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辞书——我的终生老师

2020-9-29 19: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72| 评论: 0|原作者: 杨里昂


我活到五十岁,终于有了一间书房。它不足十平方米,临窗放一张书桌,两边靠墙放四张书柜,而辞书就占了半个书柜。我于辞书情有独钟,因为从那里我得到了许多知识,它们是我终生受业解惑的老师。在这众多的辞书之中,一册1936年商务印书馆版的《辞源》更是我心爱之物,它伴我走过了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

我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我有记忆起,就看到父亲的书桌上放着两本厚厚的《辞源》。父亲每当备课、改作业、读书遇到了什么疑问,便去查《辞源》,漆布封皮早被磨损得斑斑驳驳。父亲十分珍惜这册工具书,工作到哪里就带到哪里。他于语言文字颇肯下功夫,辞书的天头地角留着他用蝇头小楷批的许多文字,有的字他认为部首归类不合理,便写出应放在某部的理由;有的是他补充的内容,如某字的方言用法等。

我起初并不懂得这两本厚书的价值,直到母亲遇到一件事后,我才明白它的重要。那时,我母亲在家乡一所中心国民学校担任三年级老师,一次班上办黑板报,母亲为它题了个惠中的刊名,取秀外惠中之意。有的老师看了,认为这字是个别字,应该用。一时议论纷纷,官司打到校长那里。当时乡间小学任教的多是些旧式知识分子,于新知识虽不多,但对中国文字颇有考究,要是那一位老师写了或读了一个错别字,他们便会将此事闹得沸沸扬扬,传遍乡村每个角落,使得这位老师在校中站不住脚,甚至因此丢掉饭碗。母亲是省城正规师范毕业生,学历远在其他老师之上,他们很有些为难她的意思。周末回家时她将此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立刻去查《辞源》。《辞源》上正作秀外惠中,其下注明惠亦作慧。在字条下的第六款也明白地写着:惠字通作慧,古聪慧多作惠。问题迎刃而解,流言不攻自破,母亲得到了校长的嘉许。

辞书的作用,大矣哉!因此在我幼小的心灵中这两本厚书成了神圣之物。

那时,我父亲爱读三堂(知堂——周作人,玉堂——林语堂,缘缘堂——丰子恺)的书,我也搬了来读,遇到不识的字就去翻那两册厚书。

父亲见我艰难查找丽收效甚微,便从抽屉中取出一本《王云五四角号码小字典》交给我说:《辞源》你现在还掌握不了,先学会用这本吧!他打开小字典,指着扉页上大学者胡适之作的部首笔划歌,逐句作了解释,叫我背熟:

一横二垂三点捺,

×五插方块六。

七角八拐小是九,

点下带横是零头

我很快背熟了这首歌诀并学会了使用这本小字典,通过它的帮助,我读懂了许多当时我那个年龄层次无法读懂的书籍。一次,学校里举行查字典比赛,我带着这本小字典去报了名,居然以满分取得了冠军。而且我花的时间比别人少得多,因为四角号码简便省事,只要掌握熟练,可以事半功倍。这件事哄动了全校,高年级的学生都来看我这本当时尚属少见的字典。整个小学阶段它天天装在我的书包中。我的这件珍贵的宝贝直到文化大革命中才丢失。我至今怀念着它。

当我升入初中的时候,我结交了一位益友。他是我父亲所在小学的一位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寒假星,我回到父母亲所在的乡村小学,当时我的父母以校为家。学生走了,老师也大都回了家,那位青年教师无家可归,我们很快成了朋友。他爱好文学,读书十分用功。那时他正在自修大学中文课程,邀我一起攻读。他把自己的《古文观止》、《楚辞》、《诗经》等书籍借给我,有不理解的地方,我便去请教父亲桌上那厚册辞书。就这样,在一个寒假和一个暑假我自学了大学全部古典文学课程。

我读高中的最后一学期时,父亲在反右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被迫离开了教学岗位,下放到农场劳动。书架上他心爱的《辞源》很快蒙上了厚厚的尘埃。两年后我从师范学院出来当了一家文学刊物的编辑,他见我正用得上这册工具书,便将它交到我手上,我像得了传家宝一样郑重地接过了它。从此,它便摆在了我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

文化大革命中,我下放农村劳动,书籍大都处理了,只留了一套《毛泽东选集》、几本《鲁迅全集》和这两厚本《辞源》。

《毛选》、《鲁选》读了多遍,又无其他书可读,闲时我便漫无目的地翻阅起这两本《辞源》来。我越看越有味,因为以前只是为查某一辞条才去翻它,其他无关的条目从来不曾涉猎,这样无目的翻阅,竞使我增加了许多过去不曾了解的知识,而且校正了我过去一些读得不准、用得不当的词语,真是获益匪浅。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的发展,如今这册1936年商务版《辞源》显然已算不上是权威的工具书了,因而使用它的机会也少了。然而我始终不愿将它从书柜中显眼的位置上换下来。闲着无事,我还常常将它搬出来随便翻一翻。每当我触摸着它那发黄的纸页,有如握着故人的手,真有说不出的情感。那些愉快的读书情景又会从书页之间跳了出来,我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少年时代,那伴我晨读的譬楝树下的石凳,那照我夜读的乡间昏暗的油灯,又历历重现眼前……

(1987年)

来源:杨里昂著《望麓园随笔》1997年9月版


上一篇:我生之初下一篇:大爱者的襟怀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6 08:36 , Processed in 0.09712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