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馆者,旅馆茶馆酒席馆也;一堂者,澡堂也。 前清年间,行业之间的经营范围,是划有严格界限的,还别说跨到别的行业去,即使在酒席业内部,还分有堂帮和轩帮。堂帮不能够挑着砧板菜刀,沿街去招揽上门办厨的业务;轩帮则只能挑着伙食担子上门去帮人家办酒席,不能落店做买卖。就连夏天晚上挑副担子沿街叫卖刮凉粉的、卖油炸豆腐的,甲的担子无论停在哪条街上,他的前面三个门牌号后面四个门牌号,也不允许第二副担子过去抢生意,这就叫“行规”,即行业中约定俗成的规矩。谁破坏了这个规矩,轻则招骂,重则挨打,甚至连担子都要被人掀掉。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活跃,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这些貌似根基牢固的行规,也就变成了沙丘上的宝塔——摇摇欲坠。首先是旅馆,顺理成章地跨进了酒席业和洗浴业:客人来住店了,我提供可口的饭菜不行吗?客人住店要洗澡,我开个澡堂子不行吗?那时长沙的旅馆分为四个档次,一是饭店二是旅社三是商号四是伙铺,哪怕是最次的伙铺,吃饭洗澡也必不可少,这属于它的基本配套设施。 民国初期,大西门小西门沿河一带,洋行林立,星条舰花旗轮往来穿梭,于是,开在小西门外永州码头的世界饭店,开在半湘街的中国饭店、五洲饭店,开在小西门外娘娘庙对面的长沙饭店竞相开业。这些饭店既做西餐又做中餐,生意红火得不得了。饭店的高档客房里,都带有内卫浴室,装有从上海武汉运来的高档浴具和洁具,其舒适程度,远胜过大众化的澡堂。 开这些大饭店的都是大老板,包括洋人老板,他们打破行业壁垒,跨界到了餐饮和洗浴,好像还不过瘾,干脆连茶馆也一起纳入门下。几家大饭店利用自己的场地和资金优势,摆弄个屋顶花园,又喝茶又乘凉,还请几个艺人来唱歌、唱戏、讲相声、弹评书,把小本经营的老式茶馆抛出脑后一大截。 酒席馆则毫不犹豫地跨进了洗浴业。当时长沙无论官家民家,条件好的才能烧煤,要烧水用脚盆洗澡,很不韵味。想吸引更多的“小资”和“白领”到酒席馆里来,只有想法子让他们舒服。有了盆堂一项,泡个澡搓个背按个摩捶个腿,然后再入席,杯觥交错就更来劲。更何况有盆堂的店子,无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然而酒席馆原先设计时并无盆堂这项啊,怎么办呢?——那就加呗! 1916年10月,在鱼塘街经营了八年的“天然台”,将一座副楼全部翻新,改造为西式盆堂。它在广告中说“仿照沪汉模样,诸君浴德澡身”。1917年3月,在议会西街(今民主西街)经营了五年的“挹爽楼”扩大增设盆堂。同年7月,在走马楼经营了五年的“曲园酒家”也增设了盆堂。1920年9月,青石街大陆春新开业,特别强调了有“汽水盆堂”。1921年12月,太湖春又在青石街开业,当然也有“汽水盆堂”。1924年11月,在南正街经营了十二年的登瀛台重新装修开业,它在11月15日《大公报》的广告中说: 兹复改造西式三层匠楼,新增各种极品,山珍海味一应俱全,盆池澡堂特别清洁…… 酒席馆增设盆堂,不但赚了钱,还赚了口碑。1926年5月1日《大公报》刊登了一则私人鸣谢启事,标题是“曲园盆堂廉洁可风”,全文于下: 日昨在盆堂洗澡,失去金戒指一个,鄙人前往湘潭,经三日返省往询,乃承堂倌亲将戒指送来公馆,并不要酬谢,似此廉洁,诚为今世所稀有,用以风世。新化杨培甫 与旅馆酒席馆不同的是,长沙的茶馆一般都是小本经营,而且是劳动阶层和社会闲散人员谈天说地、填饱肚子的场所。比如人力车夫,拉了一上午的车,到中午“日高人渴漫思茶”,于是停下车走进茶馆里,喝杯茶咽两个包子烧卖,再继续上路。茶馆还是调解纠纷的场所,朋友之间起了误会,请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和事佬一起到茶馆里去喝杯茶,使矛盾冰消,这叫吃“讲茶”。再有就是纯粹的闲人,泡杯茶喝一上午,与同桌的邻桌的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南京城隍北京土地的海侃神聊。茶馆是子虚乌有的源头,是各类小道消息的批发站。 由于茶馆的消费对象和特殊性,茶馆唯一能跨行的就是饭菜。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在西牌楼的“春华茶社”广告说“专备极品茗茶,苏食点心,随时堂菜,满汉酒席”。次年,开在清泰街的“大观园茶社”也说“选办中式西式堂菜,名茶细点,一应俱全”。 长沙后来的茶馆并没有沿着“春华”“大观园”的路子走下去,是因为茶馆的老板们发现,他们这一“跨”非常不明智。人家要吃中西大菜、满汉全席,根本就不会到茶馆来。因为在茶馆里吃大餐,不管菜的味道如何好,排场上怎与大饭店、酒席馆比得?更何况占了厨房和店堂,影响了卖茶点的主营业务;饭菜生意不佳,还要花高薪养几个能做得出满汉全席的大师傅,真是得不偿失。所以民国年间长沙的茶馆“湘华斋”“大华斋”“桂香斋”等等,都只专卖茶水和包子、卷子、烧卖、烧饼等白案面点,不卖饭菜。油案(餐馆)和白案(茶馆)从此泾渭分明。 20世纪30年代长沙茶馆的“一哥”是开在老照壁的徐松泉。“到徐松泉喝茶去”成了当时长沙的一句流行语。徐松泉的老板徐胖子死得早,老板娘当时只有四十多岁。她精明能干,善于经营,客人入座,每桌必送六根纸烟;夏天用一块大蓬布挂在店堂里,由一个店小二站在街中间用绳子扯起篷布来回摆动,帮客人扇风。再加上她请的白案师傅手艺特别好,做出的糖心烧饼和银丝卷都堪称长沙一绝,奔着去吃这两样东西的回头客特别多。 长沙最早的专业澡堂,是开在青石桥的“宜新园盆堂”,《长沙日报》1905年11月1日刊有宜新园的开业广告: 新开宜新园盆堂——开青石桥萃暨长对门,择于九月初十日开张。本园仿京苏式样盖造新屋,器物精致,坐几宽雅,令人夺目爽心。特备建条龙井,花露香厅,凡蒙士商赐顾,分位头等每位一百文,二等每位六十文,烟茶一应在内。招呼周到,以副清赏。本园主人谨白 后来的专业澡堂也陆续增添了一些服务项目,如喝茶、喝咖啡、抽大烟、修脚、理发、按摩等,但没有听说澡堂去兼做饭店或旅馆的,因为它不具备兼营别业的硬件条件。 行业的互跨是行业完善自身功能的必然,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我们从现在的一些宾馆、酒楼、茶餐厅,还能依稀看得到当年的影子。 【名城长沙网温馨提示】《民国湘菜秘闻》作者江异先生书面授权名城长沙网每周一篇发布《民国湘菜秘闻》全书内容,请关注名城长沙网(Changsha0731.cn)及“名城长沙”微博微信平台。江异先生另一本关于湘菜的新书《百年湘菜趣闻》将于2016年下半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将展示100道经典湘菜,以及每道湘菜背后的精彩故事,敬请期待。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2 12:49 , Processed in 0.29611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