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清代湘茶的转口贸易

2010-5-11 21:1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97| 评论: 0|原作者: 陈泽珲 陈先枢 汤青峰|来自: 名城长沙网

有清一代,长沙地区的茶叶生产一直处在上升时期。长沙府茶叶品种,清初以宁乡沩山毛尖、安化芙蓉青茶、云台云雾为上品,曾列为贡品茶。当时长沙府境内芙蓉山、云台山,茶树是“山崖水畔,不种自生”。清道光(18211850)年间长沙籍两江总督陶澍所作《芙蓉江竹枝词》生动描述了当时采制茶的景观。诗云:

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坑打包箱。

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雾香。

◆图:清末手工制茶工场

至清咸丰、同治(18511874)年间,茶叶大量外销,茶叶生产发展更快。其时长沙是湖南最主要的茶叶转口城市,由于国际市场红茶的需求量很大,安化等地茶农纷纷改制红茶,浏阳的许多麻农也毁麻改种茶叶。当时由广州出口的红茶,有50%以上是由安化、长沙等茶区提供的。咸丰七年(1857)长沙红茶品种中以浏阳的“湖红”为上品,产量居全省前茅,与当时安徽的“祁红”并相进人国际市场。长沙县金井、高桥的红茶也颇有名气,兴盛时期仅高桥就有茶号()48家之多。时人戏作《高桥茶埠竹枝词》二首云:

谷雨新茶色味香,今年应比去年强。

茶商招股添资本,到处专人设子庄。

夕阳桥畔系轻舟,春雨连绵水上浮。

装得茶箱千几百,好风相送出潭州。

谭嗣同《浏阳麻利述》一文追述,咸丰八年(1858)汉口开埠后,“茶船人汉口,收茶不计值,湘茶转运近捷,茶者辄抵巨富,于是皆舍麻言茶利”。其时湖南航路沿线有许多收购茶叶的口岸,长沙成为当时红茶的最主要的集中分销地。

此时湖南茶税制度也日趋完善。咸丰五年(1855)四月,湖南设立厘金局,于正税之外,加征百货厘金税。茶叶每箱抽银四钱五分,在百货中最重。咸丰十年(1860),为了进一步保证湘军的给养,曾国藩又在长沙设东征局,凡盐、茶等货物,于应完厘金外,又加抽半厘。

◆图:清末茶行及其职员

咸丰年间长沙茶业的发展与左宗棠的精心经营有很大关系。咸丰初年,左宗棠入幕湖南巡抚衙门后,仅以一师爷的身份却包揽了湖南巡抚衙门的军政、财务大权,为湖南当局治理通货膨胀和进行田赋改革出谋划策,身体力行,立下汗马功劳,湖南的茶叶流通体制也开始有了重大变化。左宗棠为整顿茶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将盘剥茶农的陋规变成正常的财政收入,既减轻了茶农的负担,又增加了地方的赋税。在同治之前,清政府对茶叶一直实行专卖制度,湘茶贸易为秦晋官商和广帮商人垄断,商民贩运受到限制。同治十三年(1874),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在镇压陕甘回民暴动后,又着手整顿西北茶务,他奏请朝廷变原有的“官引”为“票法”,广招商贩,无论何省商人均可来湘领票运销,使阻滞的湘茶流通渠道变得畅通。原来的茶商分为陕西、山西商人组成的“东柜”和陕甘宁回商组成的“西柜”,左宗棠则添设“南柜”,并起用长沙早期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人物朱昌琳为“南柜”总商,专门经营湘茶的贩运。

湘茶变官营为私营,既增加财政收入,又促进了湘茶产业的发展。当时湘茶的外销主要通过三条路线。一是从汉口转运销往东南,实现与浙盐的互贸,并从苏浙沿海出口。光绪(18751908)年间,湘茶经汉口年外销量达90余万箱(27670),值银1000余万两。二是“由恰克图销往俄国”。三是“由香港销英美”。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11月第一版《中国长沙·茶文化采风》,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汤青峰撰稿,陈览月、罗炯炯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05:11 , Processed in 0.09373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