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浏阳河“九道湾”只有三道过浏阳?

2014-10-13 16:0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834| 评论: 0|来自: 浏阳网


\
在广义的浏阳河中,小河乡的鳄鱼嘴湾被当地人称为浏阳河源头的第一湾。记者周健

长沙文史书丛之《浏阳河九道湾》列出下游狭义“九道湾”
入选,浏阳河弯曲的角度和长度都很重要

    “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这个传唱不息的问题,有了新答案。“浏阳河确有九道湾。”在刚刚出版的长沙文史书丛之《浏阳河九道湾》中,给出了这样一个考证。

    “狭义的九道湾是浏阳河从浏阳市进入长沙县后,下游从东至西弯过的九道湾。”昨日,该书撰稿编辑、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陈先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湾在古代都有名称。

浏阳日报记者肖雪

新版“九道湾”,三道经过浏阳

    与“大江东去”不同,发源于浏阳最东端大围山的浏阳河,向西而流,流经浏阳市、长沙县全境,进入长沙城区,注入湘江,全长234.8公里。

    “这本书中所说的九道湾主要针对浏阳河下游,也就是浏阳河从浏阳市进入长沙县之后的九道湾。”陈先枢表示,这次考证出的九道湾大多有“故称”。

    在此次出版的《浏阳河九道湾》公布的狭义“九道湾”中,浏阳河从浏阳市镇头镇进入长沙县江背镇,北流至小埠村,再西转,形成第一道湾(古称“小埠港”);西北向至金洲村,再南转,形成第二道湾(古称“金潭河”)。

    南流至座寺岭,返回浏阳市柏加镇,再逆转180度向北折回至长沙县,为第三道湾(古称“八斗湾”);流至长沙县黄兴镇早禾村后,往西南弯回至浏阳市柏加镇渡头村,再折返西北至长沙县仙人市境,为第四道湾(古称“螽斯港”);

    西流至今长株高速西侧的黄兴镇、跳马镇交界处的团头嘴,再北转,为第五道湾(古称“团头河”);第六道湾在浏阳河环绕雨花区谭阳洲的这道梨形弯(古称“梨江”)。

    第七道湾是浏阳河穿过芙蓉区东岸街道与开福区月湖街道交界处的苗圃南,河道受山体的阻拦折向西北鸭子铺段;第八道湾(古称长套湾)为河道在车站北路烈士公园东门京广铁路路基段,从西北流向急转至东北流向,在此形成的狭长半岛酷似鸭嘴,名为“鸭子铺”。

    第九道湾(古称“陈家湾”)为浏阳河在洪山路以90度弯西折,过陈家渡,从落刀嘴注入湘江,这也是浏阳河进入湘江的最后一道湾。

    在这一版本中,浏阳河只有三道湾经过了浏阳。

入选“九道湾”,角度长度都重要

    “事实上,浏阳河的九道湾只是一个概数。”陈先枢说,歌声里传唱的“九”、“五十”都是概数,“尤其是‘九’,古汉语中最大的概数。”这说明浏阳河的湾之多,难以统计,“如果按照地图数,不止九道,连九十九道都数得出来。”

    而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勘测处专家左重辉介绍,河流湾道的数量,即使按照科学的划分,也是有比例概念的,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看到的河湾数量是不同的。

    同时,河流的“直”与“弯”难以定义,相对来说,“直”是一个比较清楚直白的概念,而“弯”则要涉及到程度问题。因此,浏阳河到底有多少湾更加难以界定。

    在这样的条件下,陈先枢为“九道湾”设立了一个选取的标准:河道弯曲的角度和长度都很重要,入选的必须是大弯,首先是弯的角度必须达到90度以上。

    其次,则是湾道的里程要长,“起码要一二十里水路。”经过这一标准筛选之后,湾的数量明显减少。

    然后,再在地理数据筛选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进行考据。陈先枢说,根据各个年代的《长沙县志》、古地图、古文献,再结合实地走访,最终确定了《浏阳河九道湾》中公布的狭义的浏阳河九道湾。

    “在这九道湾中不少地方现在还是沿用古名。”陈先枢说,如团头河、梨江等名都是从古沿用至今,“这也说明这九道湾是一直以来真实存在的。

人物对话
浏阳河中上游湾道更集中

    浏阳日报:浏阳河唱响了浏阳之名,但这次定义的狭义“浏阳河九道湾”为何只有三道经过浏阳呢?

    陈先枢:这次我们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浏阳河下游,因此并未将浏阳河中上游的湾道统计在内。事实上,如果按照我们选择的标准,浏阳河中上游的大湾大概有二三十个,数量比下游的湾道要大。

    不过,尽管此次出版的《浏阳河九道湾》没有对浏阳河上中游的湾道进行研究,但是在附录部门也收录了浏阳河上中游的主要名胜古迹。

    浏阳日报:您对浏阳河上中游的湾道研究和文化挖掘有什么建议?

    陈先枢:我曾经到浏阳实地考察过浏阳河,从源头的大溪河、小溪河,到汇流后流入长沙县,沿线看过之后,发现浏阳河上中游湾道更集中,浏阳想确定“九道湾”是有难度的,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设立严格的标准进行筛选。

    浏阳已经将浏阳河上中游的山水、人文、风物等编辑成书,挖掘浏阳河文化,今后浏阳还可以继续围绕浏阳河做文章、做文化。

浏河之湾
浏阳境内有名的几道浏河湾

    狭义的浏阳河指大溪河、小溪河汇流之后的河流,而广义的浏阳河则包括大、小溪河,从广义上来说,浏阳河“湾”的数量更多。

    小河乡鳄鱼嘴湾:小河乡地处小溪河源头,也是长沙市饮用水源核心保护区。静谧秀美的鳄鱼嘴湾位于小河乡金沙村山林深处,被当地人称为浏阳河源头的第一湾,因其山势形似鳄鱼而得名,是艺术家们重点采风地点之一,也正被更多的游客知晓。

    高坪镇石湾:在浏阳市高坪镇石湾附近,浏阳河的上流小溪河自上而来,至此转了一个90度的弯。路旁有一块刻着“浏阳河第一湾”的石碑,有“九曲浏阳河此处第一湾”、“千年古樟,枝叶繁茂”、“九曲亭,临水而立”等语,由村民集资修建。

    城区樟树潭:在原氮肥厂,围绕西湖山有浏阳河的一处迴水湾,名为樟树潭。樟树潭还曾挖掘出古人类活动遗址,是浏阳最早古人类遗址发掘地。

    枨冲镇一镇有八湾:浏阳河从大栗坪水坝蜿蜒而下,进入枨冲镇境内,浏阳河在此穿行22公里,从储潭湾到槽门滩,共计有八道湾。

    葛家乡和普迹镇的“几”字:浏阳河在葛家乡和普迹镇挥笔写下一个大大的“几”字,右边的一横一折,恰恰在葛家乡。而浏阳河在普迹镇拐了一个大弯后,则由泥沙沉积形成了夹洲岛。

    浏阳河上的湾道之多,难以一一统计,而浏阳正在面向全市评选浏阳河上的“最美九道湾”,进一步挖掘浏阳河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新闻延伸
浏阳河湾里的生活

    良田,堪称是河流在转身时不经意的赠予。紧邻湘东门户的浏阳,曾经历多次移民浪潮,垦荒者在良田的诱惑下来此定居生产,成为河湾的开发者。

    “浏阳河第一湾”的石碑在浏阳市高坪镇石湾村,由当地村民于2003年集资修建。浏阳河的上流小溪河自上而来,至此转了一个90度的弯。湾外散布几户人家,湾里是蔡家组。

    在拐弯处,河水流速放缓,所携带的泥沙和养分在沉积,养成一片沃土良田,这是浏阳河作为河流的本能。

    田的好坏,在河湾边的山上一目了然。在湾里,河水所带的泥沙冲积成了一块近百亩的小平地,湾外的田地则是依坡垦出,单个的面积小且不规整。前者既利于耕作,也便于灌溉。这一区位优势在农耕时代是极为重要的。

    石湾上头的山坡上有一块立于清嘉庆二年的石碑,记有一支移民于明万历四年自粤东迁来,在天启元年“灵愈著”,至康熙六十年“灵应楚浏”,再至乾隆戊寅年“纠集同人募化”。这一家族在此扎根,衍生出八个房派,“是一块风水宝地”。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5:44 , Processed in 0.13809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