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定王台上北望长安思慈母

2010-2-2 08:1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486| 评论: 0|原作者: 柳建球|来自: 长沙市芙蓉区都正街办事处

  49日,《长沙晚报》发表了“定王台作为孝文化的标志”的报道,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长沙人知道定王台这个地名,往往通过这样两个途径:一是青年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半年多的自学生涯,使定王台图书馆成了革命纪念地;二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市政府把黄泥街书市整体搬迁到定王台,于是定王台书市作为全国四大书市之一广为人知。 

  长沙古地名多不胜数,定王台可算是众多古地名中历史传闻最久的名胜之一,从秦朝末年楚霸王项羽分封吴芮为长沙王算起,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景帝之子刘发也被封为长沙王,可所属之地仅长沙一郡。传说汉景帝还是太子时,有次召宠妃程姬侍寝,适逢程姬身上不便,只能回避,于是用移花接木之计,让自己的侍女唐儿顶替。景帝因酒醉不知,便使唐儿有孕,后生下一儿,取名发,大概是偶然发生或事后才发现之意。刘发母是婢女出身,所以刘发不能子以母贵,只能分发到当时南方卑湿之区为王。刘发就国之后,因远离中原繁华之地,国小民穷,心里当然不痛快。有次景帝召诸王入朝,饮酒作乐中,要诸王起舞。在古代,起舞这玩意既是娱乐又是礼节。诸王奉诏,当然逐一认真地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轮到刘发,他故意只随便张张袖举举手,象征性地动一下子。景帝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刘发巧妙地说:“儿臣国小地狭不足回旋。”景帝欣赏他的含蓄,怜惜他的处境,当即将武陵、零陵、桂阳三郡赐给他,表示抚慰。

  刘发僻居长沙,思念远在长安的母亲,于是别出心裁地运米去长安出售,再从长安运土到长沙,用此土筑一高台。他每天登台遥望北方,寄托思母之意。刘发在位二十八年,抑郁而终。这座台,后人有的称为思母台,但大多数人都称为定王台。

  定王刘发虽然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可他的后代孙儿却为他争了气。他的第六代孙,就是后来参加绿林义军,推翻王莽的新朝,建立东汉政权,被誉为中兴之主的汉光武帝刘秀。世事如棋,互为消长。唐人肖荛题定王台诗曰:“王已分封受汉恩,长沙终不及中原。后来争得三分气,已是东都六代孙。”

  定王台很早就已坍废,只剩下基址,后人称此地为定王岗。后有人造一庙,叫定王庙。宋时一度改为长沙学宫,祀礼学名儒周、朱、张、范。清时在此地筑大楼房一座,以存古迹,名曰蓼园,系取定王筑台思母之意。此后这里曾设湖南省图书馆,毛泽东青年时曾来此自学。一九三八年,长沙“文夕大火”时建筑全被烧毁。后来又有人在遗址上建起房屋,以保存遗迹。

  现定王台已由偏处城东南一角,变成地处繁华的城市中心,整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真是定王以及后代们不可能想像得到的。解放后,定王台成了一条小巷的地名。这条小巷南起水月林,东止菜根香,呈曲尺形。后为建解放路立交桥,这条不长的小巷又拆了一截,仅留南端一小段,仍名为定王台巷。定王台的基址上新建一楼,为现在的长沙图书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长沙文库 | 长沙文史网 ~ 名城长沙网旗下分站 ( 湘ICP备08005393号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5-5-1 06:56 , Processed in 0.0908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