上扩建成湖南省戏曲学校,1961 年更名湖南省艺术学校。湘剧着名演员彭俐侬、姜剑梅先后担任过副校长。这是一所综合性的中等艺术专科学校。1957 年和1960 年办过两届湘剧班;文化革命后又于1978年和1985年办了两届湘剧班。均聘有着名湘剧艺术家执教。历届毕业生中有陈爱珠、蔡道安、彭汉兴、易梦姣、贺小汉、唐伯华、李开国、邵展凡等。

    2002 年6 月,在湖南省艺术学校基础上,扩建成立了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现学院戏剧系仍设有湘剧科,学历大专(含中专)。

    着名戏剧理论家张庚(右)会见《琵琶记》   (上本)演员(1990 年)

    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中)会见省湘剧院主要演员(1988 年)

    长沙艺术学校

    长沙市文化局领导下培训湘剧、花鼓戏小演员的学校。前身是1959 年成立的长沙市戏曲学校。1960 年4 月,与市文化局艺术培训班合并后,改名长沙艺术学校。设有湘剧、花鼓、京剧、越剧与音乐五个班。至1962 年7 月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停办。

    在三年的办学期间,学校为湘剧培养出一批有用之材如曹汝龙、张怀新、徐南丹、曹力平、陈忠民、许宪光等。

    中国剧协主席曹禺(左二)会见省湘剧院主要演员(1986 年)

    文化部领导观看《铸剑悲歌》后与演职人员合影(1994 年)

 

    5、湘剧的票友社

    票友社是城市戏曲爱好者的业余演唱团体。票友在职业戏班中串演或集体演出,均不取报酬,经费全由票友自筹开支,故又称参加票友社为玩票.

    清光绪(1875 年)以来,长沙就有类似组织,但一般只能清唱,不能登台表演。

    光绪初年,徐耕娱与姚芝陔等共组南雅社,与湘剧名班擅长昆曲的艺人相聚唱和,颇有名气。

    光绪30 年左右,胡绳生等办起闲吟社,高、弹腔均唱,影响较大。还有饶省三、王瑞蒲等创办的业余科班阳春小社,成员均为十岁左右少年,其中有不少后来成为湘剧名演员。

    1931 年前后,长沙票友社盛行,几乎各行各业都组织有票友社,其中新闻界谭十思、黄养晦、黄曾甫等组织的楚声社较有影响。此外还有绸布业的琴声社、粮食业的新声社等。至抗日战争期间,长沙各票友社相继解散。

    解放后,长沙市的业余湘剧团、队甚多,随时代变迁或散或聚,但几十年活动不断。较有影响的有:市总工会工人文工团湘剧队、市工商联业余湘剧队、西区文化馆湘剧队、财贸工人俱乐部湘剧队、东区文化馆湘剧队等。

    2000 年后,长沙市成立了以王德安为会长的湘剧票友协会,每周一、三、五在半湘学校内开展活动。

(本图文录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湘剧》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1年编,主编:周志凯,保护主体:长沙市湘剧院,名城长沙网授权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6 03:24 , Processed in 0.10261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