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伍家井:糊涂官巧判糊涂案

2009-7-23 08: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45| 评论: 0|原作者: 曾继祖|来自: 当代商报

伍家井,位于天心区,西起蔡锷中路,东止宝南街,因此地有伍姓水井而得名,街口拆建房地产大楼。1961年三年困难期间,株州文化馆老友余地找我,帮他修改《珠江两岸的烽火》小说稿,便与他佃居在此街的永泰旅社,永泰是一家小旅社,那年月没有空调,冬天很冷,几位常住旅客就围坐在店主的炭火盆周围,说古道今地打发着漫长的冬夜。当时,市面上正放映戏曲片《三滴血》,大家就从电影的滴血断案谈起,永泰旅社经理便讲了一个发生在伍家井与《三滴血》相似的传说故事。

有个经营绸布业的人,把在伍家井的宅院和铺面托付给弟弟,自己住苏杭一带,组织货源、另开店铺。在杭州娶了妻子,生了一个儿子。十多年后,妻子感染瘟疫去世,商人带着儿子返回老家,他弟弟害怕他要回资产,就诬告哥哥带回的孩子是抱养的,不能继承父业,兄弟俩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只得告到官府。县令是个昏庸之人,当天是从县衙内堂牌桌上喊下来的。迷迷糊糊上得堂来,他没有审问商人有关问题的真假,看了状子后,就要衙役从内室拿来一只铜面盆,灌上水,依据传统的滴血法来试验。幸好父子的血相合,便把商人的弟弟打了一顿板子,赶走了。弟弟不相信滴血的事,回到家中把他自己的儿子拖到公堂,便在铜盆内刺血相验,果然他与儿子的血不相合。于是,他就以此作为依据,咆哮公堂,说县令的做法是不足为凭,有偏心。当时,县堂判案允许百姓旁听,旁听的街坊邻居都厌恶他贪婪,没有人味儿,便向县令作证说:“他妻子以前跟某人相好,那儿子根本不是他的,因此血不合。”街邻们说得有根有据、清清楚楚,也证实实有奸情,拘来他妻子的相好一审,对方也认了罪。再当堂滴血相验,竟然融合了。前后三滴血(商人父子、商人弟弟父子、弟弟的儿子与妻子的旧相好),使得弟弟羞愧得无地自容,竟当着县令在公堂上休了妻子,赶走了儿子,自己弃家外逃,连他自己的那份家产也归了他的哥哥。听说此事的人无不拍手称快。

旅客中的一位老中医听完故事后,说:“古时陈业滴血辩兄长骸骨的故事见于《汝南先贤传》,可见从汉朝以来就有用滴血之法来辨认血缘关系的说法。然而我从一本古书上读到:亲骨肉的血必能相合,这是就一般的情况而言,如果在冬天把验血的容器放在冰雪上,冻得使它极凉;或者在夏天用盐醋擦拭容器,使容器有酸咸的味道,那么血一接触容器,就会马上凝结,即使是骨肉至亲的血也不会相合的。所以用滴血法断案,并不能断得完全正确。”朋友余地则反驳说:“但是这位县令如果不使用滴血法,那么弟弟就不会上诉,而他妻子私通的事就不会败露,你不能不说这位糊涂县官歪打正着的办了一件好事吧!”

题图诗

只因贪恋十分财,风流家事露厅台。

难得县令糊涂案,滴血判出真像来。

此法认亲古来有,善恶相报本应该。

劝人莫学贪婪汉,留些善果子孙栽。

(转载自《当代商报·晚晴》,作者:曾继祖。未经准许,严禁下载!)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5-7 10:03 , Processed in 0.0955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