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枨冲花炮 机器人来伺候

2015-9-21 19:2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60|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浏阳河在枨冲镇弯了一个漂亮的弯弯。   本版图片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贺文兵 摄
  ↑农闲饭后,枨冲镇的乡民聚在一起打打西乡锣鼓,追寻逝去的乡愁。
  在枨冲镇,农民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实习生 华夏

  相传东汉建安十四年,周瑜巡视长沙郡,至城西40里处,见遍野橙树,林道逶迤,遂提名“橙冲”。“枨”为橙的一种,后来就演变为“枨冲”。

  周瑜到枨冲,是否乘船沿浏阳河而上,或不可考。不过,枨冲能获评“千年古镇”之美称,却离不开浏阳河的渊源。浏阳河全长大约220公里,在枨冲境内正好是22公里,十占其一,在河流沿线30多个乡镇中最长。

  现在的枨冲,实无橙,却也不算冲。江水悠悠,也不复当年“白天可见帆影,入夜可闻桨声”的景象。

  然而,青山绿水之间千年古镇的韵味,还在。麻石码头之上商贾云集的繁华,也只不过换了种方式——你看那几乎每隔一里就一家的花炮企业,可能很快就要用上“花炮机器人”;你看那闯荡上海滩的“蒸菜村”,每年挣回上亿元收入……

  A 千年古镇有座易姓始祖墓

  浏阳河边,枨冲古街,一幢幢灰瓦小楼曾经见证繁华过往。70岁的唐绍阳是土生土长的枨冲人,在他的记忆中,老街以前都是麻石路面,“两边有南杂铺、饭铺、绸缎铺……”唐绍阳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他还在古镇上的供销社里做过营业员,除了本地人,还有很多坐船来买东西的顾客。

  根据明朝嘉靖年间的《浏阳县志》记载,枨冲是当时浏阳七八座繁华市镇之一。唐绍阳把我们带到号称“千年码头”的“白蚁港”,只见十几级石阶直通水面,均为长条麻石砌成。

  “每天都有四五十条船停靠。”唐绍阳说,码头原本有七八十级台阶,下有坪,供卸货、落脚。上世纪80年代后,因为下游筑了水电站,老码头大部分被淹没。

  千年古镇造就了枨冲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孕育出了众多杰出的人才。浏阳作家刘正初说,枨冲有三座有名的墓葬,即东晋易雄将军、明朝张武将军及近代名人刘人熙之墓。

  易雄墓是浏阳境内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墓。一千多年来,全国各地易氏均奉易雄为始祖,不远千里来枨冲为其扫墓。易雄墓近年重修,后人纷纷捐资,在捐资碑上记者找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易中天,1000元。

  张武墓在枨冲镇青草龙虎岭张家坡,张武为明代著名军事家,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刘人熙则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是谭嗣同的老师,也任过民国时期湖南省政府都督。其在橙冲社区的墓地以前有“小中山陵”之称,可惜在上世纪50年代修建水库时部分被毁。

  B 枨冲花炮或最先装备机器人

  枨冲被誉为“中国红炮之乡”,2007年创下吉尼斯世界最长鞭炮纪录,在这个不到200平方公里的乡镇有96家花炮企业。当地人称,每隔一里路,就能看到一家花炮厂。

  在浏阳花炮江湖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金生花炮集团便起步于枨冲。当年从乡党委副书记岗位上下海的叶金生,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做到了如今产值过10亿元的集团,并荣获全国花炮行业中唯一一个“中华老字号”。

  81岁的叶金生身体健朗,思维敏捷,有一股会“折腾”的劲,年过八十仍担任集团董事长,凡事亲力亲为。在与其对话时,你常常会想:这哪是80岁的人,这分明就是个“80后”!

  叶金生如今要折腾的,是“花炮机器人”。作为传统产业,花炮生产千百年来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

  “手工制作操作没有标准规范,科技含量低,又容易出事。”叶金生说,花炮生产传统手工制作安全是个大问题。同时,劳动力也日趋紧张,“年轻人不愿意干,上了60岁不能干,招工越来越难。”

  “隋唐时期李畋发明了花炮,造就了今天花炮行业的兴旺发达。我想做现代的李畋,解决目前花炮行业所遇到的困难。”叶金生认为,要突破困境,花炮机器人是未来的出路。

  去年,金生花炮联手中南大学及长泰机器人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800万元研发花炮机器人。目前,亮珠分拣机器人已基本成形,年内即可在其枨冲生产基地试用。“我希望在5年内,把花炮生产各环节的机器人都研制出来,并在行业内大范围推广使用。”

  “浏阳蒸菜”是枨冲另一个特色产业、富民产业。该镇张家店村是远近闻名的“蒸菜村”,在长沙、上海、广州等地经营“浏阳蒸菜”者多达数百户,每年创收过亿元。在大力发展蒸菜产业的同时,村民还尝到了“互联网+”的甜头。张家店村的袁四文有一片千亩金银花基地,去年开始他在基地里搞起了生态中药土鸡养殖。“鸡散养在基地里找食,鸡粪又成为金银花基地的肥料,如此一来构建了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袁四文说。鸡长大后,他利用微信平台进行销售,如今已卖出近千只土鸡,销售额达到10万元。

  C 做活山水文章建白泥桥湿地公园

  “九曲浏阳河,枨冲八道湾”,浏阳河在枨冲留下了数量众多、极为曲折的弯道,其中以曲尺湾最为奇特。因其形犹如木匠手中的曲尺,故得名“曲尺湾”。

  如今曲尺湾水面平缓,如同一面镜子,将两岸青山景色倒映其中。油菜花时节,金黄一片,与清澈碧透的河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枨冲的青山绿水,不仅造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帮助枨冲人找到了新的致富之道。走进枨冲,随处可见丹桂、金桂、银桂、月月桂等精品桂花树,花木种植面积达2万亩。“‘枨冲桂花’在省内外都有名。”陪同采访的枨冲镇副镇长吴小丰说。

  “青山绿水存底蕴,两型发展勇创新。”枨冲镇党委书记陈国强表示,将通过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整合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新型产业,全力促推两型发展。

  规划中的南横线穿过枨冲,这将极大提升其交通区位优势。南横线附近,有一个白泥桥湿地,枨冲正准备将这里打造成一个景区。“未来白泥桥湿地将会成为兼具湿地保护、旅游观光、文化展演、水上运动等多种功能的现代湿地风景区。”陈国强说。

  “打造两型示范镇,建设幸福新枨冲。”如今,一个富裕殷实、平安法治、绿色生态、文明和谐的枨冲,正从理想变成现实。

  数说名镇——

  枨冲镇域面积198平方公里,距浏阳城区中心仅5公里,人口4.5万,2014年完成财政总收入7500万元。  

  概览名人——

  唐才常,清末维新派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与谭嗣同时称长沙时务学堂教习中的“浏阳二杰”。

  黎氏三院士,黎鳌、黎介寿、黎磊石三兄弟,均在1990年代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与卫生学部院士,分别在各自研究领域独占鳌头。  

  速读名产——

  西乡耍锣鼓,其打法为全省乃至全国所独有,即“单手打”和“二七钹”。在锣鼓声腔中,枨冲黄岗岭人编创传承了“一举成名”、“二龙戏珠”、“三鱼、四喜”等十四首曲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4-30 23:40 , Processed in 0.0944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