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梦寻古港,此心安处是吾乡

2015-9-16 08:4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706|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古港镇的“吉祥福娃”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长沙晚报记者 石祯专 摄
  古港新城效果图
长沙晚报记者 卜劲文 实习生 欧愉
  浏阳河十曲九弯,浩浩汤汤汇入湘江,在其上游的狮子山脚下,弯了一个90度的大湾,由此造就一古老商埠港口,历经千载而不衰,从容吐纳万物,化育生机,这就是古港。古港因河而兴,因水而盛,已有1700多年历史。

  今昔何夕?宝盖古寺的晨钟暮鼓在1600年日夜里仍旧回荡不息,狮山书院的卷轴墨香历经百年战火犹今绕梁。无论时代怎样变迁,梦回古港之时,那一方美丽富饶的水土依然人文鼎盛、商贸鼎沸,游人不禁为之一叹:此心安处是吾乡。 

  A 老街记忆

  1600年香火  189年书卷

  若是致力于追寻古港的“前世今生”,其千年香火、百年书卷之地是不能错过的风景。

  沿宝盖河,经天子港、五道湾,越宝盖洞,宝盖寺就位于诸灵山麓,如一颗夜明珠隐藏于青山绿水的珍匣中。

  宝盖寺始建于晋,盛于唐,原有九栋十八亭四十八分庵,宏伟壮观,最盛时寺内有僧侣108位,求佛之士络绎不绝。在大革命时期,它曾毁于战火,原有的寺院仅存痕迹,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了重建。沐浴1600年历史风雨,如今宝盖寺里依旧香火不断。

  寺庙后山东侧,丛林掩映下散落着30余座和尚古墓,多建于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发现如此大规模的和尚古墓群在浏阳还是首次,长沙地区也十分罕见,这对研究佛教文化和古代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行车至浏阳三中校园,麻石柱上刻着红色的校训:博我以文,拔乎其萃。相传清道光六年,浏阳知县赵瑜来到古港,令乡人在古港仙洲狮子山建文昌阁,旁立义学,改变了古港皆私塾的局面。之后,文昌阁拓建为狮山书院。189年历史的书院尽管几经变迁,但校训从未被岁月更改,书卷墨香依旧如初。

  古港的记忆何止于此。沿着小路一路蜿蜒,人们的脚步在一个小巷前停下,这是古港老街的入口之一,未显高大而古旧色彩颇浓的房屋,不甚平整又有些倾仄的石台阶,水泥墙下隐约露着痕迹的大青砖,仿佛诉说着老街古朴的身躯里藏着许多秘密。或许是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情愫,九十高龄的老人杨春华凭着令人吃惊的记忆绘出了一张1949年古港镇街镇图。在这一张16开的纸上,1949年时古港老街的商贸繁华仿佛苏醒过来,德胜街、紫薇街、正东街、南市街……道路纵横交错,商铺林立,叫卖之声此起彼伏,茴饼的香气从深巷远远飘来,来往人群络绎不绝……

  B 生态诱惑   美丽乡村 果蔬飘香

  借问美景何处有?游人遥指梅田村。

  梅田村位于古港北部,阳春三月,这里2000多亩田野变为黄色花海,蝶飞蜂舞,游人沿着乡间小道赏花骑行,融入自然,拥抱春天。今年油菜花节期间,这里共接待游客5.1万人次,朋友圈里有关古港梅田观花海的照片不断亮相,网友们连连点赞,@一只猫发帖感慨:“来到梅田,我仿佛置身仙境!”

  七月夏至,梅田村松山屋场,一个以三种彩色稻为“颜料”,以48亩稻田为“画布”的巨幅彩色稻田画迎接着八方客。稻田画面中的“吉祥福娃”手执如意,足踏莲花,笑容可掬,身上彩带飞扬,脚下波浪翻滚,在那美丽的松山屋场映衬下栩栩如生,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

  美丽古港,风景如画,果蔬飘香。

  沿途走进仙洲村,潺潺流水绕过小桥,滋养了一片绿色的希望。丝瓜藤顺着竹竿扶摇直上伸伸懒腰,豆荚绽开粉紫的花朵,辣椒在地里昂起红头,仿佛在热情招呼来者。

  村支书熊代凤回忆,在40年前那个分工计活的时代,10多岁的他每天都要挑着担子,走上4个小时去浏阳卖菜。2005年,古港首家蔬菜合作社在仙洲村成立,为收购蔬菜设定了最低保护价且上门收菜,掀开了古港蔬菜新的一页。如今,古港16家合作社“各显神通”,每天都有400至500吨蔬菜从古港被端上广州、南昌等地市民的餐桌。由于古港蔬菜在长沙的红星、马王堆市场占比较大,甚至有了“古港蔬菜打个喷嚏,马王堆市场菜价要抖三抖”之说,古港也成为浏阳蔬菜批发名符其实的集散地。

  漫步沔江村,葡萄基地里的果儿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娇艳欲滴……一进果园,我们就顿觉一股清新自然的气息涌入心田。这里还有古港第一个红心火龙果基地——浏阳市富根种植专业合作社。占地80余亩的火龙果林被呵护在温热的阳棚里,形似高大的仙人掌,一株株整齐排列,红彤彤的果实挂满枝头。“火龙果原生在热带,湖南本地很少见。从今年7月到明年元旦,果树可以结10批果子,预计产量能有两万斤呢!”基地负责人罗富根一脸幸福。

  C 浏东地标  古港新城 园镇合作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昔日古港有仙洲风月、灵坛烟雨、江村渔火、山寺钟声、天岩霁雪、花坞斜阳、古港归帆、响石流泉等狮山八景,让无数文人骚客流连忘返。今日古港既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湖等于一身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有汇聚码头、商贾、佛教、书院、红色旅游、工业遗产、石雕、屋场、稻田等为一体的浓郁文化景观和遗址。

  “生态、人文是我们最大的资源之一。”古港镇党委书记刘守德说,“我们就是要把古港的绿色生态环境打造成最美的文化景观,同时做大城建,建成魅力古港。”

  古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快捷便利,距浏阳城区19公里,离长沙市区88公里。新老浏东公路以及规划建设中的蒙华铁路穿越全境,大浏高速纵贯东西,并在古港设有互通口。在最美文化景观的基础上,围绕着“实现振兴跨越 建设强盛古港”的总体目标,古港镇政府描绘出了大城建发展蓝图——打造古港新城耀眼名片,推进浏阳市两型产业园与古港镇“园镇合作”深度融合。

  古港新城项目引来商业春风。香港世纪鑫源公司将斥资3亿元,倾力打造206亩集高尚园林住宅、风情式商业街区、大型商业购物服务区、沿街社区商业区为一体的新城面貌。届时,古港城镇面积将增加一倍,未来新城也将变身古港明珠、浏东地标。一个涉及“一轴两带六区”的旅游空间布局正在规划中,未来将满足游客生态观光、文化寻根、休闲娱乐深度游乐趣。定位为两型社会的示范区、食品产业的集聚区、新兴产业的样板区、生态宜居的新城区、支撑发展的增长极的浏阳市两型产业园,将有利推动食品产业集群,打造浏阳腹地经济引擎,具备近园优势的古港未来将迅速腾飞。

  浏阳河在千年古镇滋养出一方美丽富饶,古港的未来正像一首歌所唱的——“其实你不用去远方,好地方就在你身旁。”

  数说名镇——

  古港镇旅游资源丰富,皇龙峡生态旅游区是目前全国唯一“双河道”,湖南首家空中漂流景区;生态观光农业发达,春季油菜花节期间,一天游客量最高达7000余人。  

  概览名人——

  曹明珠,从小受父辈技艺熏陶,精于菊花石雕刻,在2008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罗介夫,又名罗良干,童试秀才,被派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而后参加同盟会,为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速读名产——

  彩色菊花石,因历经风霜,沧海桑田中锻造的硬度直逼玉石,纹理丰富,呈现出白、灰白、黄、红等多种颜色,给人以丰富的创作想象空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0:01 , Processed in 0.09045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