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援鄂护国阵亡将士公墓与援鄂护国之英魂

2009-8-2 14:4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875|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梁小进|来自: 名城长沙网

岳麓山辛亥援鄂及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墓有两处。一为辛亥援鄂汉阳阵亡将士公墓,位于岳麓山公园管理处办公楼后方山坡上。1912年修建,1944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坏,现残存22冢,并列三排安葬。每冢前均立有花岗石墓碑,刊墓主人姓名、祖籍或公葬年月等铭文。旁立一较大型墓碑,刻汉阳阵亡将士公墓碑文,上款刊中华民国元年公葬,下款刊三十三年仲夏重修。整个墓地尚待修整。公墓所葬者,系辛亥(1911年)长沙光复后,湖南湘军援鄂参加汉阳保卫战阵亡之部分将士。公葬烈士名录如下:

文光斗  □□□  彭德安  □□□  刘晃生  石玉亭  王炳初  李国卿  贺汉云  冯润臣  □□□  冯以义     □□□  罗清云 严少全   □□□   □□□  杨义胜  左永兴  毛贵卿  邓皇桂

另一为辛亥援鄂民五护国阵亡将士公墓,为辛亥(1911年)援鄂战争和民国五年(1916年)护国战争两个时期阵亡将士公墓的集中处,位于岳麓山进山门楼前百余米处,五轮塔东向坡下。民国初始建,1943年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墓呈长方形,有石栏围护。今残存16冢,分两排并列安葬,墓前立石碑,可辨识的烈士姓名如下:

熊烈士亮   刘烈士诗亚  黄烈士心田  谈烈士星堂  王烈士见秋  宁烈士□□   许烈士在堂   熊烈士南生   熊烈士毓璠  谢烈士贤士  周烈士国宾  朱烈士积达   徐烈士履中  郭烈士长贵

2006年,这两处公墓均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19111022,湖南革命党人发动长沙起义,推翻了清王朝在湖南的统治。当时,全国首义地区武汉正处于激烈的战争之中,起义军民与清朝廷的南下反扑之师浴血苦战,因寡不敌众,势已难支。湖北军政府向湘求援之电,日必数至。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湖南革命党人,着眼于全国革命的大局,决定派湘军援鄂,巩固首义地区的胜利。当时,湖南军政府在长沙城郊内外的天府庙、玉泉山、万寿宫、开福寺、协成商栈等10余处,设立新兵招募站,3日之间,即招兵达六万人。与此同时,湖北军政府拨出快枪2000支、子弹3万发,押运来长。

1028,王隆中率领独立第一协的二、四两营(一、三两营已在湘鄂边境),从长沙大西门登船出发,誓师出征。焦达峰、陈作新亲至湘江河岸,欢送将士,并发表檄文,表示要灭此朝食,与诸君同为黄龙之饮;建兹民国,俾万邦共睹赤日之光。同盟会中部总会领导人谭人凤也出席了誓师大会。长沙各界代表赴河岸燃爆竹欢送者,达数百人。在此后,湖南军政府又先后派出刘玉堂第一师第二协、甘兴典第二师第三协、刘耀武独立第九标三批援鄂湘军,先后四批援鄂湘军,总兵力达8000余人。

当时汉口已失,民军退守汉阳,士气沮丧。清军占领汉口后,纵火焚烧汉口民屋,烈焰三昼夜不息,数十里繁华街市化为灰烬,人民呼救之声,惨不忍闻。仅有一江之隔的武昌、汉阳,人心惶惶,望湘军之来甚急。王隆中率领的援鄂湘军到达武昌时,武昌军民齐至文昌门外江干奏乐,鸣鞭炮迎接。黄兴喜形于色,黎元洪也立刻召见王隆中,极表欢迎一时武汉人心皆为之安

114,王隆中接受民军战时总司令黄兴的命令,开往汉阳,驻防十里铺、锅底山、琴断口、三眼桥一线,参加了反攻汉口、保卫汉阳的战斗。湘军素以勇敢善战著称,指挥汉阳战守的黄兴又颇具声望,因此,入寇汉口的清兵,一时不敢冒昧发动进攻。湘军在汉阳防御数日,未建战功,求战心切,纷纷要求下令反攻汉口。于是,战时总司令部制定了反攻汉口的计划,命令湘军王隆中部、甘兴典部、鄂军熊秉坤部跟进。11时以后,左、中、右三路出击部队,按原定部署展开,攻击前进。

反攻汉口之初,民军颇为得手。1117日午前,王隆中、甘兴典部已占领歆生路(今江汉路),北线直抵居仁门。王隆中所率湘军在战斗中甚勇,所向披靡。但至午后,战局急转。原来连日阴雨,道路泥泞,民军衣服均被淋湿,战斗一昼夜,饥饿疲劳相继袭来。午后开饭,新兵一闻饭香,群往争食。甘兴典部新兵为多,一时无法控制,致使队伍紊乱。清军乘机以机关枪猛扫,迫使甘部急退,争渡浮桥,溺水死者数百人。幸王隆中所部湘军是从新军扩编成协的,受过训练的士兵较多,他们在阵地上坚守至日暮,才撤回汉阳,避免了民军的全线崩溃。

民军汉口兵败,退守汉阳,汉阳保卫战开始。援鄂湘军担负了坚守琴断口、美娘山、三眼桥、扁担山等阵地的重任。1120日,清军一混成协从襄河上游60里的新沟潜渡,占领蔡甸,从汉阳左侧绕进。21日拂晓,清军水、陆两路攻击琴断口、三眼桥。守卫琴断口的湘军王隆中部,经半日抵抗后,不敌而败退。22日,清军攻击三眼桥,湘军第二协在仙女山、锅底山守兵死伤极重,仍拼死抵抗,清军李纯部在湘军的坚守下,无法前进,三眼桥仍为民军所有。

1123,清军改移主力于琴断口,攻占美娘山。鄂军马队和湘军敢死队立即反攻美娘山,清军虽用机关枪扫射,民军不怕牺牲,攀登山顶,把山上清军全部消灭,美娘山失而复得。1124,汉阳扁担、锅底、美娘、梅子、仙女、磨子诸山,敌我两军反复拼杀,几度易主。25日,民军以援鄂湘军第一师第二协协统刘玉堂为指挥,乘胜出磨子山,进攻扁担山,据战良久,前进攻击数次,清军用机关枪扫射,毫不动摇。刘玉堂极为奋勇,身先士卒,冲锋数次。清兵据山顶俯射,民军冲至山腰,刘即呼上刺刀肉搏,立杀十余人,夺炮三尊,遂克扁担山。刘玉堂因身中数弹,流血过多,而捐躯疆场。至25日,湘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王隆中、甘兴典二人率部退却,撤回湖南。

湘军自112日第一批抵达武汉,至25日王、甘二部败退湖南,先后20余日,在武汉抗清前线风餐露宿,浴血苦战,表现了对专制朝廷的愤恨和对民主革命事业的忠诚。协统刘玉堂和湘军敢死队队长徐鸿斌英勇殉难,贺汉云、文光斗、彭德安等约千名官佐、士兵在反攻汉口、保卫汉阳的战斗壮烈牺牲。湘军的入鄂作战,对于安定武汉前线的人心,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首义地区的胜利,促成各省的光复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151225,蔡锷等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宣布云南独立,揭开了全国护国战争的序幕。湖南也进入了讨袁护国和驱逐袁世凯忠实走狗汤芗铭的历史阶段。1916127,贵州宣告独立,随即组织黔军东路支队,挺进湖南,与袁军作战,于2月先后攻克晃县、沅州(今芷江)、麻阳。

这时,全国反袁护国运动迅速发展,湖南境内反袁情绪日益高涨。由日本归国的湖南辛亥元老程潜,率领旧部林修梅、李仲麟等,为发动湖南反袁斗争,辗转到达昆明、贵阳,得到云南和贵州护国军的支持,于325日抵达湖南靖县。

在靖县,程潜等发起召开了护国军湖南人民讨袁大会,宣告湖南独立,并推举程潜为护国军湖南总司令。以程潜为总司令的湖南护国军从此成为全省反袁驱汤的主要力量,讨袁护国的斗争由湘西逐渐推广到全省。

在湖南护国军的感召和影响下,全省反袁驱汤斗争风起云涌。319日,罗剑仇在大庸成立湘西独立军,占领县城。416日,民义社首领王道组织民义军,攻占县城。25日,永顺会党组织湘西护国军,与袁军展开激烈战斗。5月,革命党人刘重等在湘乡、宝庆、新化及衡山等地大举起义,成立护国军。短短二三个月里,反袁护国的烈火燃遍了湘西、湘南、湘中地区,护国军的旗帜到处高扬。

53,程潜率湖南护国军离开靖县,22日抵达湘中重镇邵阳,兵力扩充至3个旅,活动于长沙以南以西的广阔地区。在护国军的打击下,袁氏走狗汤芗铭集团分崩离析,摇摇欲坠。63,程潜率湖南护国军离开邵阳,取道湘乡,于610抵达宁乡,准备进攻省城长沙。630,程潜通电发布《护国军湖南总司令程潜布告汤芗铭罪状》,同时派令第二旅由宁乡道林进攻长沙。71,湖南护国军与汤芗铭部补充团战于道林,汤军大败,两营官兵反戈。与此同时,驻省湘军于73围攻汤芗铭督军署。汤芗铭惊恐万状,被迫于75交出军、民两政之权,仓皇逃离湖南。次日,程潜率湖南护国军进入长沙。至此,湖南护国战争取得胜利。

湖南护国战争,从19162月起到7月结束,先后经历了近半年之久。在以程潜为代表的革命党领导下,广大护国军将士、会党群众和下层人民,与袁世凯、汤芗铭及其在各地的走狗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有的牺牲了宝贵的生命,为捍卫民主共和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文录自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麓山名人谱》,陈先枢、梁小进/编著。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7-27 08:07 , Processed in 0.10381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