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浏阳河上中游主要名胜古迹

2014-8-1 14:24| 发布者: admin| 查看: 5691|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撰稿



 

 

 

孙隐山与升冲观

 

孙隐山位于浏阳县城东浏阳河畔,为一绵伏小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为隋唐间医学家孙思邈栖隐之处。山麓有升冲观、洗药桥、洗药井、炼丹台等胜迹,皆因纪念孙思邈而名。明代郑序《游孙隐山》诗云:

 

孙隐兹山若许年,至今台观尚依然。

云间不见烧丹灶,桥下犹流洗药泉。

造谒为民祈雨泽,徘徊寓目爱山川。

穹碑备载飞升事,胜迹由来岂浪传。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力辞;唐太宗即位,授以爵位,皆不受;高宗召拜谏议大夫,仍不受。上元元年(674),辞疾请归,撰《千金方》30卷,精于医道,行于世。寿高102岁而终。还自注《老子》、《庄子》,又撰《枕中素书》1卷。

孙隐山东北麓,浏阳河畔,有升冲观。道观建于唐代初期,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毁于灾。宋徽宗时,全国兴道教,孙思邈被徽宗追封为“妙应真人”,升冲观得以扩建。传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白日飞升之日。每年这天都要举行药王会。明洪武三年(1370)道士王坦然集资复修。明宣德八年(1433),邑人喻道纯皈依道教,修炼于此。喻得全真教真谛,成为龙门玄裔,历代承传,升冲观遂为全真道修真之所,明天启五年(1025),住持彭思伟重修殿宇,学士陈文作记。观原有前后两进,分别供奉儒、道、释三教神像。前殿铸药师铜像,高2.3米。清末民初,宫观颓败,仅留前后正殿。1956年所存殿屋用作浏阳县竹器社的生产车间。1958年,神像、殿宇被毁,殿后存古樟四株。洗药井在升冲观后殿右侧围墙附近,圆形,径约50厘米,皆用青条石砌,水清澈微苦,传为孙思邈洗药所致。1979年浏阳县房产公司建民房于升冲观侧,将古井填毁。井旁原有炼丹台,亦毁,只留下清秀才唐瑞的《登炼丹台》诗:

 

炼药台空仙已去,台空仙去我还来。

涧边幽草年年绿,枝上名花岁岁开。

不老金丹何处觅,难留青鬓莫相催。

乾坤日月双丸转,感慨登临酒数杯。

 

今恢复道观,并予扩修。孙隐山建为公园,成为浏阳市新的旅游景点。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10:50 , Processed in 0.2980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