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易练红书记: 您好! 我们是几个关心长沙历史文化的人。 我们长沙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近几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公共设施日趋完善,市民居住条件日益改善,长沙城市综合实力已居中部地区前列。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时候,我们也惋惜地看到城市的历史痕迹正在快速消失,我们的城市正在变成一座没有历史记忆,没有地方特色的大都市。 金融中心,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取代了曾经充满市井生活情趣的老街小巷,大楼盘擦掉了曾经的市民集体记忆,那些洋里洋气的仿欧美地名掩盖了两千年积淀的老地名。我们的GDP上去了,可是如果我们的年轻人对自己城市的历史,对曾经的荣耀或苦难都不知晓,他们怎么认同自己的城市呢?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按规定至少应有两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可是我们目前还只有半个太平街(二期修复工程迟迟未启动),第二个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还没有修复。而同时我们的历史城区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消失!现在还剩下西文庙坪,大小古道巷,化龙池,都正街几小片地方,建筑密度容积率不高,要马上重视,控制开发,改善公共设施,局部恢复历史旧貌还来得及。 我们建议,恢复长沙古城风貌,就从都正街社区起步。这个很小的片区,只有几十亩地,但它就在天心阁老城墙的背后,是老长沙(善化县)的中心区。这里曾经有善化县县衙门,驻军的都司衙门,这里有被封为“定湘王庙”的善化县城隍庙,有纪念“厨神”的詹王宫,有曾经的文化地标城南书院和文昌阁,有崇拜北斗星母亲的斗姥阁。都正街片区,北起人民西路(再往北就是定王台遗址),西邻蔡锷南路(再往西就是化龙池历史地段),东南毗邻天心公园(再往东就是简牍博物馆和白沙古井)。修复这个片区的古城风貌,就可以把古城仅存的主要历史元素联接起来,还可以保留像“县正街”“都正街”“千总巷”“火药局”“清香留”“和乐街”“甘棠址”这样的老地名。 都正街这个片区目前可以说是棚户区,四层以上的建筑很少,其中还有不少是公房,如果马上着手修复改建困难还不大。 这个片区,因为毗邻天心阁,规划上要控制建筑高度,不宜做高层高强度开发。天心公园曾经做过扩大公园规模的规划,对这片地方也是打算改建为低层为主的历史风貌街区。目前的《控制性规划》这一大片都是按“绿地”控制,真要全部拆迁,做纯粹绿地,既无必要也少可能。天心阁是历史遗产,何必不用古城风貌去协调,而要用无个性的纯粹绿地去协调呢? 具体如何做?我们与芙蓉区定王台街道的同志商量,他们委托设计院做了《历史街区概念性策划与规划方案》,就是由政府负责改善片区的道路水电公共设施,并投资修复几个历史景点,再引导民间资金进来逐步改建,也鼓励居民自己改善旧宅。实现一个集古城历史展示,民俗风情体验,湖湘美食溯源,创意产业小集的富有生命力的街区。 以上设想,不知妥否?请书记斟酌。此致 崇高的敬意。
郑佳明、陈先枢、梁小进 刘叔华、贺孝武、任 波、徐大山 2013.07.26.
郑佳明 曾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南省省社科联主席,红网名誉主席,《故事湖南》主讲人等 陈先枢 长沙市文史专家 梁小进 长沙市文史专家 刘叔华 长沙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古建筑专家 贺孝武 长沙市文史专家 任 波 长沙知名文史记者、专栏作家 徐大山 定王孝文化义务宣传员、省老干诗词协会副秘书长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2:16 , Processed in 0.5375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