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人在湖南黔阳芙蓉楼题了一联: 秋水为神玉为骨; 芙蓉如面柳如眉。 上联出自杜甫《徐卿二子歌》:“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下联出自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春风桃李花开日,夜雨梧桐叶落时。” 这两句诗原本都是形容美人的,作者顺手牵羊以之题芙蓉楼,无疑在作者心目中,芙蓉楼便如绝代佳人,亭亭玉立,不能忘怀,以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深厚的湖湘文化之沃土,培育了为数众多的文化名人,更培育了千千万万才华横溢饱学之士。虽然他们名不见经传,但散落在民间的作品,如天河繁星,光芒闪耀。笔者略举几例,与读者诸君共赏: 桃花源玩月亭联 月明松下房栊静;(王维) 春到人间草木知。(张栻) 安化杨公坳茶亭联 西望瑶池降王母;(杜甫)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 长沙岳王宫竹圃中苇亭联 身世双蓬鬓;(杜甫) 乾坤一草亭。(杜甫) 衡阳酃山神庙联 一条界破青山色;(唐凝) 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 望城莲花六合寺联 曲径通幽处;(常建) 柴门候劲松。(陶潜) 浏阳源头小商店联 便觉眼前生意满;(张树)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衡东甘溪镇社背老屋联 浮云心事谁能识?(白居易) 明月襟怀只自知。(钱 起)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3:45 , Processed in 0.09883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