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浏阳河上中游主要名胜古迹

2014-8-1 14: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92|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撰稿



 

 


 

花炮始祖李畋庙

 

李畋庙位于浏阳市大瑶镇浏阳河畔。传说爆竹的发明者为唐代的李畋,今浏阳麻石小街田家巷,尚存宋代所建的“祖师庙”,被奉为鞭爆业的祖师。唐《异闻录》载:“李畋居中,邻人仲叟家为山魈所崇,畋命旦夕于庭中用竹著火中,鬼乃惊循,至晓,寂然安贴。”看来最早的“爆竹”大抵是经过火烧竹子所发出的爆裂之声,待火药发明之后,才有了纸卷爆竹。

李畋为浏阳大瑶人,生于隋仁寿(601—604)年间。李畋青年时代适逢贞观之治年间,他父母早亡,遂云游四海,志在报效朝廷。曾不辞劳苦赴耒阳蔡伦故里学习造纸技术,访遍四方能工巧匠,得土硝提炼真传。又传,得到药王孙思邈的指点,将“伏火硫磺”首创为“火硝纸爆”,开“烟花礼炮”之先河。一说李畋为醴陵县麻石村人。今大瑶镇和麻石村都建有李畋庙,香火异常旺盛。浏阳、醴陵两个相邻的花炮之乡共争一位祖师,成为一个有趣的现象。相传农历四月十八日是李畋的生日。每到这天,做鞭炮行业的人家都要焚香点烛,献上三牲,向李畋先师神位叩首作揖,虔诚祭祀,祈求福佑。先师生日前一夜,更是铳炮冲天,热闹非凡。

浏阳花炮包括鞭炮和烟花,历史可追溯至唐宋。鞭炮原名“编炮”,意为编结起来的爆竹。生产爆竹的原料是浏阳就地取材的土纸、土硝、硫磺、铁屑、炭末、红白泥土等。而“爆竹”者,初为将火药塞入竹节之中,用引线点燃起爆,其响声洪亮,且散发出沁人心脾之香气。

大瑶镇李畋公园内建起了全国第一家花炮文化博物馆。博物馆建在原李畋庙遗址,原庙前门尚存,古风依旧。新建博物馆为仿唐建筑,红墙碧瓦,飞阁流檐,雕梁画栋,蔚为大观。浏阳本土楹联家王巨农题门联云:

 

卜旧址以建公园,看幽篁环古冢,瑞草绕新亭,万斛乡情酬祖德;

祀先师而修杰阁,喜遗像铸青铜,展厅盈紫气,八方游客谢东风。

 

正殿为李畋庙,内供李畋神像,有大鼓巨锣各二,2001年在此举行了纪念李畋诞辰1400周年的大型祭祖活动。两厢设4个展室,分别为“千年巡礼”、“传统艺”、“现代技术”、“辉煌业绩”。其侧老屋辟为花炮工艺馆,展示传统花炮制作工具,其中有明清时期花炮印刷版、手推车等。传说中的李畋墓也于2000年修复,墓地约300平方米,由坟茔、拜坪、祭台、纪念碑等组成,2014年公布为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


123456789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10:56 , Processed in 0.09476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