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剧的主要艺术特征

2012-4-17 21:0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99| 评论: 0|原作者: 长沙非遗中心|来自: 名城长沙网

1  湘剧源流沿革

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顾名思义它是湖南一个代表性的剧种,素有省剧之称。民间旧时称为大戏班子、长沙班子。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九年(1920年)在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西兴散人序,序中说,闻之顾曲家,湘剧全盛于清同光间.湘剧是多声腔的综合性剧种,它兼有高腔、低牌子、昆曲、乱弹四大声腔以及一些杂曲小调。其剧目、声腔、表演均具有鲜明的特色,是湖南历史悠久,流行很广的剧种之一。又因湘剧用中州韵,长沙官话演唱,故亦称长沙湘剧。

长沙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楚汉古城,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长沙是湖南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春秋、战国时,长沙属楚国。《史记·越世家》载:长沙,楚之粟也。说明长沙当时就是楚国的重要粮食产地。爱国诗人屈原,做过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后遭迫害,被流放于沅湘一带。《九歌》就是屈原流放时,模仿民间祭歌而创作的祭神歌词。从《楚辞》中,可见到沅湘一带当时歌舞昌盛的情况。秦代统一中国,设置长沙郡,治所定名为湘县,即今之长沙市。汉高祖五年,设立长沙国,封吴芮为长沙王。1973 年,长沙马王堆曾发掘出一、二、三号汉墓,出土大量珍贵文物。从出土随葬物品来看,当时长沙的经济、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 年)文学家、思想家贾谊曾贬谪长沙,为长沙王吴着的太傅,他谪宦栖迟,心忧汉室,在长沙写过一些着名作品,如《鵩鸟赋》相传即为当时所作。在后代的诗文里,长沙常被作为屈贾之乡来凭吊。

唐代,长沙的经济文化又有很大发展,如铜官的陶瓷生产技艺当时居全国之冠。长沙的歌舞亦日趋繁荣,据《全唐诗》卷568 载,唐宣宗时,澧州诗人李群玉作《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其一曰: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翩如

兰苕翠,婉若游龙举,越艳罢前溪, 纻 吴姬停白 .又唐诗人李商隐作《潭州》诗,有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句,均可略窥当时长沙歌舞之盛。

南北文化交流,有着悠久的历史,汉唐以后,交流更多。由于长沙楚文化基础深厚,北方的文化艺术进入长沙一带地方后,都能扎根繁衍,出现新的面貌。如唐曲《麦秀两岐》,在安史之乱以后公元790 年左右由金州(今陕西安康县)传至长沙,优倡能唱,并改作了歌词叙其拾麦勤苦之由( 王灼《碧鸡漫志》卷五)。 说明当时这支曲子传到长沙后,很快就地方化了。

早期长沙地方戏曲,就是在这块文明发达、富饶肥沃的土壤上发生和发展的。

北宋初年,潭州农民大量辟山田莳禾,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潭州的造船业也发展到了空前的规模,成为全国造船

业的重要基地。煤已被开采利用,冶铁用的鼓风设备有所革新,农业生产工具有所改进,商业经济比较前代有了更大的发展,城市中商铺、酒肆林立,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商人。如仁宗时,潭州湘潭县富商李迁,经商谋利,每年收入几千万。(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五册第一章第二节)在农村,已有定期的集市,许多农副产品,都成为商品进入集市买卖。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繁荣,民间的俳优戏剧活动兴旺发达。陶谷《清异录》卷二记载:长沙狱掾任兴相,拥驺吏出行,有卖药道人行吟曰:无字歌,呵呵亦呵呵,哀哀亦呵呵,不似荷叶参军子,人人与个拜、木大作厅上假阎罗。”“木大为宋杂剧脚色名称。又据《浏阳县志》卷十六职官二政略载,杨时在绍圣元年(1094 年)知浏阳县事时,就曾散青苗钱,凡酒肆食店与俳优戏剧之罔民财者,悉禁之。宋代,浏阳属潭州长沙郡,浏阳的俳优戏剧当时已能民财,由此可见潭州一带俳优戏剧之盛况。当时浏阳演的是什么剧目,唱的是什么腔调,虽已无从查考,但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在这同一时期,东京(开封)的勾栏,表演《目连救母》杂剧,自七月初七日起,连续演至十五日。连台本戏《目连》,也是湘剧中最早见诸记载的剧目之一,且同样能演七天,并据湘剧老艺人代代相传,都说《目连》是湘剧的戏祖,浏阳更是《目连》戏最流行的地区,与东京勾栏的情况正好互相印证。

南宋乾道八年(1172 年),范成大由中书舍人出知广西静江府,途径醴陵、南岳(均系湘剧流行地区)途中所见,记入他的着作《骖鸾录》中,他在醴陵,见到县出方响,铁工家比屋琅然。方响是唐、宋音乐中常用的敲击乐器,此时醴陵铁工已能大量制造。他到南岳,见到南岳庙有戏剧壁画。这些记载,亦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长沙一带已有俳优戏剧活动。

宋末元初,湖南各地,战乱频仍,长沙尤烈,社会生产不断遭到破坏。特别是后来元王朝驱奴制度的盛行,农民和手工业者多沦为奴隶,长沙一带自耕农日益减少,南人的地位又最低下。此时长沙的俳优戏剧,已较前朝衰落,直到六十多年后的元天历二年(1329 年),南来北人日渐增多,北杂剧也随之进入长沙。据成书于元末至正十五年(1355 年)之夏庭芝《青楼集》载:

帘前秀,末泥任国恩之妻也。杂剧甚妙,武昌、湖南等处多敬爱之.

般般丑,姓马,字素卿,善词翰达音律,驰名江湘间.

蛮婆儿之女关关,谓之小婆儿,七八岁已得名湘湖间.

刘婆惜,乐人李四妻也,天性聪慧,善歌舞,驰名湘湖间.(刘婆惜条,据《青楼集》说集本)

北杂剧在长沙之流行,是以拥有众多南来北人观众为基础的。如北杂剧《虎头牌》的作者李直夫,女真人,曾任湖南肃政廉访使。(见孙楷第《元曲家略考》)由于南北交流,中原之音,已是一种官场用语,长沙称这种语言为官话.因为有这个通用语言的条

件,故原来兴起于山西与河北相邻一带的北杂剧,也能传入和流行于长沙一带地方。

在北杂剧流行时期,南戏是否传到了长沙,史料不多,尚难作定论。但南戏重要剧目《拜月亭》、《琵琶记》、《白兔记》、《苏秦》等,在湘剧中均有数百年历史,大多保存至今尚能演出,几百年中剧本虽难免改编,声腔亦难免改调,但历史久远,亦能说明传入时间及可能与南戏之关系。还有明成化八年(1472 年)茶陵人李东阳有《燕长沙府席上作》一诗,其中有句云:西阳影堕仍浮水,南曲声调屡变腔,似可作为曾传入南曲之旁证。

宋南渡至元末明初,约为二百五十年,南北曲在长沙一带流传并逐渐变为地方的声腔。如北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原为正末主唱四折末本。七百年后,今天湘剧仍保存着这个戏的第四折《单刀会》,仍为生扮关羽一人独唱到底。唱腔虽几经改调歌之,

但北曲遗音甚为明显。即使在曲牌联缀次序上也趋一致。元杂剧第四折曲牌联缀的次序是:〔新水令〕、〔驻马听〕、〔胡十八〕、〔庆东原〕、〔沉醉东风〕、〔雁儿落〕、〔得胜令〕、〔搅筝琶〕、〔离亭宴带歇指煞〕;湘剧高腔《单刀会》的曲牌联缀,次序是:〔新水令〕、〔北驻马听〕、〔胡十八〕、〔沽美酒带太平令〕、〔庆东原〕、〔雁儿落带得胜令〕、〔搅筝琶〕、〔煞尾〕。

元末明初、湖南战乱频仍,水旱灾荒严重。朱元璋与陈友谅争夺天下多年,湖南为陈友谅所据,人力、物力被搜刮得十室九空,特别是长沙、浏阳、湘阴、湘潭、湘乡一带,破坏更加惨重。据《湖南通志·地理志》载,元代湖南人口有一百九十一万九千一百四十五户,明初湖南仅有二十七万六千零八十一户。人口大批死亡和逃散的原因,除战乱灾荒外,还因朱元璋灭陈友谅后,重科湖南许多县的田赋。由于人口死亡逃散,明初遂有扯江西、填湖南的移民措施。湘剧早期的弋阳腔是由大量的江西移民带到湖南的,移民中有能唱木偶戏的民间艺人。徐渭《南词叙录》中有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自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的记载。在长沙、浏阳一带的湘剧演员、乐师中,民国前有很多人是从木偶班出身的。最早流入湘剧的弋阳腔剧目,应是《目连传》。因老艺人辈辈相传,都说《目连传》是湘剧的戏祖.

又因湖南流行湘剧的许多地方,如:浏阳、醴陵、攸县、茶陵、酃县、桂东、汝城,均与江西的萍乡、宜春、万载、铜鼓、莲花、永新、遂川、宁冈接壤,两省的上述地区,又都流行湘剧,科班、班社自古相通,故也有人认为早期的弋阳腔是自然传入的。但对最早传入之剧目是《目连传》,则无异议。

弋阳腔入湘后,锣鼓击节、不托管弦的高腔与长沙一带语言、民间音乐以及某些宗教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了流行于湘东北、湘中一带的地方化高腔。它在湖南流行之际,还有另一种古老的声腔--湘剧称为低牌子流行。现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低牌子就是昆腔,只是唱法上有差异;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低牌子是不同于昆曲的另一种声腔,是宋、元以来南曲的遗音。

明代王府戏曲对民间戏曲产生过重大影响。长沙在明代历经潭王、谷王、吉简王封藩,王府中有戏班,同时也常传唤民间戏班进府演出,增强了王府戏班和民间戏班的联系与交流。明末,张献忠领兵攻入长沙,焚烧吉王府,王府戏班星散,据传王府乐工、艺伎多数流落民间,搭班觅食。明代长沙王府戏曲实为湘剧早期历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达。江西帮和徽帮商贾基本左右了湖南各城市的市场,商人兴建了许多江西会馆和徽州会馆。会馆一般都建有戏台(楼), 各自邀请家乡戏班前来演戏,四通八达的商路,也就自然成了声腔剧种的戏路了。

从成化初(1465年)至嘉靖末(1566 年)的一百余年中,老的弋阳高腔已在长沙一带地方生根并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安徽的青阳腔也已形成。青阳腔随同徽商在长沙、湘潭、安化、益阳等地贸易,兴建文庙和会馆等活动进入湘剧流行地区。湘剧高腔吸收了青阳腔的滚调滚白畅滚,变成湘剧高腔中的放流,增加了高腔刻画人物和表现戏曲情绪的艺术手段,丰富了高腔演唱艺术的表现力。另一方面,湘戏中的元、明传奇演出明显受到青阳腔影响,并促使其进一步地方化。从音乐资料来看,湘剧现在的高腔,既非弋阳故调,又不同于青阳腔,而是在这两种声腔基础上与湘中、湘东地方音乐结合后逐渐衍变形成具有独自特色的声腔,形成的年代,约在明万历年间,公元1600 年前后。

昆腔于明末清初传入湘剧,现有资料表明,清康熙六年(1667 年)长沙城里的老仁和班,为高、昆兼唱的班子。乾隆年间,长沙还有一个专唱昆腔的大普庆班,常演剧目有《游园惊梦》、《藏舟刺梁》、《剑阁闻铃》、《宫娥刺虎》、《三多》、《小宴》、《盗草》等。昆曲传入湖南时,不仅长沙,其他如常德、衡阳、郴州、岳阳等地,都有昆曲演出活动。在湘剧高、低、昆三种声腔同台演出期间,由于直接交流,影响到音乐和表演的发展,从偏重大锣大鼓的连台本戏,改变为同时也重视小锣小鼓的折子戏,表演则更加细腻,身段也日臻完美。后因弹腔(南、北路)兴起,昆腔逐渐衰落,至清末民初,湘剧已只有极个别的昆腔折子戏了。

弹腔又称乱弹,分南路、北路、反南路、反北路以及吹腔(包括安庆调与苏乱弹)、平板(四平调)、卫腔等。这些声腔,是入清以后,相继传入长沙一带的。

湘剧早期南路,受徽班影响较大。四平、吹腔、唢呐二簧传入甚早。最初引入湘剧的南路剧目是:《大长生乐》、《偷鸡》、《水擒庞德》、《困曹府》、《闹街盘殿》等。

湘剧的北路,受汉剧、巴陵戏影响较大。乾隆末至嘉庆、道光年间,皮簧合流后,影响遍及大江南北。湖南最先受到其影响的是巴陵戏。岳州介于武汉与长沙之间,巴陵戏受到汉剧影响后,转而与湘剧交流,从清代中期开始,常同庙台演出,各演半日,分

居庙内东西科楼。观众称长沙班(湘剧)为上河班子,称岳州班(巴陵戏)为下河班子。两班艺人都有插班学戏者,相互影响至深。

自明初弋阳腔的传入,到清乾隆年间南北路的进入,凡四百余年,在明、清两代王朝的更替和其他政治动乱的历史背景下,经历代艺人的惨淡经营,才使高腔、低牌子、昆腔、弹腔四种声腔比较谐和地保存融合,发展为湖南省会一带久负盛名的多声腔剧种--湘剧。

湘剧至清同光年间发展达到鼎盛,此后,由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湘剧渐显颓势。抗日战争时期,湘剧艺人流离失所,湘剧遭到严重摧残,但在民族存亡紧要关头,湘剧艺人在周恩来、郭沫若、田汉等领导下,组织七个抗敌演出队,创作和改编了许多宣传抗

战的剧目,奔赴湘西湘南和桂北,宣传抗日救国,鼓舞士气,表现出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不久,解放战争爆发,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剧才重获生机。

解放后,长沙市和湖南省相继成立了市、省戏曲改进委员会。政府选派了一批优秀的新文艺工作者参加各湘剧团戏改工作。湘剧舞台繁荣活跃,《白毛女》、《九件衣》、《血泪仇》等移植改编的优秀湘剧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1952 年在武汉举行,湘剧《琵琶上路》获优秀剧目奖。湘剧演员徐绍清、彭俐侬、罗元德获个人奖。同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会演在北京举行,湘剧演出了《琵琶上路》、《打猎回书》、《五台会兄》等剧目。《琵琶上路》获剧目演出二等奖,湘剧演员徐绍清获演员一等奖,陈剑霞、彭俐侬获演员二等奖,杨福鹏获演员三等奖,罗元德获奖状。这一时期,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引下,各地湘剧团进行了传统剧目的摸底、排队、挖掘、整理工作。湘剧上演剧目由两百多个增至四百多个,并及时抢救了行将失传的湘剧剧目三百二十多个。省、市湘剧团重点加工整理了《拜月记》、《追鱼记》、《金丸记》、《拨火棍》、《珍珠塔》、《访白袍》、《百花公主》等七十多个剧本。《拜月记》拍摄成湘剧第一部舞台艺术片。移植演出《生死牌》并拍摄成电影。

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日益严重的极左思潮,发展到文化大革命达到极致,干扰和破坏了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湘剧传统剧目遭禁演,名老艺人受迫害,剧团被解散……湘剧遭受严重的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得到纠正,恢复了文革中被撤销的湘剧团体,纠正了湘剧界的冤、假、错案,徐绍清等名老艺人得到昭雪,《园丁之歌》、《拜月记》等剧目获得平反,被禁锢十年的湘剧优秀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重新与观众见面,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并举的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湘剧创作和演出活动蓬勃开展,出现了一批题材广泛有代表性的剧目,如:《郭亮》、《湘潮》、《李白戏权贵》、《玛丽娜一世》、《山鬼》、《凤箫怨》等,剧本质量和演出水平都较过去有所提高。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湘剧和整个戏剧界一样,面临时代变革和多元文化的冲击,遭遇到种种艰难困顿,然而湘剧艺术工作者们并未气馁,仍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拼搏进取,收获了骄人的成果。湘剧《布衣毛润之》、《马陵道》、《琵琶记》、《子血》、《古画雄魂》、《李贞回乡》、《铸剑悲歌》、《人间知己》等优秀剧目,分别荣获了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

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30 台、中国戏剧节演出奖、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田汉戏剧大奖、湖南省艺术节金奖等多项大奖。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湘剧着名演员左大玢、王永光、曹汝龙、贺小汉、王阳娟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2008 6 月,湘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 、湘剧流传和分布区域

湘剧在省内主要流行于:长沙、善化(即今之长沙县部分地区和望城县)、湘阴、浏阳、醴陵、湘潭、湘乡、宁乡、益阳、攸县、安化、茶陵等县市。湘剧也经常到沅江、桃江、常德、华容、南县、酃县、桂东、汝城、衡山、衡阳、耒阳等地流动演出。

在省外,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 年)长沙普庆班曾在广州演出。江西与湖南毗邻诸县,如修水、铜鼓、莲花、永新、萍乡、宜春、分宜、上高、万载、遂川、吉安等地市,明清以来,均为湘剧流行地区。咸丰年间,浏阳、醴陵一带的湘剧

班社,也经常到萍乡、宜春、上高、铜鼓、抚州等地演出,并一度成为吉安的守城戏班。湘剧在萍乡、宜春、上高等地还办过许多科班,着名的有凤鸣科班、清华科班等。湘剧艺人中,有不少江西人;萍乡、吉安一带戏班中,也有不少浏阳、醴陵籍的艺人。两省演

出活动关系密切。

抗日战争时期(1937 -1945 年)湘剧艺人组成七个抗日宣传队,分赴湘西、湘南和桂北,宣传抗日,时间长达七、八年,又扩大了湘剧的流行区域。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0 07:21 , Processed in 0.09397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