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浏阳河下游已消失的古迹

2014-8-1 14:3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4437| 评论: 0|原作者: 陈先枢撰稿




 

 

新河与碧浪湖

 

新河是一条在浏阳河入湘江口连通湘江、碧浪湖和浏阳河的人造运河,湘江、浏阳河、新河围成的一个三角形陆地,即人们熟知的新河三角洲。

新河原名新开河,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湖南巡抚王艮相为停泊湘江船舶而在长沙北门外新开凿的人工港湾。港湾如弯月形,两端通湘江,上口宽66米,下口宽50米,计长1000余米。至康熙末年,月河淤塞近半。雍正五年(1727)、乾隆二十七年(1762),湖南巡抚王国栋、陈宏谋两次组织疏浚,使月河两岸均可泊船。

陈宏谋在《勘估长沙月河檄》中还动议月河与河旁的碧浪湖开通相连。清道光举人李元度著《开浚长沙城北碧浪湖议》,重提接通新河与碧浪湖的动议。文称:“湖与江只隔一堤。堤即大路也,长约二十馀丈,广二丈有馀,水涨时船多泊湖内,今拟掘其堤,改其路。则湖与江通,泊舟当以万计。”

纸上的动议直到光绪二十三年(1897)巡抚陈宝箴再倡疏浚新河时才付诸实施。长沙大商人朱昌琳(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之曾伯祖父)积极响应,捐资13万两白银,将湘江、碧浪湖和浏阳河凿通,历时10年竣工,河长数里,泊船盈万。新河一带随之出现了街市、码头和行栈,成为长沙北门繁华之区。

碧浪湖在浏阳河南岸开福寺后,系五代时楚王马希范避暑之地,湖面达二三十公顷,周四五里,湖中有亭,为马氏三月三日的祓禊之所。清末名流王闿运、释敬安等常在此聚会,举办碧湖诗社。诗僧释敬安《碧湖晚眺》诗描绘了江湖融为一体的绝妙景色。诗云:

 

碧浪湖边寺,紫微山上亭。

湘浮一线白,天压四围青。

细草侵禅塔,闲鸥浴远汀。

数声渔笛晚,惊起蛰龙听。

 

上世纪末新河仍保存了约五分之二的旧河道,辟为渔场,今已完全填塞。2006年,长沙市政府在新河老街街口,以“长沙著名历史文化遗址”立碑纪念。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8-20 04:14 , Processed in 0.08805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