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长沙城东现千年古城墙遗址

2014-5-12 13:56|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64| 评论: 0|来自: 东湖街道办

长沙城东现千年古城墙遗址[来源:三湘都市报 日期:2014-4-30]

428日上午,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工作人员在北宋古城墙遗址进行现场勘查。 
1000多年前,长沙城里有个马楚国,城东是马楚国的常丰县,是政府粮仓所在地,有天下粮仓之称。今天上午,长沙城东东湖街道东湖五组的村民找到了一处夯土墙。据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这处夯土墙极有可能就是原马楚国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 
长沙城东发现古城墙 
上午10点,长沙城东东湖街道东湖五组73岁的村民杜立中领着大家来到村里的物流园。他指着仓库中间的一处高6米,长60多米的土堆对记者说,这堆夯土墙可能就是以前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 
很久以前,就听说东湖这边有一座古城,上世纪80年代,长沙有一支考古队专门到村里来进行考古,就在现在的位置发现有一处夯土墙,据说是当年原马楚国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杜立中说,夯土墙有一丈高,后来修建仓库的时候,不少夯土墙被推平了。根据长沙研究文史的专家提供的线索,街道办事处信息员挨家挨户打听消息,才找到这儿。 
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多次来到现场实地考察,他向记者证实,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沙确有一支考古队在附近进行考古,发现当地还有200米长的古城墙,全由土夯筑成。根据当时的考古报告,古城占地32500平方米,呈方形,坐北朝南,有内外两城之分,城墙均为土筑。宋代以前的城墙全部都是夯墙,明代以后才是砖墙。陈先枢说,这里是一个冲击平原,附近都没有山头,这里还能有山头,而且这里的土质都是人工夯筑,不是自然土,极有可能是古城墙。 
古城只存在了20余年 
陈先枢介绍说,善化县的前身是常丰县,常丰县的前身是龙喜县。据史书记载,龙喜县位于今东湖相邻的长沙县梨镇仙人市鹿芝岭地段。宋太祖登基,因龙喜县之名触犯王朝忌讳,而予以撤销。乾德三年(965)升常丰场为县,常丰县因当年马楚政权设于姚托的常丰仓而命名,它为政府出资买谷储存粮食的仓库,储粮主要用于灾荒年救济灾民和百姓。常丰县连同其前身龙喜县仅存在24年。 
五代马楚国时是天下粮仓,现在这里又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粮仓陈先枢说。 
措施 
将参照杭州宋城 
复原马楚城 
东湖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尹卫东表示,古城虽然只存在了二十余年,却见证了五代马楚政权从辉煌走向衰亡的历程。 
五代时期,马殷占据湖南,以长沙为都城,建立了马楚国,马殷广积粮,在今东湖一带设立粮仓,在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土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同时奉行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商业贸易,鼓励进出口贸易、招揽各国商人,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尹卫东说:东湖街道将依托古县城古城墙等历史文化,包装马楚城文化主题公园,向社会招商,将参照杭州宋城,在浏阳河风光带沿岸复原马楚城,马楚城面积将达到100亩。

 

宋古城墙藏身长沙东湖村 或为马楚王朝所留遗迹[时间2014-04-29来源:长沙晚报] 

在长沙东湖街道东湖村五组,有一段不起眼的土坎。日前,经民情信息员走访和文史专家考证,这段土坎很可能是宋初五代十国时以湖南为中心的马楚王朝常丰县的古城城墙遗迹。

马楚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又称南楚,是历史上唯一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王朝。据《长沙市芙蓉区街巷志》中的“长巷子”和“东湖路”两篇文章记载,常丰县城墙原址修建于北宋初年,东起庄家岭(X035省道),西至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从庄家窑上(现东湖村)北上至三元塘(现合平村),以得寿堂(现省道与东湖路路口)T字形,其中南北全长20-200米。

解放以后,当地也一直流传着古城墙的传说,82岁的村民李德华告诉记者:“我的爹爹告诉我,当年有两个懂风水的姊妹来到当地,就说这里有五条龙脉,是五龙捧圣之地。后来,村民还发现了写有马楚国文字的城门石。如今其中的一块城门石还收藏在当地一个村民家里。”

湖南省历史学会常务理事陈先枢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省文物考古队曾对城墙遗留下的残垣进行过考古认证,当时,还可以见到城墙的一角。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村民文物保护意识的缺乏,现仅留下一段土坎见证着当年的历史。

如今该如何安置这段古城墙呢?专家们认为:古城墙是一座城的标志,人们可以通过一段残垣,去想像一下当年整个城的样子。同时,这些文化遗存是一个城市的历史符号,对它的保留,为研究马楚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

 

长沙城东现千年古城墙遗址 或为五代马楚国遗迹[2014-05-05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本报讯  在长沙城东东湖街道某物流园的两间仓库中间,有一处高6米,长60多米的土堆近日被发现,备受关注。据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介绍,这处夯土墙极有可能就是原马楚国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
1000多年前,长沙城里有个马楚国,城东是马楚国的常丰县,是政府粮仓所在地,有天下粮仓之称。由于历史的原因,该古城在历史上只存在了20余年、其前身是常丰县,常丰县的前身是龙喜县。据史书记载,龙喜县位于今东湖相邻的长沙县梨镇仙人市鹿芝岭地段。宋太祖登基,因龙喜县之名触犯王朝忌讳,而予以撤销。乾德三年(965)升常丰场为县,常丰县因当年马楚政权设于姚托的常丰仓而命名,它为政府出资买谷储存粮食的仓库,储粮主要用于灾荒年救济灾民和百姓。常丰县连同其前身龙喜县仅存在24年。
很久以前就听说这儿曾经有一座古城,上世纪80年代,长沙有一支考古队专门到村里来进行考古,就在现在的位置发现有一处夯土墙,据说是当年原马楚国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据东湖街道东湖五组73岁的村民杜立中回忆,夯土墙有一丈高,后来修建仓库的时候,不少夯土墙被推平了。根据长沙研究文史的专家提供的线索,街道办事处信息员挨家挨户打听消息,才找到这儿。
长沙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委员会委员陈先枢多次来到现场实地考察,他向记者证实,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沙确有一支考古队在附近进行考古,发现当地还有200米长的古城墙,全由土夯筑成。根据当时的考古报告,古城占地32500平方米,呈方形,坐北朝南,有内外两城之分,城墙均为土筑。宋代以前的城墙全部都是夯墙,明代以后才是砖墙。陈先枢说,这里是一个冲击平原,附近都没有山头,这里还能有山头,而且这里的土质都是人工夯筑,不是自然土,这堆夯土墙极有可能就是以前常丰县城古城墙遗址。
东湖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尹卫东表示,古城虽然只存在了二十余年,却见证了五代马楚政权从辉煌走向衰亡的历程。五代时期,马殷占据湖南,以长沙为都城,建立了马楚国,马殷广积粮,在今东湖一带设立粮仓,在政治上采取上奉天子下抚土民的保境息民政策,同时奉行奖励农桑、发展茶叶、倡导纺织、重视商业贸易,鼓励进出口贸易、招揽各国商人,开创湖南招商引资的先河。
五代马楚国时是天下粮仓,现在这里又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生活居住的地方,这里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粮仓尹卫东表示:东湖街道将依托古县城古城墙等历史文化,包装马楚城文化主题公园,向社会招商,将参照杭州宋城,在浏阳河风光带沿岸复原马楚城,马楚城面积将达到100亩。(本报记者 寻晓燕)

 

长沙东湖街道古城墙遗址濒危” 专家建议原地保护[2014-04-28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沙428日电 (记者 唐小晴)“目前最好将这段古城墙遗址进行回填,实施原址保护,如果可以就重建,这样能还原当时的文化景象。长沙文史专家陈先枢28日指着一处土丘说。

陈先枢脚下的一片荒芜之地是宋初由五代马楚政权所遗留的常丰县县城所在地,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东湖街道东南部浏阳河畔东湖村六厘港。20世纪80年代初,长沙市文物考古队勘察古城遗址时,古城墙基本完整,可展示出古城的基本范围。

据史料加载,彼时的城墙呈方形,做北朝南,有内外两城之分,均为土筑,高约3米。

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中新网记者登坡而上,放眼望去,长方形的古城墙遗址杂草从生,但遗迹依稀可辨,四周是一个大型渔场。

陈先枢表示,只存在20余年的古城,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节点,却见证了五代马楚政权从辉煌走向衰亡的历程,其商业的繁荣与当时手工业和矿冶业的发达值得肯定,希望相关部门能及时保护这段古城墙,作为珍贵的研究史料予以保存。

东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尹卫东表示,东湖街道将依托古县城古城墙等历史文化,包装马楚城文化主题公园项目,向社会招商,再现千年前的历史,给游客带来独特的穿越体验。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5:55 , Processed in 0.2584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