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笔泉与稻香泉 望城县丁字镇书堂乡境内书堂山,山形酷似笔架,故又称笔架山。这里是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的故乡。书堂山南坡会子塘有“洗笔泉”。山涧清泉流经于此,汇人一小池,“洗笔泉”三字即刻于池边花岗石上。字高 玉座息欧阳,万卷书香传宇宙; 名山藏太子,千秋堂构镇乾坤。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当过掌漏刻计时的太子率更令,故古诗文中皆称询“太子”或“率更”。13岁那年,父欧阳纥任陈朝广州刺史,举兵反陈,失败被杀,全家为此受到株连。欧阳询因年幼幸免于难,被他父亲的旧友中书令江总收养,并督教他经史书法。欧阳询聪敏勤学,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终成大家。 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欧阳通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因欧阳询父子的名气,书堂山和洗笔泉也成为千古名胜之地,历代寻访吟咏者不乏其人。清乾隆进士,号称“扬州八怪”之首的大书画家郑板桥(1693-1765,江苏宜兴人)就有诗咏《书堂山》: 麻潭长耸翠,石案永摊书。 双枫今夹道,桧柏古连株。 稻香泉水涌,洗笔有泉池。 书堂称故址,太子号围圩。 ◆图:清同治《长沙县志》书堂山洗笔池图 该诗仅八句四十字,却巧妙地把书山堂八景全概括进去了,一句就是一景,依次为:欧阳阁峙、玉案摊书、双枫夹道、桧柏连株、稻香泉涌、洗笔泉池、读书台址和太子围圩。 2006年,寓居广州的长沙籍著名画家杨福音回乡小住期间,在《三湘都市报》开辟“回湘记”散文专栏,其中一文记载了他与茶友到书堂山访古并发现稻香泉碑的经过,读来甚为有趣。 杨福音还乘兴写了一副对联,并将上文用小字书于对联两旁,别具一格。联云: 稻香泉有碑作证; 书堂山无路可通。 文曰: 十月偕权度、永康、嘉音驱车十五分钟,去长沙城北书堂山寻访欧阳询旧迹。沿途问去,有当地摩托车驾驶员自荐引路。越过塘基,迎面有山,茅草掩盖,乱石堆坡,大家四肢着地攀援而上,衣裤粘满绿点,也是沾花惹草。未及丈余,鞋袜尽湿。抬眼,哪里有欧阳询洗笔池影子。返身下山,正待上车,却见断墙脚下,数条麻石胡乱掩于沙土之中,其中有一条石露字一半。大家喊声起,掀开一看,上有稻香泉三字,十足欧体。查书,此为书堂山八景之一。众喜,用车拖回。暂归永康代管之。福音并记。 据悉,“稻香泉茶苑”已列入望城县书堂山景区旅游开发规划之中。 ◆图:杨福音稻香泉联手迹 ◆图:稻香泉及其石碑 (本文录自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11月第一版《中国长沙·茶文化采风》,陈泽珲主编,陈先枢、汤青峰撰稿,陈览月、罗炯炯等摄影。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
GMT+8, 2025-5-1 07:06 , Processed in 0.1704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