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昔日老矿区 今日新七宝

2015-9-15 14:3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609| 评论: 0|来自: 长沙晚报

  如今的七宝山,生态环境日益优美,绿色产业蓬勃发展。
  七宝山乡宝山村河背屋场,路面干净整洁,庭院内绿树红花,全面推广的“绿色银行”掀起了一股环保风。
  七宝山乡升平村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内,村民在察看铁皮石斛的长势。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七宝山将生态农业打造成了产业亮点。
长沙晚报实习生 华夏 记者 颜开云
  在九曲浏阳河源头,大溪河和小溪河相夹的中间地带,有一片满目苍翠、波光涟滟的秀美土地,这便是极富历史与现代色彩的七宝山。在成长工作于上世纪的那代人心中,听到“七宝山”这三个字,或许想到的便是矿山。的确,七宝山因历史上盛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黄、碱石等多种矿产而得名。

  不过,今天你走近七宝山,登顶狮子山一览罗霄余脉,荡舟浏阳湖徜徉十里波光,就会真切感受到,“矿山”已然不是这里最显著的地理标签。

  如今的七宝山作为株树桥水库这一长沙饮用水源保护地,矿山企业已从6家缩减至2家,生态环境日益优美,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富氧区、纯净水、国宝树、神仙草、有机果、养生羊、天然蜜”等绿色“新七宝”应运而生,幸福家园已现雏形。“现在,我们就是要让人一听到七宝山,首先想到便是这里秀美的绿水青山。”七宝山乡党委书记邹芳说。

  A 采矿史最早可追溯至宋朝

  清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写道:“县东北70里有七宝山,其地产铜、铁矿、硼砂、青胆二矾、土黄、吸针石,故名。” 

  七宝山有文字记载的采矿史可以追溯到近千年前的宋朝元丰时期。七宝山乡政府工作人员说,上世纪60年代建设湖南省七宝山硫铁矿时,就在炉渣中发现了一块近两斤重的高纯度“银饼”。如今,在七宝山铁山村,还能见到一些褐色的废硫铁渣,当地人称这是明朝开山采矿留下来的“铁屎”。

  “七宝山是长沙地区最大的有色矿,从地质上来说,属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组成部分。”湖南省地质研究所教授童潜明介绍,在地壳运动时期,七宝山地区的岩浆活动频繁,由于地下岩浆往上侵入断层、褶皱等有利部位,便形成了丰富的矿产。

  丰富的矿藏和发达的采矿业,为七宝山带来了名声和财富。当地人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七宝山公社便已远近闻名,读书、看电影、进敬老院一度都不要钱。到了八十年代,当地一些优越的设施条件还吸引了北京电影制片厂、珠海影视公司分别到此地取景拍摄了电影《相思女子客店》和《虎将外传》。

  B 保护绿水青山打造“新七宝”

  2010年,七宝山老矿区被正式列入湘江流域环境治理七大重点地区之一。

  “我们一方面引导现有矿山企业积极创建‘绿色矿山’,另一方面对老矿山历史遗留废渣区进行有序治理和植被恢复。”七宝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学辉介绍,“十二五”期间,七宝山矿区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源治理、历史遗留污染治理等。据介绍,目前仅剩的两家矿山企业已建成完善的废水治理系统。记者在七宝山老矿山废渣区看到,曾经600余亩满布矿渣的山头,如今已绿意盎然。

  与此同时,七宝山乡政府积极落实项目限批政策,保护好生态环境,着力向地上生态资源要“生产力”。

  位于株树桥水库水源保护区的狮子山景区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水质优良,早在2010年就获评省级森林公园。“狮子山景区的精华是山水交融的株树桥水库,我们现在也称浏阳湖。如果把浏阳河源头的大溪河小溪河比喻成一条项链的话,那浏阳湖就是这条项链上那颗璀璨的钻石吊坠。”邹芳说,“建设好狮子山省级森林公园,既是对株树桥饮用水源地保护的重要举措,也能带动七宝山的绿色生态旅游和特色休闲农业。”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资源,七宝山不仅致力开发旅游产业,还将生态农业打造成了产业亮点。铁皮石斛民间俗称“救命草”,红豆杉有“国宝树”之美誉,市场价格均不菲,目前七宝山升平村已建立这两大特色种植项目基地。如今,它们都成为七宝山绿色“新七宝”的典型代表。

  C 增进民生福祉,打造幸福家园

  走进七宝山乡宝山村河背屋场,红花绿树的庭院,干净整洁的路面,见不到一片纸屑、布片。原来,七宝山全面推广的“绿色银行”掀起了一股环保风,垃圾分类整理后“存银行兑奖品”早已成为村民的习惯。

  “我早几天还兑了一大袋洗衣粉。”屋场党小组长周春亮翻开自己的“环保存折”介绍,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将家中的废铁、废纸等废品送到镇上的“绿色银行”,然后凭存折去指定超市兑换生活用品。据了解,最近七宝山获得长沙市“环境整治优胜乡镇”称号。

  七宝山有不少移民户、危房户,为改善其居住条件,该乡从2011年起启动集中安置工程,一期已经建成,使近百户移民户、危房户实现乐迁新居梦想。“政府免费提供地基,还有补助,绿化硬化搞得漂漂亮亮,能在这么好的地方安家,这是我们山里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哟!”小区移民罗沐发望着自家新盖的楼房感慨地说。在他房子的对面,占地50多亩的二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七宝山,最气派最抢眼的建筑不是政府机关大楼,而是近年新建或改造的学校、医院、公租房等民生设施。七宝山地广人稀,有的教学点只有一二十个孩子,但为了方便山里孩子就近入学,并没有盲目撤并学校,而是保留了5个教学点,并且花大力气全部达到了合格化学校标准。此外,耗资700余万元的乡卫生院已成为七宝山的新地标,预算投资500万元的新敬老院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

  “环境变好了,民生得到了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相应就会得到优化,如此良性循环,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就提高了!”邹芳高兴地说。

  数说名镇——

  七宝山乡位于浏阳市东部,距浏阳市区43公里,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1.5万,2014年完成财政收入4500万元。  

  概览名人——

  刘新屏(1917-1995年),七宝山横山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享受副军级待遇。  

  速读名产——

  经过多年发展,七宝山乡如今已形成红豆杉人工种植近1000亩、10万株的规模;现有黑山羊存栏4500头,蜂箱3000桶,铁皮石斛棚栽20亩。

  本版图片均为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4-30 23:35 , Processed in 0.11321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