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泉水塘小区门口,有一口清洌老龙井。6月初,修缮一新的老井焕发新模样。老龙井井水清可见底,前来取水的市民乐不可支地说起东湖街道保护这项老长沙不可移动文物的故事。 长沙自古井多,但目前尚存可用的水井只有20余口,而东湖街道里,就有老龙井、东沙井以及一字墙井。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教授王仁才介绍,距离老龙井不到200米的东沙井,最早可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井水清澈见底,水质甘甜。古井添福一方,世代汩汩不息,每天上百人取水都不曾干涸。提起周边居民的长寿,大伙都说是喝了井水的缘故。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老龙井、东沙井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经过居民反映,东湖街道着手对古井展开了保护。去年6月初,街道抽取专项资金11万余元用于古井维修,翻修后的东沙井铺砌了20余平方米麻石地面,很好地保护了水源。为方便居民取水,取水口边还修建了一条近百米长的水泥路,这让原本要踩着齐踝泥泞前往古井的群众赞不绝口。“夏天把西瓜放到一桶井水里,过会儿再拿出来吃,清凉甘甜,过瘾得很!”家住东湖村的解杰军开心地说。 今年5月,街道又对老龙井进行了修缮。水井表层的青苔水藻已全部清除,水井里外都铺设了麻石,现已清澈见底,周围环境也得到了整治。井边用青石板砖铺砌出一个小广场,墙上一幅名家字迹让翻修后的老龙井看上去更具灵气。 “古井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我们应该对现存古井进行保护,既是给取水居民方便,也为研究古井文化留下了珍贵史料。”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说,每一口古井都承载着厚重的文化与记忆,与其说居民取的是井水,不如说取的是浓厚的家乡味儿和邻里的人情味。为了不让为数不多的清泉湮没在城市化进程中,街道计划将东沙井、一字墙井和老龙井串起来,形成一个古井群落,修建一个休闲茶文化园,游人可以在这里取千年井水、品功夫茶道,成为浏阳河风光带一大亮点。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4-30 23:27 , Processed in 0.11629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