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湘剧的沿革

2020-10-22 09:2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16| 评论: 0|原作者: 黄曾甫|来自: 名城长沙网


湘剧,是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从其发生发展到形成,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远在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湖南曾演出过杂剧(见夏芝庭《青楼集》)明嘉靖、万历年间(1 559 -1620年)弋阳腔已由江西流入湖南(见徐渭《南音叙录》及洞庭萧士选集,湖南主人校点的《新刻点极乐府南音》)。清康熙、乾隆年间(1664-1763年)昆曲在湖南长沙设班演出,(见长沙老郎庙班牌及清人江宾谷所著《潇湘听雨录》)。清道光二年(18 22年)有著名艺人李翠官以演唱皮黄名噪湖之南者数年  (见清人范锴《汉口丛谈》)。清咸丰初年(1851-1855年)安徽的安庆班来湘,皮黄调正式进入湖南,.衍变发展成为弹腔南北路(见近人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京剧班进入长沙。越四年,又有京剧艺人来长参加湘剧班同台演出武打剧事(见湘人陶报癖《湖南戏考》。由于外来声腔和表演艺术的陆续传入,与本地区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不断吸收,逐步发展,形成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以中州韵为标准语言和富有本地区民间艺术特色的湘剧。

湘剧的班社,最早见于记载的是清康熙三年(1664年)长沙成立的福秀班。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散处于长沙、湘潭、益阳、浏阳、宁乡等处的湘剧戏班甚多。解放前,全省有湘剧戏班二十一个,艺人一千二百多人。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扶植下,湘剧艺术团体、有所发展。现有省湘剧院,长沙、湘潭,益阳、茶陵、涟沅、浏阳等市县湘剧团。各地尚有大批业余湘剧团体。

湘剧培训人才的科班,始于清乾隆末年(1795年)长沙设立的九麟科班。从清咸丰元年(1851年)至解放前(1948年)的近百年内,长沙、湘潭、浏阳、醴陵、攸县等地,先后设有五云、福临、庆升、三元、华兴等男科班,及福禄、九如、福喜等女科班共二十八个。培育了大批男女演员。建国后,成立了湖南省戏曲学校,设有湘剧科。

湘剧主要流行地区,是长沙、湘潭、益阳、浏阳、醴陵、宁乡、湘乡、攸县、安化、涟沅、茶陵,湘阴以及江西边界的萍乡、宜春一带。解放前,湘剧足迹已遍及粤、桂、赣、鄂诸省。

解放后,曾在京、津、沪、汉等处巡回演出,并参加了赴朝慰问及福建前线和云南边境的演出活动。湘剧剧目丰富,据统计曾上演的达一千一百五十五出。其中属高,乱声腔的剧目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传统剧目又占全部剧目百分之八十以上。传统剧目中,有的还保留有古老的宋南戏、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余韵,如《单会》、《抱妆盒》、《蒯通装疯》以及《琵琶记》等。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依靠艺人与文艺工作者的结合,不断改进剧目管理,挖掘、整理传统艺术遗产,抢救行将失传的剧目,加工整理优秀剧目,已出版发行的有廿四出。拍摄成舞台艺术片的,有传统剧《拜月记》《生死牌》现代剧《园丁之歌》三部。解放前,有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爱国艺人罗裕庭等人,编写的革命历史和抗日宣传剧目,如《广州血》、《袁世凯逼宫》、《倭奴毒》、《血溅沈阳城》、《讨学钱》、《骂汉奸》、《刺恩铭》等,以及田汉编写的《旅伴》、《新会缘桥》、《新潘金莲》等,均曾传颂一时、极为观众所喜爱。

湘剧融合高、低、昆、乱四大声腔于一炉,以高腔、乱为弹主。高腔是弋阳腔传入本地区后,经过艺人错用乡音只沿土俗,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并在微池调滚唱的基础上,吸收了青阳腔的滚调”,发展成为长段放流(只用锣鼓干唱,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字多声少,一唱三叹),具有高吭粗犷,直率奔放的地方特色,而形成为湘剧高腔。

低牌子,是一种字少声多,以唢呐、笛子伴奏,联曲体的声腔。曲牌有三百多支,牌名与高腔、昆曲略同,但旋律不一,唱时除用管弦乐器伴奏外,有时还加入大锣大鼓,如《精忠传》则为高、低间场演出的连台大本。

昆腔在清初即已在湖南地区流行,嗣因高腔及乱弹南北路日盛,乃渐衰落。目前湘剧中尚保留有《闹学》、《思凡》、《刺虎》、《藏舟》、《刺梁》、《山门》、《闻铃》等昆曲小戏。不过能者无多。其唱腔音乐,表演艺术,皆不等同于低牌子剧目。

乱弹亦称弹腔,湘剧名为南北路,是从属于皮黄系统的板式变化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板腔体声腔,伴奏场面虽与皮黄调无大异处,但板式的称谓则不相同。二黄叫南路,西皮叫北路,均有反调。四平调叫平板;吹腔叫安庆调多南罗腔叫七槌(句)半多流水叫走马,扑灯蛾叫课子。还有小倒(导)板,数板、垛子,快打慢唱等名称。

湘剧的表演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表演重做。塑造人物能以直率、奔放、,倔强的湖南乡土性格,吸收运用于艺术创造之中。脚色行当有别于其他剧种,有大靠把(正末)二靠把(副末)、唱工(正生)、文武小生、大花脸(大净),二花脸(杂),三花脸(丑)、紫脸(既不同于京剧的铜锤,亦不同于汉剧的红净)、正旦(青衣》、做工旦(花衫)、趼旦(刀马旦)、婆旦(老旦))。生行有唱、靠\醉、死之分,小生有穷、文、富、武之别。

晚清以降,人才辈出,生行有李桂云、柳介吾、言贵云(南叫天)、陈绍益等多小生有周文湘、李芝云、粟春临、吴绍芝等;净行有张谷云、徐初云、罗元德、贺华元等;紫脸有郭少廷、陈咏升、罗裕庭、梁金鑫等;丑行有何赤云、彭长临、胡普临(一股神)、苏迎祥等多旦行有高云飞(灰面它)  、彭凤姣(洋菩萨)、陈雪癯、方细春等多姿旦有张梅生、陈咏明、田华明等人,均曾名噪一时。解放后,徐绍青勇于革新,富于创造,曾在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演《琵琶上路》的张广才,荣获一等演出奖。十年动乱,老成凋谢,造诣较深者,所存无几。湘剧之复兴,尚有待于后之来者。  (此文应《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撰)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6 10:50 , Processed in 0.1018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