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石与石刻

2020-9-25 10:01|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68|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 沈绍尧

狮子山棋盘石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五十里水路到湘江”,浏阳河水从浏阳大围山出发,一路滔滔奔流到长沙县黄兴镇仙人市段,被一只“狮子”挡住了去路,河水在这里极不情愿地转了一个弯。这只“狮子”其实是一座山名,叫“狮子山”,整座山由暗红色的岩石组成,面向河水,侧身卧在河边的拐弯处,头、脚、身子轮廓分明,惟妙惟肖。

山上有一处景点极具传奇色彩,它是一块一米见方的平整石面,根基就是狮子的身子,它的上面分布着一些呈圆形的小石块,整个石面就像是一面象棋棋盘,而这些圆形小石块活灵活现就是一粒粒的象棋子,而且上面棋子的分布就是副象棋残局,曾有人坐在这残局前对弈过,当地人都叫它“棋盘石”。作家董伟明游览此地时采访到一个很动听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浏阳河畔有一壮汉,家境贫寒,上有父母及祖父母,下有儿子四个,糟糕的是父母及祖父母身体都不好,壮汉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孝子,为了孝敬长辈也怕妻子太累,他只好长期在家侍奉着两代老人,因而失去了读书深造及步人仕途的机会,经济来源有限,生活艰难,苦撑日月。有一年为了赚钱,壮汉从浏阳大山里买了很多竹子扎成一副很大的竹排,从浏阳河上游顺河而下准备贩到浏阳河下游出售,以换取几个钱来养家糊口,当他驾着竹排快到狮子山的时候,从竹排上看见狮子山上坐着两位长须飘飘的白发老翁在下棋,壮汉家虽穷,但自幼勤奋自学,加上人聪明,琴棋书画样样精。他看天色尚早,自己正想休息一下,顺便到山上看看老翁下棋岂不美哉。

到了山上,他看到两位老翁棋下得正酣,一局棋下很久都难分胜负,壮汉知道两位老者都是高手,自己虽懂棋艺,但观棋不语真君子。因此站在旁边只是默默地看,从不发表任何意见,最多是帮两位老者收拾一下棋子或是摆摆棋,看了一局又一局,壮汉看得精彩人迷。不知不觉抬头看天,太阳已下山,西边的晚霞红透了半边天,倒映在河水中,整个浏阳河变成了一床红色的锦缎,壮美极了。壮汉知道要走了,于是起身告辞,两位老者也不多留,继续下棋。

壮汉下山来到他停放竹排的河湾,一看傻眼了,他的竹排不见了,他一下急得满头大汗,眼泪都差点掉下来了。回头望山上,那两个下棋的老翁不见了,只看到一头“狮子”和一副巨大的“棋盘”。

 

 

虎踏石

 

在安沙镇西翼的神奇天井山麓之花岗岩斜壁上,历有几个奇异的虎爪印,如清嘉庆《长沙县志》所载:“虎踏石,淳化、大贤交界处,石上虎迹爪印宛然。”

当地则盛行一个美丽传说上古时,一只老虎从天而降,饥饿觅食,途遇小孩,正欲果其腹,此时一机智勇敢的村妇挺身而出,与之激斗,几个回合下来,虎精疲力倦,在石头留下脚印,仓皇而去。为纪念这村妇的英勇行为,学习其善良、勇敢、机智、敢为的精神,千百年来,该村就以虎踏石名之。

亦说是关公骑着坐骑老虎经过此地,而留下的脚印,经过历史沉淀,形成今天花岗岩上的虎踏石痕迹。

在安沙镇西翼的神奇天井山麓之花岗岩斜壁上,历有几个奇异的虎爪印,如清嘉庆《长沙县志》所载:“虎踏石,淳化、大贤交界处,石上虎迹爪印宛然。”

当地则盛行一个美丽传说:上古时,一只老虎从天而降,饥饿觅食,途遇小孩,正欲果其腹,此时一机智勇敢的村妇挺身而出,与之激斗,几个回合下来,虎精疲力倦,在石头留下脚印,仓皇而去。为纪念这村妇的英勇行为,学习其善良、勇敢、机智、敢为的精神,千百年来,该村就以虎踏石名之。

亦说是关公骑着坐骑老虎经过此地,而留下的脚印,经过历史沉淀,形成今天花岗岩上的虎踏石痕迹。虎踏石下,今有乡村公路。路旁山边,可见两处“虎踏石”印痕,其上2米处,有香烛祭奠遗物。村民说,公路下方,原还有两个“虎踏石”印,已被埋没。

虎踏石村今合并为和平村。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鼎盛,至今遗留与关公相关的“洗马塘”“扬鞭垇”“三鞭氹”等地名。村内董家嘴组棠坡有清末长沙首富朱昌琳及共和国前总理朱基旧居。著名的张辉瓒将军生于村内神塘。村内上湾组黄晓东、黄源洛、黄源澧音乐世家,扬名中外。清末时,黄晓东之父从黄家祖屋(马家屋场)承继到上湾,其母19岁守寡。黄晓东自幼兴趣广泛,园艺种植、中医处方、琴棋书画无所不善,吹拉弹唱无所不能。经湘剧司鼓名家师春至先生悉心教导,对民族器乐的文武场面,稔熟于心,操管弦鼓乐于掌上指间,成为湖南第一师范的音乐教员。所育8子,多有音乐基因,以黄源洛、黄源澧成就最大,成为音乐世家,涌现音乐人才30多位,扬名中外。

 

 

摩崖石刻之乡

 

青山铺镇堪称“摩崖石刻之乡”。石刻与陶瓷器、金属器、纸本类,共构我国历史文物四大主干。历经百年而能留存至今者,弥足珍贵。古人云:“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摩崖石刻,利用天然石壁在需叙功记事的地方,铲平一块勒刻文字或图像,少者数字,多者千言有丰富的历史内涵。作为名胜,摩崖石刻之乡以“古、多、精、美”闻名于世

青山铺镇面积47平方公里,为今长沙县诸乡镇之最小。但地处古驿道,名胜古迹、游人骚客、花岗岩多,故摩崖石刻相当丰富,符合上述摩崖石刻之乡”4条件。除专节介绍的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杨汉域勒石和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望麓台石刻外,还有如下著名摩崖石刻

青山石刻。位于青山村龙王庙山之西南半山腰,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于巨型花岗岩石中部,长14米、高16米,表面光滑,有弧度,计160余楷体字:“余每至此山辄登高望老(都)文玉公基趾田业思公当年之其有今日也曾几何时非惟物非其有併公号母氏历代墓后将不传余甚悼焉因不惜微赀命匠砌圜裂碑迁公四代棺骸合厝一穴于公旧居之西偏长坡月形乙山辛向自始祖而降以及余一脉祖茔俱及立禅严慈两圆作脉序皆成余(手)谓是以上(报)余祖聊以(亦)志云大清雍正戊申青山杨凤临勒六年冬刻岐昌公派俱照乾隆戊寅老谱”。该石刻书写规整,内容丰富,有较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为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

国清寺石刻。在青山村杨思坡组龙王庙群山之东北麓,刻于清嘉庆四年(1799),为当时“国清寺”禁令碑,长1.4 米、高1.4 米。内容为:“嘉庆四年三月国清寺山阴僧人外不得进往侵越杨氏主公立”。为楷体字,笔力遒劲,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为不可移动文物。

观音岩石刻。在天华山山顶南侧,占地120平方米,巨石下还叠压两块花岗岩石。第一块刻 “观音岩”三字,外有长方形边框;框长1.15米,高0.4米,边框右侧刻“大显威灵”四字;左侧刻“一见大吉”四字及“卅十八年癸巳”六字,巨石南侧刻有观音像,大气端庄。当为清乾隆38年(即1774年)镌刻,距今243年,或与当地留传观音岩送子的故事相关。观音岩石刻书法水平很高,对石刻艺术研究有重要价值,为不可移动文物。

“虎啸、华山”石刻。为天华山上题刻,位于面南的花岗岩上,正楷字大气磅礴,蜿蜒雄浑,书法水平很高。刻面长1.9米,高2.7米,处岩面中部。其中“虎啸”二字较大,横排;“华山”二字较小,竖刻。字体端庄秀丽,遒劲有力,阴刻技艺精湛,入石三分,清晰如昨,当出自同一时期的书法工匠之手。此地昔有老虎出没,或起警示作用。

“龙吟”石刻。在“虎啸”不远处,还有一块花岗岩“龙吟”石刻,上面绿藓重重,但字迹清晰,颇具气势。刻面长4.5米,高1.4米,面向西北,字高26厘米,宽23厘米。该石刻西距“虎啸华山石刻” 37米,东离“观音岩石刻”16米。“龙”不是繁体的“龍”字,而是“音”字旁加“尤”字。查《汉语大字典》没有这个字,有人猜测是建文帝此生造的一个龙字。今为不可移动文物。

桂花亭石刻。天华山古宝盖寺,左有自来泉,右有桂花亭。亭旁十几米高的巨大石壁下部,六行竖刻文字依稀可辨:

宝盖云封映九霄,登临山水尽昭昭。

晴岚晓雾美如画。

山僧正初书於宝盖寺。

胜境悠然万象新,亭前丹桂四时春。

秋来十里磬香迷。

山僧正初书於桂花亭。

 

 

望麓台石刻

 

望麓台摩崖石刻位于青山铺镇天华村施家冲组天华山山顶西侧,处古天华寺前。共70个楷体字,刻于长16米、宽8米、略斜之石壁上。顶部竖刻“望麓台”三个大字,字体宽0.8米、长2.5 米。其下自右向左竖刻8行,每行7字,共刻56字。前47字为跋词:“予尝读易此山,每遇天朗气清,伫立石上,南望岳峰,烟云飘渺,因思灵麓之下,湘水之涯,予师友在焉,庸镌斯石,以志怀也”;后9个字为落款:嘉靖辛亥晋山杨廷相。之左另有竖排落款:乾隆己卯八七世词孙增洗。(词似为祠之误)

望麓台摩崖石刻保存完好,字迹十分清晰,为著名的天华八景之精华。该石刻面向西南,天清气爽时可远望岳麓山,故名“望麓台”。该石刻字数较多,笔法简练,一气呵成,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1993年被公布为长沙县文物保护单位。

解读“望麓台摩崖石刻”,需从先后两行落款开始。“嘉靖辛亥”。“嘉靖”即明世宗朱厚熜 ,“辛亥”即嘉靖三十年(1551),可见“望麓台”及跋词是1551年所题刻。杨廷相,字守和,生于嘉靖二年,因其父在朝廷任职,遂将年幼的廷相寄在天华山庙内,随主持大师攻读“易经”。杨廷相后为明代著名学者,与杨慎、沈鉴、朗英等人诠释夏禹故事及南岳岣嵝碑古怪文字,于嘉靖三十年回天华寺寻师访友。其时,当年的师父与部分学友已去麓山寺。杨寻师未果,遂在寺前石壁上南眺,怀念师友,题了“望麓台”及跋文。 “乾隆己卯八七世词孙增洗”,即到乾隆二十四年(1760),杨氏孙辈对石刻进行清洗,并增刻文字。至于在“望麓台”上,能否望到数十里外的岳麓山,也许彼时能见度特好,可望些许轮廓;也许只是概指“极目楚天舒”——登顶远望,云霭飘渺,天地吻合;也许更是精神享受,怀念故人,遐想连篇。

 

 

回头是岸摩崖石刻

 

回头是岸摩崖石刻位于北山镇官桥村闵家塘原石仙庵侧,为清同治六年(1867)长沙文人、书法家屈家南于一块高约5米、长约10米的南北向花岗岩石壁上所刻。“回头是岸”四字面向东方,自右向左横书,每字高约1.4米、宽0.8米,笔划深镌于石中,气势磅礴,苍劲有力,龙飞凤舞,其左、右分别竖刻“同治六年壬戌孟冬廿日”、“星沙屈家南手书”。面对如此入石三分、笔法利落的杰作,在真心叹服刻者技艺高超之外,不免让人想象是否用“一指禅”直接书于绝壁之上。

闵家塘位于北山镇荣合桥社区与蒿塘社区交界处,后山原有石仙庵,占地近900平方米,坐北朝南,气势雄伟。正门宽约10米,刻“石亘鼓而寿,仙在山则名”楷体对联;左右有“法呈万象,宇震四时”联;门前有石人、石狮、石马各一对。庙宇今不存,其神话色彩却在当地口口相传:前清庵内曾有3位和尚修行,以周公最潜心。经多年修炼,周公在柴火中焚化成仙。后人感念,在其焚化之处修了个仙人洞。

同治六年(1867),县衙得知原委,便命人在石壁上刻“回头是岸”四字,当地还为之雕刻一匹石马。在另一天然石室刻有同样笔迹的“仙人洞”三字,内有“周公真仙岩古蹟”。

“回头是岸”崖刻现掩映于灌木丛中,石马头部、腿部被砸,但饱满的外形线条及精致的马鞍、马镫,使整体造型依然清晰、流畅。石人敦厚威严,右手抓住衣襟,左手已经断裂,其服饰褶皱和花纹细腻,不失生动。让人惊叹的是,这样的石人石马,都是由一整块麻石雕刻而成。除了石人石马,还有大致可见纹路的石柱、石墩、石臼,没于荒草间 ,显出原名震长沙城的“石仙庵”所在。

“回头是岸”摩崖石刻有独特的书法艺术性,对研究清代石刻、书法艺术有较重要的意义,今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编著:陈先枢  沈绍尧

来源:长沙县历史文化丛书《山水卷(上)名山秀水》2018年8月


上一篇:九曲浏阳河下一篇:森林公园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7 08:34 , Processed in 0.09608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