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邵阳花鼓戏兴起于旧时邵阳县境。主要流行于现在的邵阳市和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新化等县市。 邵阳旧称宝庆,是个文化渊源深厚的地方,特别是巫傩文化发达,对花鼓戏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邵阳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代的道光、咸丰年间,与地花鼓的兴盛有密切关联。明嘉靖《邵阳县志》、清康熙《宝庆府志》、嘉庆《邵阳县志》、同治《新化县志》、《武冈县志》都有上元、元宵灯会歌舞的记载。 邵阳花鼓戏历有东、南、西三路之分。东路源于“车马灯”,以川调、傩腔为主要音乐材料,艺人都是男角,为巫师出身,他们一边行傩,一边唱戏。南路源于“对子花鼓”,音乐以走场牌子、小调为主,艺人女性比较多,常与踩软索的杂技艺人合班演出,或者身兼两种技艺,白天踩软索,夜晚唱花鼓。西路与南路同源,音乐上主要是小调,艺人也多是巫师出身,边行傩,边唱戏,男角为主,间有女旦。西路和南路合流得比较早,所以风格上差异比较大的只是东路和南路。 民间歌舞“打对子”,即“对子地花鼓”,由小丑和小旦演出。小旦舞花扇,小丑走矮步,载歌载舞。“车马灯地花鼓”,即一旦坐车,一丑推车,一丑骑马,同台载歌载舞。其“车”、“马”均用竹、绸扎制而成,系在演员身上。“打对子”和“车马灯”均以锣鼓打节奏,胡琴、唢呐伴奏。现在的邵阳花鼓戏中仍有《打对子》一剧,即为地花鼓在剧种中的遗存。 在对子花鼓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情节有故事的小戏,到清同治年间,随着剧目内容的逐步丰富,剧中人物增多,才有了小生的出现,形成“三小”行当。民国初年,一方面上演剧目不断丰富发展,一方面同大戏剧种的学习,增加了须生和花脸,形成了生、旦、净、末、丑五行。 邵阳花鼓戏早期的班社,从事“庆娘娘”之类的傩祭活动,在禾场、室内设坛演出。他们无事务农,有事行傩唱戏;谓之“内台法事内台戏”。后由于演艺市场形成,他们弃傩从艺,开始成为职业班社,行程远涉贵、黔、赣、鄂、滇、蜀境内部分城乡,人称“江湖班”。 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剧目比较多,据1979年统计,邵阳花鼓戏有传统剧目230多个。代表剧目有《打戏子》、《摸泥鳅》、《送表妹》、《兄劝妹》、《洪基逼退》、《娘送女》、《打鸟》、《下南京》、《桃源洞》、《雷打皮冬瓜》等。 邵阳花鼓戏的音乐,孕育于当地的山歌和民间小调。又受到说唱、傩戏、祁剧音乐的影响。共有560多首曲牌,分为川调、走场牌子、锣鼓牌子、小调4类。走场牌子、锣鼓牌子具有轻松活泼、热烈欢快的特色;川调则高亢激越;数板、垛子如说如诉;民间小调和丝弦小调丰富多彩、地方风格很浓。其过场音乐,可分为民间吹打乐和丝竹音乐两类。打击乐受祁剧影响较大,锣鼓点子基本上同于祁剧,但又有变化,演奏风格更加花俏和细腻。 邵阳花鼓戏的表演艺术,具有生活气息浓郁、歌舞性强的特点。唱走场牌子和锣鼓牌子的戏,更是载歌载舞。其表演程式则是从农村的劳动生活里直接吸收和提炼出来的,如打铁、推磨犁田、踏碓、摘棉花、摸泥鳅等,生活气息浓郁,喜剧色彩突出,载歌载舞,颇具特色。旦角的手巾技法丰富多彩,小生的扇子技法也很有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重视邵阳花鼓戏的艺术发展,先后在邵东、新邵、洞口、绥宁等县建立了个专业剧团,拥有了王佑生、李鸿钧、陈明生等一些在全省有影响的名老艺人,并培养了一批有一定艺术造诣的中青年演员,挖掘、整理出了《打鸟》、《磨豆腐》、《送表妹》、《摸泥鳅》、《金钏会》等有影响的传统剧目,新编了《装灶王》、改编了《对脚迹》等古装戏。1956年和1958年,王佑生随湖南省戏曲艺术团先后在北京怀仁堂和武昌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演出《打鸟》,受到亲切接见,并得到戏剧大师梅兰芳、田汉、周信芳、欧阳予倩等的赞赏。1975年,邵阳市花鼓戏剧团演出的《装灶王》、《摸泥鳅》、《对脚迹》等剧目,由中央电视台录像;《对脚迹》、《摸泥鳅》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彩色影片。 1980年至今,邵阳花鼓戏涌现出一大批民间艺术演员,为邵阳花鼓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邵阳花鼓戏得以传承并发展下去,主要以石亮新、曾美华等著名花鼓戏演员为代表,并创作花鼓大戏《三代婆媳》、《五子图》、《卷席筒》等经典花鼓戏曲,和《张谦参军》、《韩梅梅》、《炉火更旺》、《青春的旋律》、《乐朝天做媒》、《老板何来》、《草根村官》等一批现代戏剧目,参加湖南省历届戏曲会演,均获得奖励和好评。其中大型花鼓戏《儿大女大》演出逾二千场,2006年参加湖南省艺术节,获田汉大奖及十项单项大奖。 2006年,邵阳花鼓戏列入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邵阳花鼓戏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5、衡州花鼓戏(含永兴花鼓戏、安仁花鼓戏、资兴花鼓戏) 衡州花鼓戏,又称衡阳花鼓戏,因发源并主要在旧时的衡州地区(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耒阳县、常宁县、安仁县、酃县、桂阳州、临武县、蓝山县、嘉禾县)而得名,除此以外,它还流布到省内的郴州、永州、株洲的部分市县,以及江西的莲花、永新、吉安、井冈山和抚州,广东的韶关、乐昌、坪石等县区。 衡州花鼓戏是民间小戏剧种,它的前身同样是地花鼓。地花鼓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一带叫“马灯”;衡山、衡东一带叫“花鼓灯”;攸县、茶陵一带叫“地花鼓”;安仁叫“花灯”;永兴江左一带叫“花灯”,江右叫“唱调”。花鼓戏形成期间,人们通常仍以原来的称谓称呼新兴的剧种。1954年,根据湖南省文化部门的意见,统称为“衡阳花鼓戏”;各县成立专业剧团,以花鼓戏再冠以地名。1982年撰修《中国戏曲志·湖南卷》时,经过协商、论证,将“衡阳花鼓戏”改称为“衡州花鼓戏”。 衡州为湖南古城之一。早在宋朝,民间灯会便颇为盛行;明代,歌舞、百戏又有发展,民间采茶歌舞、傩戏亦盛行。清王夫之《南岳采茶曲》诗云:“沙弥新学唱皈依,板眼初清错字稀。贪听姨姨采茶曲,家鸡又逐野凫飞。” 灯会、傩戏、采茶歌是衡州花鼓戏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同治元年(1862)旧历三月,长沙戏剧家杨恩寿在《坦园日记》中描述了他在永兴农村所见的草台花鼓演出的盛况:“十二日,阴。泊西河口,距永兴二十余里。对岸声腾沸,正唱花鼓词。……时沉净扫,新月微明,与桂仆以百钱另买小舟,剪波而渡。至则金鼓轰云,灯光如海,缚草为台,环以破布。台侧别有茅屋,盖妆束处也。妆毕缘梯而上,乡人争先睹为快,咸伺于此,人数半于台下焉。余至,正演次出之半,不识其名。有书生留柳莺于室,甫目成,而书僮至,仓卒匿案下。书生与僮语,辄目注案下,案下人亦送盼焉。僮觉,执婢,书生惭而遁。僮婢相调,极诸冶态。台下喝采之声,几盖钲鼓,掷金钱如雨。柳莺流目而笑,若默谢云。” 杨恩寿所描述的正是衡州花鼓戏的传统小戏《乌英晒鞋》。他同时还看了《整鞋》、《金莲调叔》及《卖肉打线》等戏。可见,咸同年间,衡州花鼓戏已受到湘南人民喜爱,广为流传。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衡阳、安仁、永兴等地即有职业或半职业的戏班。成立于清光绪年间的“荣华班”,是衡阳一带的早期戏班。起班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的 “云开班”,是衡山一带第一个常年四季班社。起班于光绪、宣统年间的“会元班”、“南岳班”、“得胜堂”,以及清末民初起班的“得胜班”、“熊佳凤班”、“得胜堂”等,均在不同时期内,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衡州花鼓戏的剧目十分丰富。据20世纪80年代统计,衡州花鼓戏的传统剧目共有165出。按篇幅分,小型剧目104出,中型剧目35出,大型剧目26出;就声腔分,以川调为主的戏126出,锣鼓牌子为主的戏27出,小调为主的戏12出。中小型剧目多,川调剧目多是衡州花鼓戏传统剧目的特点。 传统剧目的内容来自民间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一是反映劳动和爱情生活,如《磨豆腐》、《抖碓》、《双采莲》、《送表妹》、《装癫吵架》等;有讽刺、劝诫不良习气的,如《劝夫》、《劝妹》、《戒洋烟》、《傅公子赶妻》、《打铁》、《龚瞎子缝衣》等;有嘲笑小官吏的猥琐和卑鄙的,如《王保正催粮》、《双打店》、《打鞭进城》等。二是取材于神话、传说或酬神祭祀故事,如《铁板桥》、《大盘洞》、《四仙姑下凡》等。三是吸取地方大戏或皮影、木偶戏的传统剧目,经过艺人的加工整理移植上演,如《杨春龙》、《打砖会兄》、《蜜蜂记》、《五鼠闹东京》、《卖丝鞋》、《抢亲失妹》。此外,也有根据当地真人真事编写的,如《谢满瞎子抢亲》、《东阳渡打铁》、《双推磨》、《杀子夺媳》等。 衡州花鼓戏的剧本通俗易懂,杂用土语乡音,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厚,但由于杂用土语乡音,舞台语言也具有各流行地域的方言,如衡山一带使用衡山官话,安江、永兴一带接近郴州官话,但丑行仍然使用衡阳方言。 衡州花鼓戏的音乐以活泼、开朗、高亢和粗野著称,热情奔放,山歌风味非常浓厚。早期的“两小戏”以“呐子牌子”为主,演唱时唱腔、伴奏、锣鼓同时进行,气氛活泼,热烈欢快,此类牌子共有60多支。后来传人戏曲化程度较高的声腔“川子调”,发展了板式,更适合表现各种情绪的变化。“川子调”使用灵活,可用呐子或胡琴伴奏,民间小调字多腔少,丝弦小调字少腔多。 衡州花鼓戏的表演过去常用一些舞台化了的日常生活动作和表现劳动过程的成套身段,非常接近生活。至清末民初,才开始向大戏剧种学习一些规范的表演程式和刀枪把子功。衡州花鼓戏的小丑表演独树一帜。在现存的100多个传统曲目中,小丑行当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讲白曲子特别多。所谓“讲白曲子”,就是以韵白为主无伴奏的“数课子”,在结尾时所有的锣鼓、唢呐及弦乐一同起腔伴奏,节奏感特强,有的“课子”可以数到上百句。 衡州花鼓戏现存8个花鼓戏剧团,它们所在的市县分别是:衡阳市、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衡东县,以及郴州市安仁县、永兴县和资兴市。 2008年,衡州花鼓戏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衡阳市花鼓剧团、永兴县花鼓剧团、安仁县花鼓剧团、资兴市花鼓剧团为该项目的保护主体。2011年6月衡州花鼓戏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现将同属于衡州花鼓戏的永兴花鼓戏、安仁花鼓戏、资兴花鼓戏介绍如下: 永兴花鼓戏 永兴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耒水中游。衡州花鼓戏的分支永兴花鼓,迄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源于清乾隆至嘉庆年间(1736-1796)的“对子调”、“花灯”(民间俗称花鼓灯)和民间歌舞,由“对子戏”、“三小戏”发展而成。 清光绪《永兴县志》载:“元宵,城衢张鼓乐,迎花灯,妆扮故事,放花爆,出灯谜,自十二至十六乃止。”“祈禳:城中各庙,士民多因事叩许戏文,随许随演。……届秋立坛设醮,请梨园扮演,亦有演傀儡戏者。乡村各设有野庙,祀其方土主,春秋各有报赛。”报赛多为演戏,庙中一般演祁剧、湘剧,村野演出多为傩戏。地花鼓和傩戏的兴盛,为永兴花鼓戏诞生的序幕。自此之后,民间的花鼓班活动频繁,除在本县外,还在郴县、桂阳、资兴、宜章、汝城、临武、安仁、耒阳等地演出。1957年10月成立永兴花鼓戏剧团以后,剧团以整理的传统戏和创作现代戏及新编历史戏等大小型剧目,先后在衡阳、耒阳、衡南、茶陵、攸县、醋陵、浏阳、邵阳、长沙、株洲等地区范围内巡回演出;1960年以后,活动地域扩大到广东的韶关、乐昌、坪石,江西省的莲花、宜春、安福等外省县市。 永兴花鼓戏传统剧目繁多,通过创作、改编和移植,永兴花鼓戏的剧目更加丰富。以篇幅长短计,有大本戏161个,小戏、折子戏156个。其中,“对子戏”剧目,如:《盗笋》、《小冤家》、《八百钱斗火》、《十三摸》、《十借》等40多出,是灯班和调班常演的主要剧目。“三小戏”剧目有《瞎子闹店》、《五更劝夫》、《双打店》、《双看相》、《阴阳宝扇》、《王氏投井》、《蠢子卖纱》、《唐二试妻》、《鬼打贼》、《卖水记》、《柳莺晒鞋》、《金莲调叔》、《张三劝妹》、《文春耕田》等50多出,这也是灯班和调班常演出的剧目。1949年后,创作或改编而演出成为传统保留剧目的有:《扬州雪恨》、《四姐下凡》、《追鱼》、《胡公子赶妻》、《洪兰贵打酒》、《红龙仙子》、《龟山恨》、《鬼告状》、《翠鸟衣》、《罗帕记》、《血冤》、《乌金记》、《牙痕记》、《林娘》、《土地庙的来历》、《龙凤奇缘》等117出。新编或移植现代戏剧目有大戏《槟榔树下革命人》、《金竹冲的哨声》、《山村春晓》、《红歌了亮》、《金秋十月》、《婚者·恋者·苦果》、《枫林红哨》、《月圆如梦》、《苦果·人生》、《回归》、《茶山姑嫂》、《年轻一代》、《磐石湾》、《木乡长》、《橘林新事》、《豆腐郎》、《嫁娘》等46出;小戏有《打铁》、《柜中缘》、《路灯下的女儿》、《买爹》、《牛主任赔情》、《寻鸡》、《乡里大亨》等112出。 永兴花鼓戏的音乐以“灯调”、“对子调”为基础,揉进本地民歌(小调与山歌),吸收衡阳湘剧高腔特点,引以衡阳、零陵花鼓戏的韵味发展而成。其唱腔音乐和伴奏独具湘南郴州乡土气息,行腔咬字和道白采用湘南语系“郴州官话”,音乐弦法为东西南北路,腔调借鉴湘剧“南北路”的变手移调,以改变人物唱腔为“首调唱名法”行腔。 永兴花鼓戏的曲调(牌)多达300余首,分“川子调”、“锣鼓牌子”和“小调”(含高腔和丝弦小调),并发展有散板哀子、二回头、正板、数板、快板、朵板、花腔一流、二流、三流、快打慢唱、叫散、梢腔等各种戏曲板式。其声腔可塑性强、适用于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及人物行当的演唱。其基本腔调有:川子调类的“三川调”、“四川调”、“安仁川调”等,多用于喜悦叙事场面;“下河调”、“呆子调”、“南数”等用于人物发怒场面;“春风亭”、“哭城调”、“四川哭皮”等多用于人物悲哀情感;“洞腔”、“神调”、“木朵”、“木花”等多用于欢乐场面,共50多首。专用曲调有:“观音调”、“七句半”等100多首。锣鼓牌子曲调有“打锣腔”、“耕田调”、“骨牌歌”、“采莲调”、“出台牌子”等40余首。丝弦小调有“喜极三元”、“西宫词”、“小冤家”等80多首。高腔曲牌有:“张广才扫墓”、“昭君和番”、“曹孟德”、“满江红”等20余首,其中“哭城调”、“麻雀调”、“骨牌歌”、“三更梦”、“小冤家”、“红郎拜堂”等保持着“灯调”特点成为常用曲调。 永兴花鼓戏的行当随着“对子戏”的一旦一丑,到“三小戏”的一生一旦一丑,发展到大戏的“生旦净丑”,分行严细,是戏曲不断规范化的过程。随之,它的表演也不断由粗到细、由狂到柔、由浅到深地为刻画戏剧人物服务,如:“小旦步半”文静风雅;“小生半步法”潇洒大方、风度翩翩;“小丑矮步法”则夸张放浪,幽默风趣;“净角衫子”刚劲有力、挺拔豪放等等,这都是早在花鼓戏“半班”时期就已经固态化的表演程式。随着现代人物的表演需要,永兴花鼓戏的表演不断接近生活,其现代的表演则介于话剧与歌剧之间,并且不断吸收民间舞蹈和现代歌舞的表演特点以丰富自己的表演艺术。 安仁花鼓戏 安仁花鼓戏是衡州花鼓戏的重要分支,是一个在湘南地区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花鼓戏流派。演出活动范围远至广东、云南、广西、江西等省部分地区,最受周边县、市(区)特别是衡阳一带观众的喜爱。 安仁县地处湖南省东南部,郴州市北部,民间戏剧活动活跃。据同治《安仁县志》载:“立春,官僚出土牛迎春东郊外教场坪,反集县署,以彩鞭鞭土牛,谓之起春。上元,剪彩张灯,金鼓喧阗,制为龙狮。……乡村游灯以祈丰收”“报赛,农务即毕,城市乡村延僧道设醮,锣鼓喧野,或摊钱演戏。”这些都为安仁花鼓戏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以民歌、丝弦小调为主的“花灯戏”、“禾戏”、“庙戏”的出现,推动了花鼓戏日臻走向成熟。 安仁花鼓戏的表演初行头简陋,常常用竹篮盛放乐器、道具,三五人一班,携提着走村串寨演出。场地大都是在靠近屋场的地方画地为台,老百姓围观。直到民国期间,民间花鼓戏班每班从艺人员发展到30余人,能演出《王氏投井》、《兰桥会挑水》、《大盘洞》等数大型剧目。著名班社有禾市白沙的阳周仔班、安平的罗善回班、排山的谢华开班、渡口的刘遇香班等,他们的演员阵容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演出活动范围不但辗转于县境乡村,而且活跃在相邻诸县及湘潭、株洲、双峰、醴陵等地,还经常远涉广东的乐昌、坪石、韶关、连州,江西的永新、宁冈、古城等地,拓宽了安仁花鼓戏的流布区域。1958年10月,安仁县组建县文艺工作团,1965年改名县花鼓戏剧团,1966年因文革撤销,1979年3月恢复建制。 安仁花鼓戏的剧目。安仁花鼓戏传统剧目最具代表性并经常演出的有《大盘洞》、《杀蔡鸣凤》、《王婆骂鸡》、《反情》、《赶子夺媳》、《王氏投井》、《兰桥会挑水》、《磨房产子》、《刘海砍樵》等,这些剧目立意鲜明,思想性较强,歌颂正义光明,鞭挞邪恶黑暗,抑恶扬善。据《安仁县文化志》载,安仁花鼓戏自至1988年,剧团新排、恢复剧目180余出。近十多年来,安仁花鼓戏剧团注重新剧目创新,有《薛家将》、《餐厅轶事》、《木乡长》、《药都传奇》、《小偷奇遇》、《死去活来》、《雷锋之歌》、《美娘传》、《追牛》、《飞转的车轮》、《路标》等数十出剧目参加全国、省、市会演获奖。 安仁花鼓戏音乐包括唱腔、过场乐、打击乐三大部分。大体划分为“川调类”、“打锣腔类”、“民歌小调类”及“曲牌类”(包括“打击乐”)四大类。安仁川调类曲调戏剧化程度高,表现手法独特,如“安仁川调”、“安阳调”、“安神调”、“安服调”等,其伴奏形式又分为“唢呐腔”和“弦子腔”。唢呐腔是安仁花鼓戏的主要声腔,代表性曲调有“川调”、“神调”、“四板腔”、“哀调”等。弦子腔是以丝弦乐器伴奏为主的一种声腔,它的旋律优美,柔和平缓,多用于叙事、抒情性情节。打锣腔是安仁花鼓戏一种较古老的声腔。旋律粗犷豪放,气氛热烈。它是唢呐伴奏、演唱同时进行;中间如有数板,则用胡琴伴奏,是安仁花鼓戏常用声腔。民歌、小调类曲调虽不为戏剧中的主要调子,但曲调个性极强,乡土气息很浓。 安仁花鼓戏群众喜闻乐见。安仁花鼓戏载歌载舞,生动风趣,贴近生活,贴近老百姓的情感,且具有浓郁的安仁地方风味,深受广大观众喜爱。1999年10月,安仁花鼓戏剧团在安平一个集镇一条街道上一连演出19天共76场次,观众还舍不得剧团离开。 资兴花鼓戏 资兴花鼓戏为衡州花鼓戏的一个分支。 资兴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古代,乡民农耕,田间起舞,谓之“秧歌”。清同治年间《嘉禾县图志》载:“秧歌,亦谓之花灯,饰童男童女相对跳唱,金鼓喇叭与身手相凑,类于衡州马灯矣。其风至十五止,谓之耍元宵”这就是资兴花鼓戏的前身——花灯戏,也叫对子戏、地花鼓。之后,资兴先后建立了六七个戏班,他们将对子戏发展为“三小戏”,除常年在本县农村演出外,还到区内各县和衡阳、耒阳、茶陵、攸县等地演出。 民国初年,花鼓戏各戏班演出剧目200余个,曲调170余首。民国十七年(1928),流行的剧目有《王氏投井》、《兰桥会挑水》、《大盘洞》等,演出区域扩大到衡阳、茶陵,广东省韶关、连州及江西省永新、宁冈一带。民国三十年(1941)后,官府以禁演“淫戏”为由,禁演花鼓戏。此时,花鼓艺人借祁剧、湘剧声誉合班演出,几经通融,提高了花鼓戏的艺术水平,声腔也由对子调揉进南北二路,表演技艺逐渐规范化。 在“三小”的基础上,资兴花鼓戏发展了生、旦、净、丑诸行角色,但小丑、小旦、小生仍代表着本剧种独特的艺术风格。小丑分为褶子丑、短身丑、官衣丑、烂布丑、奶生丑等。传统剧目有《春草闯堂》、《双凤求凰》、《珍珠衫》、《朱买臣卖柴》、《御史惊梦》、《郑知县爬墙》、《死囚恨》、《喜脉案》、《丹珠传》、《墙头记》、《刘海砍樵》、《浪子借妻》等。 1951年冬,七里民间艺人曹树棠、曹也田等组织成立“资兴民间艺术工作队”。该队以演衡州花鼓戏为主,兼演民间曲艺。翌年,资兴民间艺术工作队更名为“资(兴)永(兴)湘剧团”,1956年,转为“资兴县红星祁剧团”,1958年6月,县红星祁剧团改为“资兴县花鼓戏剧团”,并创作演出现代花鼓戏《未婚夫妻积肥》,参加郴州地区会演。是年该团从衡阳吸收一批演员,实力大增,演出花鼓戏《山伯访友》、《清风亭》、《生死牌》、《一颗县印》、《比翼双飞》等。1965年,县花鼓戏剧团被撤销,组建“资兴县农村文艺宣传队”,之后,几经生死,至1981年县文艺宣传队复称资兴县花鼓戏剧团,1985年资兴县改市,剧团随之更名。 资兴花鼓戏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特征,经历了从民间歌舞到对子花鼓直到能够演出一整本大戏这样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花鼓戏曲调的发展,是采用当地山歌、民歌、花灯小调为素材,发展成为几个基本曲调,应用于有简单情节的戏剧之中,后由于戏剧情节的复杂和人物思想感情表达的要求,原始曲调变成了有各种不同节奏的,能表现各种不同情感的,分别适用于男女声或女声演唱的曲牌。从音乐发展的角度说,前辈花鼓戏艺人,根据戏剧内容的需要,运用“一曲多变”的规律,创作了许许多多的曲调,并且相传了一套曲调发展的手法。他们用了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概括,如:“变手法”、“改尾巴”、“换骨头”、“翻上去”、“落下来”、“把板眼扯烂或挤拢”等,实际上就是通过转调、变调,改变调式、音程移位、节奏扩展或者压缩等手法,来创造、丰富花鼓戏曲调。同时,吸收了外省或本省的其他民间音乐和其他剧种的音乐,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0-11 09:42 , Processed in 0.0949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