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卢次伦与泰和合茶号

2009-8-5 21: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29|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来自: 名城长沙网

卢次伦(1858-1929),字月池,咸丰八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个耕读之家,与孙中山既有同乡之谊,又有姻缘之亲。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即卢次伦的族妹。卢氏自幼便有大志向,崇拜湖湘英雄左宗棠,喜读史书经学以及医药、方舆地志等书籍,爱交朋结友。

一次,卢次伦在广州结识一位矿冶专家,从他口中得知湖南石门与湖北鹤峰交界的南北镇九台山有铜矿可开采。光绪十二年(1886)他相约三30多位志同道合者,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来到位于湖南屋脊壶瓶山西麓的九台山,前来开矿,不料由于两省官府争权夺利而互不相让,终致其开矿宏愿付这东流。次年三月,

同来的伙伴们一个个都心灰意冷地走了,独有卢次伦却羁旅壶瓶山下的宜市(后改为泥市,俗称泥沙)客店,继续寻找商机,一个偶然的机会,终于让他于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寻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天地。那天早上,店家为他泡了杯本地新茶。爱喝茶会喝茶的卢次伦,轻轻吹了口腾腾直上的氤氲之气,徐徐饮下一口,一股清新的茗香与醇郁的韵味直沁心扉,顿时怦然心动:好茶好茶!少见的好茶!他仔细询问店家,得知这就是本地农家自产自销的白茶,一般于清明前后采摘,由于芽尖叶细,看上去毛绒绒的一片灰白,俗称白毛尖。他再深究下去,得知到这里四季云遮雾绕,到处都有这种优质茶,只是由于交通不便,市场不畅,茶农多是自产自销,提篮小卖。听了这些,卢次伦按捺不住一阵阵欣喜。他慧眼独俱地看到了这杯茶所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财富。当时中国的茶叶市场,国内行销绿茶、白茶、花茶、乌龙茶,而国际巿场却行销红茶,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鉴于当时大清朝国弱民穷的严峻现实,他作出了一个改变自己命运也改写石门乃到湖湘茶产业历史的重大决定:依托壶瓶山的茶资源,变白为红,生产红茶,走向国际巿场。后来吴恭亮在《卢次伦传》一书中将卢氏这天早上品茗之举誉为一饮定乾坤

     紧接着,卢次伦在石门壶瓶山对茶区的生产销售作了详细的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然后回到家乡,想方设法筹集到资金一千两白银。再迂回到我国著名红茶产地安徽祁门,考察了红茶制作技艺,然后再去汉口详细了解红茶外销市场,又特地从红茶名产地祁门聘请了几名技师,一同来到石门宜市,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光绪十四年(1889)建立了“泰和合茶号”,茶号面对渫水,大门用青石镌花,高达丈余。大门前,两株巨楠如蓬如盖,拔地高举。茶号主楼前后三进,第一进为人事、经济两个管事办公地方;第二进为接待官府官员、客商地方;中间一座望楼,八方三层,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名三泰楼,取天、地、人三泰之意,并以此建成天、地、人三层。第一层称地层,其八面抱柱上雕八只飞狮;第二层为人层,绘八仙过海图画;第三层为天层,绘天泰八卦。第三进为卢次伦起居寓所。茶号主楼东侧是制作、储放茶叶库房。库房外,隔着一条石板街,分别毗建有医务室、食堂、裱糊铺(制作茶叶包装)、百货行以及稍离不远的骡马房(常年养有上百匹骡马,以便茶叶旱运)。茶号主楼西侧建大片房屋,是专事分拣茶叶的地方,称赶楼。春季制茶繁忙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赶茶男女,多达千众,赶茶时山歌不断,热闹非凡。泰和合茶号还建有一处船厂,专事打造运茶船只。

泰和合制作的红茶,称作“宜红”功夫。泰和合老板卢次伦对宜红制作极为讲求品质,不仅从安徽祁门专门请来技师,而且从长沙、湘潭等地请来一批内赶精工(常年在茶号从事较精细的“赶茶”称“内赶”;季节性赶茶的称“外赶”,只做一些初级性的工艺)。当时,全国红茶有祁、宁、川、闽、湖、越8种名品,宜红功夫是其中倍受国际市场青睐的名品之一。泰和合茶号不仅在湖北五峰、长阳、鹤峰、湖南石门等产茶区设有数十家茶庄,办理采购运输,而且在津市、汉口分别设立了津庄、汉庄两个专事转运销售茶叶的茶庄。当时,泰和合制作的“宜红”主要销往英国。19世纪90年代,泰和合生产经营达鼎盛期,光绪二十五年(1899),宜红茶产量突破了30万斤大关,全厂内外员工(含各分庄、津汉两庄)6000人,仰其生息者近万人,旱运骡马达五百多匹,水运繁忙时茶船竟多达百余艘,云蒸霞蔚,钟鸣鼎食。而今,断残的青石板骡马驿道,仿佛间还闪现铃铛声声运茶忙的情景……
   
泰和合的兴盛为闭塞偏远的泥沙古镇带来的崭新的气象,一百年前的泥沙镇有湘北小香港之称。卢次伦利用宜红的兴盛,大兴义举;历时10年,疏通渫水200余里险滩礁石。开山凿石,铺成泥沙至津市,泥沙通往鹤峰、渔阳关等数百里青石板道路。他兴建义仓、义渡、兴办义学,按每只渡船置课田”20担,将泥沙以下300里水路上的渡口全部办成义渡。甚至,为了淳化风俗,他还办起了宜红戏班。卢次伦的事业可谓蒸蒸日上。卢次伦自觉事业有成,踌躇满志,曾赋诗自况:云蒸霞蔚催吟筹,七枕生风兴自悠。海国流芬千古事,人生到此复何求。”1917年,卢次伦70大寿,长沙、临澧、石门及湖北鹤峰等县县长亲送寿匾前来祝贺,临澧县的寿匾写的是望仲湘鄂,长沙县寿匾写的是海国流芬

     
民国初年,匪盗骚挠,严重影响了宜红茶的生产和销售,促成泰和合走向失败。在汉口,英国商人对卢次伦运去的宜红茶压级压价,愤怒之时,他将运去的茶叶在码头上烧了。1916219,哥老会抢劫泥沙,威逼卢次伦交出当年澧州知府王子宾送给他作为护厂的枪支。同年8月,桑植县界老会田金标以500余众,洋抢三杆,大刀若干,一夜之间窜来泥沙,杀人放火,掳夺奸淫,卢次伦一家大小受绑架,财产被洗劫一空,泰和合红茶号的木结构房屋被焚,泥沙两华里的街坊被烧毁一半,劫后景象萧条凄凉。为了保护自己财产和社会一方治安,卢次伦特派人到广东买来一百支洋枪,捐给当地官府组建保安队,维护地方治安。哪知连他自己武装起来的保安队也内部不纯,打起了泰和合的主意。尔后,又碰到当地豪劣觊觎卢氏,暗施毒计,侵占田产,勾结土匪,勒索财产,茶号又得不到地方官府的扶持与保护,使泰和合茶号迅速走向没落。

1919年,卢次伦怀着难以名状的痛楚,离开了泥沙古镇,离开了他寄托着宏伟梦想的泰和合茶号,离开了有着深厚情谊的湘鄂边区的土家人,离开了他苦心经营的几十个茶庄,携全家登舟东下,返回广东中山县(原香山县)老家。前往送别的卢氏门生故旧,附近茶农达数百人,依依惜别,无不感慨唏嘘。十年后,1929年,卢次伦因疾不起,与世长辞,终年71岁。斯人虽远逝于千里之外,但是石门及五峰、长阳、鹤峰的茶区人民却永远缅怀着他,宜红茶区的山山水水将永远铭记着他。他所创立的泰和合茶号、他所出品的宜红茶,将会与他的名字一道辉耀在中国近代的茶叶发展史上。

(本文录自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湖湘文库·湖南茶文化》陈先枢、汤青峰、朱海燕/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20 08:50 , Processed in 0.10182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