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定王台历史溯源之定王台最先让长沙这条蛰龙睁开眼睛

2014-1-29 16:3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78| 评论: 0|原作者: 任波|来自: 定王台街道办

    古人认为长沙城郊有九条龙之多,而代表炎汉正统文化的定王台所在的龙伏山,后成为明清时期长沙城墙所在地,与长沙名胜天心阁一脉相承,成为龙伏山画龙点睛之笔。长沙九条所谓龙脉,只有这一条“龙脉”,可以代表楚湘文化的符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及楚汉名城的文化背景支撑。

    龙脉

    一条建湘南路可让长沙冠名“楚汉名城”。

    中国古人喜欢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他们认为神话中的龙,就蛰伏在这些起伏的山势中,只要有画龙点睛那一笔,这条蛰龙就会破壁飞天。根据这种奇怪的理论,古人认为,长沙河东主城区内外竟有九条“龙”。长沙第一“龙”,就是从天心阁到浏城桥再到湖南旅社、小吴门成半包围弧形的那条山脉,古人称它为龙伏山,并借助龙伏山脉筑起城墙,悍卫长沙古城的安全。(图89

 

  图8  长沙王陵出土长沙王印  图9  长沙王陵出土长沙王玺

 

    长沙另外八条龙脉分别为:

    古城东面龙脉三条:

    1.小吴门外,从清水塘经杜家山、陈家大山(省军区)至袁家岭、燕山街、五里牌为一龙脉;

    2.浏阳门外,从黄泥坑、复兴街经窑岭、杜家坡至柳家大山(LG曙光)、杨家山为一龙脉;

    3.天心阁外,从识字岭、子弹库、左家公山、麻园湾,经长岭、左家塘至妹子山、阿弥岭又为一龙脉。

    古城南面尤脉三条:

    1.天心阁往西南向,由天心游路经燕子岭往南至妙高峰与大椿桥,往西至劳动广场、雨敞坪、碧湘街。这一山脉民国初年尚存,至今仍可见其余势。

    2.天心阁往东南向,由回龙山、小林子冲、月亮山(长沙市15中)、侯家塘至东塘、赤岗冲为一龙脉。

    3.大椿桥以东,由东瓜山开始,经仰天湖、扫把塘(天剑路)、黄土岭至砂子塘,这一带至今山势犹存,为长沙市区“屋脊”。

    古城北面亦分布两条小龙:

    1.从小吴门以北松桂园经荷花池、留芳岭、麻园岭至伍家岭、九尾冲;

    2.从清水塘、杜家山以北经龙洞坡(烈士公园南大门)、上大垅、砚瓦池(湖南省博物馆和烈士公同北大门)、丝茅冲、德雅冲至黑石渡,为一龙脉。

    因楚人丧亡多葬于山顶山脊,故长沙以上九条龙脉,也一直成为长沙考古发掘工作者从上世纪初到现在依然密切关注的焦点。

    长沙地方史志专家梁小进介绍,古人虽认为长沙城郊有九条龙之多,而代表炎汉正统文化的定王台所在的龙伏山,后成为明清时期长沙城墙所在地,与长沙名胜天心阁一脉相承,成为龙伏山画龙点睛之笔。长沙九条所谓龙脉,只有这一条“龙脉”,可以代表楚湘文化的符号,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及楚汉名城的文化背景支撑。

    梁小进说:龙伏山就是今天的建湘南路。在建湘南路的地下,埋藏着一个庞大的楚墓群,1971年挖防空洞时,在当时浏正街口的浏正街百货商店附近挖出一个大夫级楚墓,称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大量文物。1982年考古人员又在浏城桥l号楚墓的南面陆续挖出6个楚墓,至今仍有一批楚墓埋在建湘南路的地底。同时,龙伏山旁所筑的定王台寄托着长沙定王刘发的孝思,其眺望长安的文化意象、道德标准,温暖着他之后登临定王台的人们。定王台代表西汉文景之治时的文化,龙伏山的山顶那双眺望汉代首都长安的眼睛,使人登台同样可以用眼睛看透两千年的秦时明月汉时关。”

    文脉

    定王台上,前可见古人,后可见来者。

    定王台不是唐代陈子昂登临的幽州台。但,登临长沙定王台的骚客名流,名声比肩陈子昂,甚至在陈子昂之上者,比比皆是,唐代诗圣杜甫、宋代词人姜夔、晚清鉴湖女侠秋瑾都曾经来过。

    唐代诗圣杜甫“不见定王城旧处”、 “茅斋定王城郭门”等诗句,以及宋代词人姜夔在长沙过春节时,在“古城阴”登上定王台。由此可见,人们判定“长沙城”可能为西汉初年“吴芮所筑”的史志记载,并没有错。就是从“长沙第一王”吴芮开始,长沙开始在易于防守的龙伏山上筑起城墙,从而使长沙城不再是局促一隅,不再是固守于江边、朝不保夕的小城堡。明清时期,人们重筑定王台,在定王台附近,又意外掘得定王台西汉时期的砖块,这些砖上烧有“富贵长乐”、“大吉永宝”的话语,证明定王台附近可能就是定王宫殿所在。

    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即乾道三年十月十三日),38岁的著名学者朱熹与学者张栻、词人张孝祥直登定王台,并各自赋诗。流传最广的是朱熹的诗作:“寂寞番君后,光华帝子来。千年余故国,万事只空台。日月东西见,湖山表里开。从知爽鸠乐,莫作雍门哀。”诗写得不算很好,在这首诗里,更可前看见古人,后看到来者。以后元明清各代词人纷纷登台吟诗作赋,到晚清时期,除了郭嵩焘、夏献云等人常来整修后的定王台吃饭喝酒赏菊观梅外,秋瑾与她的闺中密友更是在清明时节流连定王台下。

    从定王台,我们可以找到吴芮在长沙最早筑城的根据,同时也可以听到来自湘西、湘南、湘中等三湘七泽间湘妹子的歌声和柔情,当年稻田女中就设在定王台不远处。

    当然,杨昌济、黎锦熙、陈天倪等民国时期湖南一流的教授,也是行走于定王台及龙伏山上的常客。当年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常常从第一师范出发,从妙高峰顶,过燕子岭、从天心阁前,经天心路拐入今解放西路蓝色地标的李氏芋园中学习。

    王人美另有记录说,小时候他们家就在都正街,此地离凤凰台不远,一个暑假有一个大哥哥和她的哥哥们同住,他们读书和休息之余常从所住最后一进小楼上,打开一扇小门,从小门出去沿城墙很快便可到达天心阁。大哥哥常与王人美的哥哥坐在炮台台座上,谈古说今,慷慨激昂。新中国成立后,王人美的哥哥才告诉她,当年住在他们家的大哥哥,就是在一师就读、父亲王正枢的学生毛泽东。

    商脉

    机电产业曾红火,文化类经济方兴未艾。上世纪90年代,随着纵贯南北主城区的铁路拆迁,长沙很快筑好一条连接南北的主干道芙蓉路,而蔡锷南路也被拉通至城南路,昔日长沙龙脉所在的建湘南路,不再承载城市的主要交通任务,渐渐车流稀疏。定王台社区书记李茜萍回忆说,当年,人们听到一种说法,长沙有可能选择建湘南路作为长沙的步行街,因为这里不会妨碍长沙市的交通,并且有利于拉动背街小巷的发展。如果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甚至可以加速背街小巷的改造。当年长沙汽车南站搬迁、长沙汽车锁厂改制,这里可以利用的地块较多。当然,最后步行街仍然花落长沙老商业街区——黄兴南路。

    但在长沙历史文脉上的建湘南路经过数年商业的自我选择,电机产业虽红火过相当长时间,最后仍然让位于文化类经济。在建湘南路上,从黄泥街搬迁过来的定王台书市,在全国书市不景气的大背景下,直至今天仍然具有全国影响力,隔建湘南路相望的湖南图书城,其经营已经风生水起,稳坐湖南新华书店零售的头把交椅,成为长沙市民最便捷的购书之处。与湖南图书城并肩而立的定王大厦等楼宇经济也已初步成型,南面的天心阁、简牍博物馆让建湘南路增加厚重的气息。有关建湘南路建设书香一条街的各类想法,在一些人的头脑中开始闪光。有人认为到了重建荒废的定王台的时候了,毕竟与定王台和贾谊故居有关的两位人物定王刘发与太傅贾谊是湖南影响全国的两大实力型双子座精神偶像。

    清代夏献云曾著文称:“湖湘人尚气节,风俗敦厚,虽乡愚僻壤,谈某也忠,某也孝,辄勃然色动,盖其崇根本,渐摩化久矣!而其千古不磨者,忠莫著于贾太傅,孝莫著于长沙定王。一宅一台,岿然独存。”如今贾谊故居已经恢复,只是与贾谊故居齐名的定王台,有其名,却无其实,有专家建议,在定王故事过去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仍然可以效法当年的定王刘发,运湖南的优质大米到当年的长安(今西安),去推销湘米的优良,同时,运长安的文化之土回到长沙,重新举行两千年前的筑台仪式,重筑我们长沙两千余年深厚文脉的台基,并弘扬中华数千年来最为优良的孝文化,让良好的道德风习熏染我们城市的每个人,同时借此声势,因势利导,对已渐露书卷气的建湘南路书香一条街进行升级换代。(图10

 

    图10  建湘南路“书香街”标志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9 00:49 , Processed in 0.09984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