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岳阳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俗称“瓮琴戏”。瓮琴,一种自制自用的二胡,音色与花鼓大筒相似,声音粗犷,略带沙音和瓮音;在演奏上,手指第二关节按弦、揉弦,只用把位;不管曲调速度如何,常常一拍两弓,因此多用中弓。20世纪50年代起,专业剧团一般改用花鼓大筒;但近年,瓮琴作为特色乐器,有所恢复。 岳阳花鼓戏兴起于岳阳、临湘的新墙河畔,在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而成,以今岳阳、临湘一带地方语言为舞台语言,流行于岳阳、临湘及湘鄂、湘赣毗邻的数县。20世纪50年代正式定名为“岳阳花鼓戏”。 清代嘉庆《巴陵县志》就有在巴陵一带农村演花鼓戏之盛的记载。但在旧时,岳阳花鼓戏只有在“五八腊”(即五月端午、八月中秋和春节)临时组班的演出,其中腊月至春节唱傩戏,五月端午唱端午戏,八月农闲唱秋冬季大戏。民国二十六年(1937),新墙河镇长春园茶馆胡松林在茶馆内设置舞台演出,是岳阳花鼓戏的首次市场售票演出。1952年春,由刘益寿组班,创建“新舞台”剧团,进入岳阳大戏院演出,连演三月,为岳阳花鼓戏进城演出之始。当年12月,岳阳城吕仙亭街居民集股投资新岳剧院,新舞台以此为固定演出场所,更名新岳楚剧团。1953年3月,新岳楚剧团被政府备案为专业剧团,改名岳阳花鼓戏剧团。1955年秋,湘潭专区举行会演,临湘县组织20名岳阳花鼓戏艺人组成代表团、演出传统剧目《驼子回门》《送干妹》《十恨大脚》获奖;回县后,即组建巡回演出队;1958年改名为临湘县花鼓戏剧团。1979年,岳阳县文化馆组建了12个业余剧团;1982年,在业余剧团中挑选了一批青年演员,组建了岳阳县花鼓戏剧团。至今岳阳花鼓戏剧团、临湘县花鼓戏剧团、岳阳县花鼓戏剧团仍活跃在湘北城乡。虽然这些专业剧团曾先后改唱长沙花鼓戏,但他们在传承与保护岳阳花鼓戏的传统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岳阳花鼓戏自有特色。从音乐来说,岳阳花鼓戏主要声腔叫“琴腔”。“琴腔”曲调有“单句子”“夹句子”“梦调”“阴调”“哀调”等。其他民歌小调如“思夫调”“相思调”“闹五更”“十绣”“回门调”“十杯酒”“梅花引”等,常穿插其间使用。“琴腔”受汉调影响明显。岳阳花鼓戏有不少剧目也是以“琴腔”为主的,所以它在湖北南部、东南地区演出时,因音乐同源,语言相近,群众很容易接受,很喜欢看,并并称之为“提琴戏”。主要剧目有《思夫》《补背褡》《芦林记》《双盗花》《双卖酒》《牛郎织女》等。 岳阳花鼓戏的第二大声腔系统也是“傩腔”。“傩腔”也叫“打锣腔”即演唱时用锣鼓伴奏,不托管弦、人声帮腔。岳阳花鼓戏在本地锣鼓音乐如“木皮调”“木马调”“辞店调”“四六调”“八同牌子”的基础上,吸收了汉调皮黄某些板腔音乐,形成“导板”“三流”“急板”“散板”等板式组合结构。 岳阳花鼓戏的第三大声腔系统是“小调”,为地方性民间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乡土色彩。如民歌小调“采茶调”“望娘调”“倒板调”“四季青”“采莲船调”“洗菜心”等。但作为过门、过场音乐也搬用了汉调某些锣鼓经,如“万年欢”“一枝花”“扑灯蛾”“得胜令”“柳摇金”“傍妆台”等。 岳阳花鼓戏成为独立戏曲剧种最早演出是情节性不强的“二小”和“三小”戏,多用当地小调,后受汉剧和其它剧种影响,形成花鼓戏“正调”音乐系统。这对花鼓戏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岳阳花鼓戏的艺术传统得到发扬,艺术水平得到提高,整个剧种得到较大的发展。岳阳花鼓戏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传统剧目,如《补背褡》《牛郎织女》《游春》《思夫》等。其中改编的《补背褡》一剧参加湖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奖后,第二年作为湖南戏曲艺术团剧目进京汇报演出。近年来,现代戏的演出,促进了岳阳花鼓戏在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革新和发展,提高了剧种的整体艺术水平,增强了岳阳花鼓戏表现现代生活的能力。
1、常德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湖南花鼓戏分支,地方小戏剧种。流布于沅水、澧水流域以及湘北鄂南毗邻地区如常德全区、与常德毗邻的益阳、张家界、怀化、湘西州的部分乡镇,湖北南部的公安、石首、松滋、长阳、五峰、鹤峰等地。 花鼓戏在常德、桃源、汉寿一带俗称为“灯戏”和“喀喀戏”,津市、澧县、临澧一带叫“花鼓戏”,石门、慈利、大庸叫“杨花柳”“柳子戏”或“下河戏”。20世纪50年代初,该剧种也正式定名为常德花鼓戏。 明万历《慈利县志》载:正月“望日夜,张灯于市,儿童笑歌戏舞,鼓声达旦,曰闹元宵”;嘉庆《常德府志》载:“上元剪纸为灯,糊以竹格,有绣球、莲花、走马诸类。……近有为龙灯、水车、狮子等灯,沿街游戏,甚唱采茶灯曲。”灯会的歌舞与灯曲,为常德花鼓戏的诞生铺平了道路。 1983年春,常德石门县唐代建筑夹山寺发现一块记刻于道光十年(1830)的残碑,其第九条残文为:“禁演唱花鼓夜戏,以端风□也。城厢市镇乡村人烟稠密之处,查有不肖男女,遇花鼓戏班到境,呼朋引……邪奸拐攫窃,皆从此生。”这件文物明确地记载了,清代道光年间,常德花鼓戏已成大气候。 常德花鼓戏的最初演出的多为以小丑、小旦为主角的“二小戏”,和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角的“三小戏”剧目。如石门的《瞧相》、桃源的《捡菌子》、常德的《圆脚盆》等保持了载歌载舞的地方花鼓风格,简单的剧情中,常夹演“盘花”“采茶”“望乡”等灯曲。石门、汉寿等地多伴随舞狮班子和玩龙班子;桃源、澧县又常在还傩愿中演出,故称傩愿戏。 常德花鼓戏的戏班组成,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以巫师坛门结班,此类戏班多集中在澧水流域及沅水的桃源县。二是以行箱本家结班,多在常德、汉寿一带。三是以师承关系组合,这类戏班各地均有,而且一般在艺术上较有规模。清代中叶以后,官府视花鼓戏为淫戏,常被禁演。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少常德花鼓戏艺人与常德汉戏、荆河戏艺人搭班演出,组成了不少亦花亦汉,亦花亦荆的半台班。这种状况延续的时间不短,对常德花鼓戏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如:丰富了演出剧目,完善和规范了舞台表现手段等。 常德花鼓戏的声腔,最初是洞腔(即师公腔),在演唱形式上,是“一唱众和,不托管弦,锣鼓帮腔。”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丑角、旦角唱着打锣腔和小调,进行载歌载舞的简单的故事表演。四川传入的梁山调,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戏曲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常德花鼓特色的声腔正宫调。常德花鼓戏搬演大型剧目,如《刘海戏蟾》《黄金塔》《杀狗寻夫》等,使之音乐表现手段不断丰富,表演程式逐步完善。常德花鼓戏逐渐从丑旦歌舞演唱型的生活小戏,成为了一种行当较齐、声腔较丰富的完整、定型的戏曲剧种。 常德花鼓戏以常德官话为舞台语言,但由于其植根于广大农村,除“半台班”受汉戏影响而较注重舞台语言的规范外,一般乡班多间杂当地方言土语。这种语言差异及各地不同的民间音乐、宗教音乐的渗透,尤其是地方大戏剧目的不同影响,使常德花鼓戏在剧目、唱腔等方面,较明显地形成了沅水与澧水两种不同的“路子”。流行于澧水流域的常德花鼓戏,因其主要声腔“正宫调”的风格不同,有“上河调”和“下河调”之分。以慈利、石门为界,澧水下游各地的正宫调称“下河调”,音乐结构与风格同沅水一带的正宫调基本相似。澧水上游一带的正宫调称“上河调”,当地人又称“柳子腔”。慈利、石门则介乎二者之间。 常德花鼓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演出剧目。据20世纪80年代不完全统计,传统剧目大约有120余个,其中条纲戏和连台本戏约50个,大本戏35个,其余为中、小型剧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常德花鼓戏艺术得到很大的发展。一批专业剧团相继成立,培养常德花鼓戏艺术家的各类培训也不断举行。在日常演出和各种会演、调演中,一批优秀的剧目脱颖而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地农村的民间职业剧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呈现出繁荣的兴盛局面。进入21世纪后,常德花鼓戏与其他传统戏剧剧种一样,不少剧团名存实亡,传统剧目失传,演员技艺退步,观众也日益减少,剧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2006年常德花鼓戏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又被批准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蛮野寻根”,《蛮野寻根——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流》孙文辉/著,岳麓书社2015年3月出版)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4-10-11 10:27 , Processed in 0.09504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