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马楚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马楚国的疆域 《十国春秋》卷111《十国地理表》云:“越湖以南数州,为 楚。”其实,楚极盛时,以长沙为府,辖20余州,置武安、武 平、静江等军节度使。相当于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和贵州、广东的一部分。包括: 今湖南境内,府、州、监14个,下辖46个县。 长沙府 领县9: 长沙 今长沙市,长沙、望城县地。为武安军节度使官署所 在地。 湘潭 今湘潭市、株洲市、宁乡县地。又错入今长沙、望城县境。 湘乡 今湘乡、双峰、涟源、宁乡县地。 益阳 今益阳市、桃江、宁乡、安化县地。 醴陵 今醴陵市地。 浏阳 今浏阳市地。 攸县 原属衡州,朱梁时来属,一云后汉乾祐〔948—950年)时仍属衡州。今攸县地。 龙喜后汉乾祐三年〔950年〉,楚析长沙县置。今长沙县 地。故城在今长沙县东虎子岭西浏河东。
茶陵 原属衡州,石晋时属潭州。今茶陵、酃县地。 衡州 治衡阳,今衡阳市,领县4: 衡阳 今衡阳市、衡阳、衡南、安仁县地。 衡山 原属衡州,后晋天福五年〔940年)改属潭州,后复来属。今衡山、安仁县地。 耒阳 今耒阳市地。 常宁 今常宁县地。 澧州治澧阳,今澧县,领县4: 澧阳 今津市、澧县、临澧县地。 安乡 今安乡、南县地。 石门 今石门县地。 慈利 今慈利、临澧、大庸、桑植县地。 朗州治武陵,今常德市,领县3: 武陵 今常德市、常德、桃源县地。 龙阳 今汉寿县地。 桥江 旧为沅江,乾宁〔894—898年)中,改桥江,属岳 州,五代时来属。今沅江县地。 岳州五代初属安武军节度,已而属湖南,后属武平军节度。治巴陵,今岳阳市,领县4: 巴陵 后因广顺元年〔951年)南唐取之,不久归楚。今岳阳、临湘县地。 华容 今华容、南县地。 湘阴 今相阴县地。 平江 旧为昌江,后唐同光〔923—926年)避李国昌讳改。 今平江县地。 道州治营道,今道县,领县4: 营道 西汉皇,今道县地。 延喜 唐为延唐,朱梁改为延昌,后唐同光〔923--926〕时足名延唐,晋天福七年〔94*2年)更名延喜。一作延喜。今宁远县地。 江华 今江华县地。 永明 今江永县地。 永州 治零陵,今零陵县,领县2: 零陵 今零陵县地。 - 祁阳 今祁阳、祁东县地。 邵州 治邵阳,今邵阳市。石晋时改邵州为敏州。领县2: 邵阳 旧为邵阳县,石晋时改敏政县,后汉复立邵阳县,属敏州。今邵阳市、部阳、隆回、邵东、新邵、新化、涟源县地。 武冈 今武冈、洞口、隆回、新宁、城步县地。 辰州 治況陵,今沉陵县地。领县5: 沉陵 今沉陵县地。 淑浦 今叙浦县地。 辰溪 今辰溪、怀化县地。 卢溪 今泸溪、吉首县地。 麻阳 今麻阳、凤凰县地。 郴州 原领郴、南亭、资兴、义章、蓝山、义昌、高平、临武8县罾。后晋天福〔936—944年)却文昭王奏改敦州,废临武、 高平乓县,并以其地入桂阳监。又废资兴县为资兴寨。后汉 乾祐〔948—950年)时复为郴州,后南汉于乾和九年〈951 年)遣将潘崇彻敗南唐兵于宜章道,取郴州。领县5: 郴 今郴县地。 ‘ 南亭 今永兴县地。 义章 今宜章县地。 ‘ 蓝山 今蓝山县地。 郴义 原为义昌县,后唐同光〔923—926年)中,避庙讳更名为郴义。 桂阳监 治桂阳,今桂阳县。唐于郴州境翼监,掌铸饯。后晋天 福(936—944年)初以临武、高平二县益其地。今桂阳、临武、蓝山、喜禾县地。
GMT+8, 2025-5-1 11:04
, Processed in 0.20126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